陈 醉 霍东峰 朱永刚
(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2.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探索研究
内蒙古库伦旗三家子遗址陶器工艺研究
陈 醉1霍东峰2朱永刚1
(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2.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三家子遗址 陶器工艺 高台山文化
三家子遗址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三家子村西北一座山丘的北坡之上,西距养畜牧河约700米。该遗址堆积的文化内涵较为单一,属高台山文化晚期遗存,年代约为晚商时期①。
三家子遗址中无可复原陶器,均为陶片,非常有利于对陶器生产工艺技术的观察。发掘者曾对三家子遗址中出土陶片的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归纳与总结②。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该遗址出土的全部陶片作了仔细地观察,进一步从制陶原料、成型技法、装饰艺术和锔补技术四个角度来对该遗址陶器生产工艺进行解读和复原。但需要注意是,三家子遗址中出土陶片绝大多数比较碎小,可辨器形少,如要按照器类来讨论陶器的生产工艺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里不得不按照陶器部位来讨论其制作工艺。
为易于理解三家子遗址的陶器生产工艺技术,本文从中选取了部分陶片标本进行举例说明,遴选这些陶片标本的原则主要是其上可见有较为明显的制作加工痕迹。与简报中挑选陶片标本的原则略有差异,为了避免将二者混淆,本文对所拣选的陶片标本单独编号,在每个标本的单位序号前加字母“P”(英文“Piece”缩写,意为片),如H1中第一件陶器工艺标本,编号为H1:P1。
制陶原料有粘土和羼和料两类,以前者为主。三家子遗址西距养畜牧河仅700米,烧制陶器所用的粘土可能取自养畜牧河的河床。遗址所出陶片以夹砂陶为主,个别夹滑石粉,陶胎中所含砂粒、滑石颗粒大小不一。商周时期,人们对陶器的生产工艺已经不再陌生,粘土在使用之前多经淘洗、过筛,形成粘度、粗细适度的陶土,其好处是增强陶土的粘度、易于成型,同时也可以防止陶土中的小石子或砂粒在高速旋转的快(慢)轮修过程中对工匠造成伤害。但在制作如罐、瓮、缸等大型器类时,人们也往往会有意识地在陶土中羼加一些砂粒,以增强高温下急变的性能,进而保证陶器的耐用性。三家子遗址出土陶片的陶胎致密、坚实,其中所含的砂粒、滑石颗粒并非是陶土未经淘洗所致,应该是陶土经淘洗后人为有意识地按一定比例掺入到陶泥中的。该遗址位于科尔沁沙地的南缘,陶胎中所含的砂粒呈不规则形,多有棱角,应是取自科尔沁沙地中的自然砂。
图一 夹砂陶原料示意图
三家子遗址以夹砂陶为主,依其胎内砂粒密度不同,可以分为两型:
A型:个别陶器器表可见有密集分布的砂粒,H1:P14,夹砂红褐陶,器表陶衣脱落后可见密集分布的细砂,密度约为每平方厘米14粒(图一,1)。
B型:绝大多数陶器器表可见有较多的砂粒,T9①:P1,夹砂黄褐陶,内壁被粗砂粒覆盖,密度约为每平方厘米8粒(图一,2)。
(一)口沿
口沿,依沿、腹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为两型。
A型:沿、腹分体制作。依沿、腹相接的方法可分为三亚型。
Aa型:沿、腹直接对接,此类制法的口沿在本遗址中占绝大多数。口沿、腹部分别制作,然后将口沿、腹部相对接而成一体,在其相接处涂抹细泥进行加固,最后用慢轮修整抹平。H1:P1,夹砂红褐陶,器表磨光。器表可见有沿腹交接的痕迹,内壁沿、腹相接处抹泥加固迹象清晰,口沿经慢轮修整(图二,1)。
Ab型:沿、腹相互叠压相接,形成“叠唇”,此类制法的口沿较少。器腹的口部外侧贴附一周泥条,用手指按压加固,形成叠唇,后经慢轮修整。T10②:P1,夹砂红褐陶,口沿外侧贴附泥条,按压加固,慢轮修整(图二,2)。T7②:P1,夹砂黄褐陶,器表磨光,口沿外侧贴附泥条,泥条与腹部的接缝清晰可见(图二,3)。
Ac型:沿、腹之间用泥条粘接加固。口沿与腹部分体制作相接,用泥条把沿、腹粘接,用手或其他工具按压,增强其牢固性,最后用工具在泥条上按压施凸棱纹或平行线纹。H1:P11,夹砂红褐陶,沿、腹之间用泥条粘接,用棍状工具按压加固,在泥条上形成连续的长条形凹窝(图二,4)。T1①:P3,夹砂红褐陶,口沿和腹部用泥条粘接,用片状工具按压加固,在泥条上形成连续的斜向平行短线纹(图二,5)。
B型:沿、腹一体。此类口沿在三家子遗址中占的比重极小。器形较小,均为直接用手捏制而成,慢轮修整。部分口沿内侧用手抹斜。T14①:P1,夹砂黑陶,口沿内侧抹斜,唇部不甚规整,器内壁可见手捏痕迹(图二,6)。
(二)腹部
用泥片贴筑法制作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泥圈,将这些泥圈相互对接形成器腹,在器腹内壁的泥圈相接处涂抹一层细泥来用于增强泥圈之间的连接程度,同时也可以使器腹内壁显得更为圆润、平滑,而不硬折。H1:P12,夹砂红褐陶,泥圈套接成型,内壁泥圈相接处微微凸起,应为抹泥加固所致(图二,7)。T12②:P1,夹砂黄褐陶,泥圈套接成型,在泥圈对接处断裂,断裂面平整。内壁局部可见有泥片剥落的痕迹,从剥落情况来看,泥圈应为泥片贴筑法制成(图二,8)。
(三)器底
本遗址陶器主要有平底器、圈足器、三足器三类,其中平底器居多,圈足器、三足器比较少。三足器主要是鬲或甗的袋足,袋足器的制作和功能都与平底器、圈足器有着明显的区别,后文将单独讨论。
平底器,依其腹底相接方式可以分为两型。
图二 口沿及腹部制法示意图
A型:附底包泥法,根据器底制作方式分两亚型。
Aa型:器底用一块陶泥捏制而成,将其与腹部对接,在相接处抹有陶泥并用工具进行刮抹修整。T14②:P2,夹砂红褐陶,平底。在器内壁可见有底、腹相接的痕迹,连接处的刮抹痕迹清晰(图三,3)。H4:P1,夹砂红褐陶,平底。器外壁的底腹相接处可见抹泥修整痕迹(图三,5)。
Ab型:器底用两块陶泥叠加而成,从剖面来看可分内底和外底两部分,先将内底与腹部对接,在此基础上贴附外底,最后在外底与器物腹部连接处抹泥加固。T14②:P4,夹砂红褐陶,断面上可见内底与外底连接的接缝,外底与腹部的连接处经抹泥修整(图三,4)。
B型:器底和腹部一体制作。使用此制法的陶器极少,陶器器型较小,直接用手捏制而成。T6②:P1,夹砂红褐陶,器表磨光,器底用手捏制,内壁捏制痕迹明显(图三,1)。
圈足器的圈足较矮,其最初可能是平底,后在器底中央按压,形成圈足,并用工具修整。H1:P10,夹砂黄褐陶,圈足内可见有明显的按压痕迹及工具修整痕迹。器内底中心处明显隆起,应为拉坯所致(图三,2)。
(四)袋足器
袋足器主要是由袋形腹、实足尖两部分构成,涉及到三方面的制作工艺:足尖的制作、袋形腹之间的衔接、足尖与袋足之间的连接方式。
足尖皆用手捏制而成,部分足尖表面可见有宽窄不一的纵向刮抹痕。T7①:P1,夹砂红褐陶,锥状足,用手捏制而成,足尖表面凹凸不平(图四,1)。T4①:P1,夹砂红褐陶,锥状足,手工捏制痕迹清晰(图四,2)。H1:P4,夹砂黄褐陶,锥状足,足尖表面的纵向刮痕清晰,刮痕宽约0.5—1厘米(图四,3)。
袋形腹之间相互对接,在裆部贴附有细长的泥条,用以加强袋形腹之间的粘结程度。T1①:P2,夹砂红褐陶,裆部贴附有泥条,按捺加固(图四,7)。
足尖与袋形腹连接方法可分为两型。
A型:榫卯法。袋形腹下端留有孔洞,与足尖榫卯相连,在袋形腹内壁按压,使足尖与袋形腹充分接触,增加其粘接的程度,外壁抹平袋形腹与足尖的接缝。H1:P5,夹砂红褐陶,榫高1.3厘米,在榫顶端的横截面有一按压产生的凹窝(图四,4)。
B型:贴附法。袋形腹下端留有孔洞,将足尖与袋形腹贴附粘接,在腹内足尖与袋形腹的连接处贴附一块陶泥,增加足尖与袋形腹的接触面积,使器物更牢固。H1:P4,夹砂红褐陶,从横截面来看,在足尖上端可见附加的陶泥与足部及内壁的接缝(图四,5)。H1:P13,夹砂红褐陶,附加的陶泥与足部及内壁连接的迹象明显,在内壁连接处可见加固的痕迹(图四,6)。
图三 器底制法示意图
图四 鬲或甗袋足制法示意图
(五)器耳
器耳仅发现有桥形耳,分为横桥耳和竖桥耳两类。桥形耳多是将泥条平铺擀成近似长方形的泥饼,把泥饼的两个长边对折相卷而成,用手捏制修整。H1:P3,夹砂红褐陶,桥形耳表面可见手工捏制痕迹,两侧被按平(图五,1)。桥耳制作完成后,与器腹相接方式可以分为两型。
A型:贴附法。将桥耳两端贴附在器物表面,后在桥耳两端抹陶泥加固。T6②:P2,夹砂红褐陶,桥耳两端与器壁的接缝可见,两端可见有抹泥加固痕迹(图五,2)。H6:P1,夹砂灰褐陶,桥耳内侧及外侧加固痕迹明显(图五,3)。
B型:榫卯法。先在器壁挖方形穿孔,再将桥耳插入孔中,在桥耳两端抹泥加固,用陶泥把穿孔填平。T1①:P1,夹砂红褐陶,内壁可见桥耳与器壁榫卯相接的凹窝,桥耳两端可见有抹泥加固痕迹(图五,4)。
图五 器耳制法示意图
陶器的装饰工艺主要是对器表设计装饰的工艺,主要包括色彩、纹饰两大类。陶器的色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以满足人们某种审美需要。陶器的纹饰除了具有观赏性的审美情趣外,有些纹饰还兼具一些实用功能。不同类别的装饰工艺意味着某文化群体与其他群体在文化上的区别,而且具有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三家子遗址陶器普遍有施陶衣的现象,陶坯成形后,可能在器内和外壁挂一层纯净的泥浆,经烧制后在器表附着有薄薄的一层陶衣。另外,少数陶片上可见有红彩,多已斑驳,具体装饰技法不甚清楚,这里不再作进一步的讨论。H1:P14,砂质红褐陶,从器表局部已脱落痕迹分析,器表施有陶衣(图六,1)。
纹饰主要有附加堆纹和绳纹两类。
(一)附加堆纹
附加堆纹是将泥条或泥球贴附在器物表面,在泥条或泥球上进行按压形成纹饰,在加固器身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依其形制可分为两型。
A型:泥饼堆纹。用手搓制若干小陶球,再将小陶球粘贴在器壁上,用手按压成饼状。部分泥饼边缘可见有按压造成的裂痕。H1:P6,夹砂灰褐陶,陶片上残存有4个泥饼,为不规则椭圆形(图七,1)。H1:P7,夹砂红褐陶,残存有4个泥饼,呈圆形,边缘可见不规则裂痕。泥饼脱落的地方留有贴附的印痕(图七,2)。
B型:条形堆纹。依泥条上按压形成的纹饰不同可分为三亚型。
图六 陶衣示意图
Ba型:凹窝纹,见于甗腰。将捏制的泥条缠绕甗腰一周,用圆头状的工具在泥条上连续按压形成排列紧密的凹窝。T14②:P5,夹砂红褐陶,束腰,腰部贴附泥条,泥条上有连续排列紧密的凹窝(图七,3)。
Bb型:指甲纹,同样施于甗腰。用泥条缠绕,使用片状工具在泥条上连续按压形成指甲纹。T10②:P1,夹砂黄褐陶,束腰,泥条上可见有排列较为紧密的指甲纹,纹痕较模糊,不甚清晰(图七,4)。
Bc型: 平 行 短 线纹。泥条贴附在器表,用片状工具在泥条上连续按压形成平行短线纹。T10②:P2,夹砂红褐陶,泥条上侧经按压,下侧抹 泥痕迹清晰,泥条上按压有平行短线纹(图七,5)。T1②:P1,夹砂黄褐陶,泥条上按压有斜向平行短线纹,部分条形堆纹已脱落(图七,6)。
图七 纹样制法示意图
图八 锔补陶片及绳纹示意图
(二)绳纹
绳纹主要施于鬲或甗的袋足之上,依其纹样可分为两型。
A型:细绳纹,纹痕略深,纹理不甚清晰,呈线状,每平方厘米有绳纹1-5条。在陶器表面拍打绳纹后抹平,绳纹大多不连续分布。H5:P1,夹砂红褐陶,表面磨光,绳纹断断续续,呈线状,不见有绳子的纹理,抹平痕迹明显(图八,3)。
B型:绳纹较浅,纹理清晰可见,每平方厘米有绳纹10条。在陶器表面沿同一方向拍打绳纹,纹饰交错,分布均匀。T14②:P6,夹砂黄褐陶,鬲足残片,纵向拍印绳纹,绳子纹理清晰(图八,4)。
破损的陶器锔补后可继续使用。锔补方法主要是在陶器裂痕两侧对称钻孔,用藤条、树皮绳绑结③,然后用植物胶填充钻孔。这种技术在东北新石器时代就被广泛使用,并一直延用。三家子遗址发现少量的锔补陶片,残存有圆形钻孔,钻孔皆由器表向器内单面钻而成,孔径自器表向器内壁逐渐变小。H1:P8,夹砂红褐陶,残存有一个钻孔,由器表向内壁钻孔,孔径在0.60-0.75厘米之间(图八,1)。H1:P9,夹砂灰褐陶,残存有一个锔孔,由器表向器内壁斜向钻制,单面钻,尚未钻透器壁,孔径0.90厘米(图八,2)。
通过以上陶器各部位制作痕迹的观察分析,可将三家子遗址陶器制作工艺概括如下:
陶泥中有意羼入大小不一的砂粒,这些砂粒经筛选或淘洗而得,但未作进一步的选拣。绝大多数陶器主要是分体制作相接而成,用泥片贴筑法制作成若干大小不一的泥圈,将泥圈相互对接制成器体,然后将沿、腹、底相接成型。个别小型器物直接用手捏制而成。陶器装饰方法主要有色彩、纹饰,色彩主要是器表施红彩或红色陶衣。施纹方式主要是按压、贴附、拍印,纹样主要有平行短线纹、凹窝纹、附加堆纹、绳纹等。陶器钻孔锔补技术成熟,钻孔皆为由器表向器内单面钻形成。制作陶器时,主要采用贴附、榫卯等技术将各部位对接塑形,然后用抹泥、刮抹、附加堆纹、快(慢)轮修等方法对其进行加固和修整,最后对器身进行装饰。
将本遗址与周邻同时期已知的考古学文化相比较,从陶器工艺来看,本文认为三家子遗址可以区分为四组不同的文化成分。
第一组:多为红褐陶,器表多装饰有红陶衣,口沿内侧抹斜和外叠唇。已有学者指出器表多装饰有红陶衣的红褐陶,口沿内侧抹斜和外叠唇是高台山文化区别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④。三家子遗址陶器的特征、组合与新民高台山⑤、彰武平安堡⑥、阜新勿欢池⑦等遗址中的高台山文化遗存具有较多的一致性,因此甲组陶器工艺应与高台山文化的关系较为密切。
第二组:鬲或甗袋足饰细绳纹,多经抹平。魏营子⑧和喀左后坟陶器群⑨等魏营子文化遗存中可见这种拍印后经抹平的细绳纹,已有学者指出这类纹饰是魏营子文化的典型纹饰⑩,故本组陶器工艺与魏营子文化有一定联系。
第三组:主要是器腹上饰泥饼堆纹。泥饼堆纹见于大山前⑪、南山根⑫、药王庙⑬、大甸子⑭等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且多饰于瓮的领部。由此可见,泥饼堆纹在夏家店下层文化中不仅分布广泛,而且施纹部位比较固定,所以此类纹饰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典型纹饰之一。高台山文化中仅在湾柳遗址⑮发现有施泥饼堆纹的陶器,但是简报中未报道其纹样。可见,不管是从地域的分布上还是数量上,泥饼堆纹也并非高台山文化的主要纹饰。三家子遗址中泥饼堆纹无论是泥饼的大小、形制、排列方式,还是其制作方法及其与器表的贴附方式,均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基本相同,因此第三组陶器工艺极可能受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施纹方式的影响。
第四组:包括泥片套接成形法、袋形腹与足尖相接的榫卯结构、泥条堆纹和施陶衣等方法。不仅在高台山文化、魏营子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中有运用,而且在东北地区不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中也经常使用,因此是较为普遍的陶器工艺,而非某一文化特有的制陶工艺。
综上所述,三家子遗址陶器工艺技术的来源较为复杂,不仅有高台山文化的传承,而且还有来自于魏营子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影响。从所占比重来看,三家子遗址中高台山文化陶器工艺特点明显,所占比重较大。魏营子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生产工艺仅限于装饰工艺,远逊于高台山文化,在三家子遗址中居于次要地位。
此项目研究为吉林大学“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三家子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系列成果(项目批准号:357121541444)
注 释
①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库伦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库伦旗三家子遗址发掘报告》,《边疆考古研究》待刊。
②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库伦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库伦旗三家子遗址发掘报告》,《边疆考古研究》待刊。
③陈馨:《陶瓷修复技术之锯钉补瓷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相关》,《文博》2006年3期。
④朱永刚:《论高台山文化及其与辽西青铜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
⑤a.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民县高台山遗址》,《考古》1982年2期。
b.新民县文化馆、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新民高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1976年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7)》,文物出版社,1983年。
c.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新民东高台山第二次发掘》,《辽海文物学刊》,1986创刊号。
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4期。
⑦辛岩:《阜新勿欢池遗址发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2期。
⑧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辽宁朝阳魏营子西周墓和古遗址》,《考古》1977年5期。
⑨喀左县文化馆:《记辽宁喀左县后坟村发现的一组陶器》,《考古》1982年1期。
⑩董新林:《魏营子文化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0年1期。
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内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9期。
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宁城南山根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1期。
⑬a.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2期。
b.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1期。
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⑮辽宁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铁岭市博物馆:《辽宁法库县湾柳遗址发掘》,《考古》1989年12期。
责任编辑:郭治中
Sanjiazi Site; Pottery Technology; Gaotaishan Culture
Sanjiazi Site, located in Hure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is the remains of late period of Gaotaishan Culture. Based on the careful observation of the pottery sherds of the site, the paper interprets that the pottery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Sanjiazi site from four aspects: pottery material, molding technology, decorative art and curium complement technology. The paper also argues that the pottery craft sources of Sanjiazi Site are complex, which mainly absorbed from the Gaotaishan Culture and influenced by the Weiyingzi Culture and the Lower Xiajiadian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