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防慢性病基本没用

2016-03-25 14:25吕志琴
百姓生活 2016年3期
关键词:口服药口服药物心脑血管病

吕志琴

每当进入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的季节,不少心脑血管病患者又开始就诊于各家医院,重复着做一件事:要求“输液”疏通血管,预防慢病,换取平安。更有一些医院,将其作为招徕患者的“法宝”。一年两次输液真的就这么神奇?

疗效 常见的静脉途径疏通血管的药物,一般是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扩张心脑血管动脉、改善微循环的功能药,如西药的川芎嗪、克林澳,中药制剂的复方丹参、苦碟子等。这些药除了给药途径是输液外,本质与口服药并无区别。也就是说,这些静脉制剂与口服药的疗效相当,只是起效更快,对于急性发病者有迅速控制症状、防治病情发展的作用。而对于慢性疾病,输液就成了“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

可行性 输一次液真的能管半年吗?肯定不是。不管什么药物,进入人体体内,都会在一定时间内被代谢掉、失去疗效。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患病吃药,要一天吃两次、吃3次的原因。静脉制剂也不例外,其在我们体内起效的时间不过在数小时到数十小时之间,没有一种能维持半年。一年输两次液就保全年健康平安,其实是“画饼充饥”。

安全性问题 长期反复的静脉输液,对血管的刺激伤害较大。针头刺入和药液的刺激,会造成血管壁的损伤,容易引起静脉炎,严重的可以造成静脉血栓,继发引起新的血管病。

有心脏病心衰的患者,过多过快的输液还会增加其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引起肢体浮肿或肺水肿。

再者,静脉入药直接入血,没有胃肠道的缓冲,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将是迅速严重的,可直接危及生命。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提醒大家:静脉输液是一柄双刃剑,用好了能救命,用不好能害命。

对于心脑血管病,输液预防基本没用。在中国,任何一个权威的医学指南如“冠心病防治指南”、“脑卒中防治指南”、“糖尿病防治指南”等,都推荐口服药物治疗,而没有把静脉输液列在其中,这就非常说明问题了。

每天坚持不懈地正确口服药物,才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真正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口服药口服药物心脑血管病
备用口服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未病中的应用初探
标准化口服药发放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沉默的杀手——心脑血管病,5秒要人命,该如何预防?
使用PDCA循环降低病区口服药管理缺陷率
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的干预效果观察
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拆零调剂的思考与分析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