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智斌 李文贤
抓质量增效益转方式 促西乡茶业转型升级
罗智斌 李文贤
(西乡县茶叶局,陕西西乡 723500)
茶叶是西乡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十二五”以来,西乡县把发展茶叶作为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呈现出基地规模在扩大,茶叶产量在增加,经济效益在提升,品牌建设在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也面临着基地基础水平薄弱、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加工企业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与挑战。因此建议通过打造标准示范园,转变基地发展方式,和培育有机茶生产示范园、打造茶园管理机械化示范园等方法助力西乡茶产业转型升级。
茶叶;西乡;生产组织化;产业转型
茶叶是西乡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协力加快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现已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为立足现有茶叶资源优势,进一步做优做强、提质增效,实施产业的转型升级,现提出以下建议,不妥之处请指正。
“十二五”以来,西乡县把发展茶叶作为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举全县之力、狠下功夫建设茶业经济强县,以茶叶园区建设、四大茗园建设、茶叶基地建设、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及市场拓展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建成省市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14个、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园28个、省级茶叶专业示范镇(村)34个,发展茶叶企业286户,建成茶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41条,开设茶叶经销门点150余家,发展茶叶电商15家,在北京市马连道陕西茶城新开西乡茶叶专营店5家、培养具有国家职业资格技术人才1500余名,荣获中国绿色生态茶叶十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等称号十余项,呈现出基地规模在扩大,茶叶产量在增加,经济效益在提升,品牌建设在推进的良好局面。
1.1建基地打基础
目前已建成生态茶园20143.4hm2,实现茶叶总产量1.3万t,实现茶叶现价总产值16.5亿元,全县各镇、办事处全部产茶,茶园覆盖80%以上的村,从事茶业生产达5万余户20余万人。茶产品形成了以绿茶系列产品为主体,红茶、黑毛茶为有效补充,白茶、保健茶和茶叶深加工产品等并存的多茶类多花色品种的多元化产品结构。
1.2抓企业塑品牌
全县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286个,重点茶叶企业3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10家,其中16家企业已建成清洁化生产线41条,实现了在重点产茶镇清洁化生产线的全覆盖。规模以上茶叶企业(茶场、厂)注册商标达38个,其中“午子”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鹏翔”、“東”、“延宾”牌等15个茶叶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汉中市著名商标,把西乡和西乡茶叶品牌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1.3健体系促科技
建有县茶叶局、县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研究所3所、茶业中等专业学校1所、茶叶协会较为完善的县级行业管理机构和科技支撑体系,在行业管理、科研、教学、技术服务、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装备引进、研发、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先后推广了茶树无性系良种及其建园、丰产茶园建设、低产茶园改造、名优茶产业化开发、茶叶清洁化生产等适用技术,加快推进了茶树轻基质穴盘苗建园、西乡红茶产业化开发、地方优良茶树品种选育等科研工作,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
1.4办节会扩宣传
坚持以茶会友,节会为媒,强化茶文化宣传,“茶叶樱桃采摘体验活动” 已连续举办十六届,高规格举办了中国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等活动,邀请国内知名茶叶专家教授、主流媒体云集西乡举行高端论坛、知识讲座、评审茶叶和多角度、多方位的的进行宣传,进一步推介宣传了西乡,扩大了西乡茶叶的知名度,提升了全县茶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和文化氛围。
1.5参展会拓市场
连续5年参加北京国际茶博会、西安国际茶博会等国家级重大茶事活动,荣获金奖75个和“国饮杯”一等奖11个,东裕公司的“东”牌汉中仙毫荣获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鹏翔公司生产的9.3t绿茶出口马来西亚,陕南绿茶公司获得欧盟、美国、日本3个有机认证和“汉辰”牌绿茶产品被用作习总书记招待印度总理的国宴用茶及生产的6.5t “汉中仙毫”出口美国纽约·西雅图,午子绿茶公司生产的“午子仙茗”作为全国两会会议用茶,天赐秦韵公司生产的“秦韵红”荣获第七届香港国际茶展手制红茶第一名等诸多荣誉,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占有率连年攀升。
西乡茶叶经过面积的扩张、技术的改进、质量的提升、品牌的推广等方面取得成绩显著,亮点较多,实现了“欲做产业,先建基地”的发展目标,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将影响到西乡茶产业未来发展的兴衰。
2.1基地基础水平薄弱
西乡现有茶园中近三分之一为上世纪70~80年代种植,树龄老化、树势衰退,单产低效益不高。大多数茶园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不具备抵御自然灾害的条件和能力。茶树良种面积不足总面积的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新建部分茶园存在管护措施缺位,导致成园慢。茶叶机械化采摘用工矛盾突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2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
茶叶企业自有茶园基地规模有限,约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30%,茶叶种植、生产仍以农户为主,标准低、规模小。部分企业虽然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协会)+农户”的组织经营形式,但结合不紧密,对基地和农户带动作用不强。
2.3加工企业标准化程度低
茶叶初制加工多以农户为主体建设初制加工厂居多,普遍存在规模小,厂房简陋,装备组配不合理,生产场所环境有待优化改善。以少数企业为主建设的精制加工仅为企业内设车间,处于起步阶段,尚无规模化的配置。
2.4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茶叶种植、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难以彻底排除。安全监控、茶园气象灾害预警、病虫害测报及茶园土壤肥力检测装备为空白,难以进行有效的源头监控和应急处置。
2.5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全县有生产加工企业注册茶叶商标38个,涉及绿茶、红茶等,在品牌打造上各自为阵,对品牌培育及茶叶外埠市场拓展的宣传、推介投资少,带动县域茶叶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还不强势,品牌效应不显著。
2016是实施“十三五”茶叶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落实《西乡茶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起步之年。未来五年,西乡县茶产业发展应以发展生态、安全、优质、丰产、高效的现代茶业为总体要求,以稳定规模、改造提高、突出质量和综合效益为抓手,以良种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清洁化加工、品牌化产业化营销为突破口,实现茶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由一产领域延伸到二三产业领域的转变,实现西乡茶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3.1打造标准示范园,转变基地发展方式
以茶园科技示范基地、标准化茶园培育、现代茶叶园区、有机茶生产示范园、茶园田间管理机械化示范园、茶叶标准化示范园、茶园休闲观光示范园建设为突破口,由规模扩张转变到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上来。
3.1.1培育有机茶生产示范园
在茶叶主产镇,以茶叶企业为主导,强化茶园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技术集成,全面推行无公害种植管理及清洁化生产,建立可追溯田间管理农事档案,培育集中连片的标准化有机示范园。
3.1.2打造茶园管理机械化示范园
选择在我县中西部茶区立地条件好、交通便捷的茶园,完善茶园机耕道路及步道建设,推进茶园耕作、施肥、灌溉、修剪、采摘等机械化示范,引领全县茶园管理的机械化发展。
3.1.3培育茶叶标准化示范园
在产茶大镇,严格按照茶园管理技术规程,推进茶园有机肥使用和农艺措施、物理方法、生物技术等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育丰产园,对低产低效茶园采取改土、改树、改园、改善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实施改造,对没有改造价值的低产低效茶园进行改植换种,不断提高茶园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出水平。
3.1.4打造茶园休闲观光示范园
依托茶园、自然景观、红色革命遗迹等资源,把茶园基地培育与观光旅游休闲有机结合,大力发展集茶叶采摘、加工体验、休闲旅游、品茗购茶和茶艺、茶道、茶歌等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带动茶园综合效益提升,扩大茶园功能外延。
3.1.5建设茶树良种繁育基地
在全县选择交通便捷、水源充足区域,以陕茶1号、龙井长叶、乌牛早和引进优良茶树品种,建设集茶树良种母本园和繁育苗圃于一体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为全县茶园建设茶苗供应做好保障。
3.2推行标准清洁化生产,转变企业加工方式
以标准化、清洁化加工厂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茶叶企业加工现代化水平。
3.2.1推进茶叶科技示范厂建设
在产茶镇,以茶叶标准化加工厂建设为发展方向,引进清洁化生产线,按照厂区布局合理、设备选型组配科学、绿色生态、清洁安全、节能环保等要素,建设能承载33.35hm2茶园面积、年加工能力50t以上的标准化茶叶初制厂。
3.2.2推进茶叶精制、深加工厂建设
借助县食品工业园区建设之契机,对进驻食品工业园茶叶聚集区的茶叶企业,加大科技投资及政策支持力度,建设茶叶精制、深加工厂,加快茶多酚等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提高茶叶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
3.2.3强化龙头企业培育
加强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把现代农业(茶叶)园区创建、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及“四大茗园”建设与龙头企业培育紧密结合,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建立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现代加工模式、现代营销方式的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3.2.4建立茶鲜叶交易市场
在产茶集中的镇、村修建鲜叶交易市场,方便茶农与茶厂进行集中交易,利于茶鲜叶的优质、优价和保证茶叶产品质量,并建立和完善茶鲜叶交易市场管理制度,确保有序运行。
3.3加大市场拓展,转变品牌宣传方式
以创新品牌对外宣传、推介、市场拓展方式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西乡茶叶社会知名度。
3.3.1强力打造优势品牌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培育具有西乡特色的仙毫茶、炒青茶、毛尖、西乡红茶知名品牌,创造品牌效益,提升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带动区域茶业经济发展。
3.3.2加快发展茶叶电子商务
扶持茶叶企业发展互联网销售和品牌实体直营店,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网络销售与实体同步发展。
3.2.3大力开拓茶叶市场
组织茶叶企业抱团出击,参加国内外茶博会、茶叶节会、茶叶质量评比活动和到国内大中城市开展宣传推介、招商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西乡产好茶。四是举办好西乡茶事活动。持续举办西乡茶叶樱桃采摘体验活动,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消费,发展茶经济,进一步扩大西乡声誉,提高西乡茶叶知名度。
3.4加强科技创新,转变技术服务方式
以人才培养、装备提升、新品研发、质量检验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茶产业技术服务水平。
3.4.1加强技术人才培养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茶叶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技术水平。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引进高层次的科技管理人才和新技术、新工艺,培养西乡茶叶领军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前沿技术支撑。加大从业人员培训,以茶叶科技进村入户为依托,把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培育与茶叶种植管理、加工、评茶及营销技能人才培训相结合,在茶叶主产镇、茶叶园区建立茶叶种植管理、茶叶加工的实验、示范、实训基地,实现茶叶科研与茶叶生产的有效对接。
3.4.2提升科研服务手段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茶叶技术推广服务、茶叶科研的科技装备和服务功能,建立茶树病虫害测报监测网络、茶园土壤肥力检测系统、茶园土壤肥力数据库、茶园气候监测站和信息系统,为自然灾害预警、茶叶安全生产提供条件。
3.4.3加快研发茶叶新品
茶技服务单位要加大科技攻关,引导茶叶企业加快红茶、黑茶及茶叶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按照“做优绿茶、做靓红茶、做大黑茶、其他茶类有益补充”的发展格局,提高对夏秋季茶鲜叶资源的开发利用。
3.4.4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
制定完善西乡地方绿茶、红茶标准体系,全面推行绿色种植、无公害管理、标准采摘、清洁化生产技术,建立“三品”认证以奖代补机制,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净化产地环境。
3.4.5建立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
建议在县级建立茶叶质量监测站、在茶叶企业建立茶叶质量监测室,每年开展茶叶的抽检、送检工作,县上成立茶叶执法队,加强对茶叶投入品和茶产品的监管、执法、指导等管理工作,形成茶叶生产监管体系、质量追溯体系、茶树病虫害防控体系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为优质、安全生产和规范有序的销售市场提供保障。
3.5加强组织领导,转变产业管理方式
以管理机制建设、考核督查、政策资金保障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3.5.1成立领导小组
把茶产业作为西乡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战略主导地位不动摇,成立茶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各项工作,制定转型升级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使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可持续化。
3.5.2强化目标责任考核
将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经济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明确奖罚措施,在全县上下实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5.3加大资金投入
进一步完善优惠扶持政策,着力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茶叶企业加大招商引资、项目资金争取和增加投入力度,做大做强。县上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重点突破,强度开发。并制定优惠政策推行茶叶种植政策性保险扶持,提高茶企茶农防范自然灾害能力。
(责任编辑:蒋文倩)
S571.1
B
1006-5768(2016)04-0159-04
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