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琳玉+姜凯霖
【摘 要】《原野》作为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以其独到的叙述视角、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当代剧作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直至今天,《原野》所反映出的人性挣扎以及其凌厉深邃的叙述方式,依旧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者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对于人性的展现与发掘一直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本文中笔者将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剖析《原野》背后对于人性的刻画。
【关键词】现代主义;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236-01
人性的发掘与揭示,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亦是文学作品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所在。而现如今的文学创作却鲜有深度剖析人性的佳作,或许解决问题的答案就在《原野》当中。
一、创作切入点的恰当选取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切入点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了之后文学世界观架构中世界运转的基本法则,使故事的发展步入合乎情理的轨道。这似乎是给创作者人为地设定了诸多条条框框,比如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下,对于自述式的心理描写就要格外小心的使用,以避免叙述失格的情况发生。但在经典的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切入点的恰当选取,反而更好地运用了这些条条框框,使得文章的情节发展与主题升华更为流畅。在《原野》中,仇虎复仇作为全剧的一个切入点,但就从这个切入点的设置足以见得作者的细致考虑。首先,作为主人公的仇虎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主人公身份的限定既为之后故事背景的铺设开了良好的头儿,又为之后悲剧设定留下了一条后路,即保证文章情节发展合理性的后路。而从仇虎的经历引出了复仇的行为,不仅是揭示了文章中最大的表层戏剧冲突,也为揭示人性的挣扎这一深层次戏剧冲突做好了铺垫。而复仇这个行为本身就带有着个体价值与时代背景的双重属性,极容易从中设置矛盾,由此可见作者的良苦用心。
二、现代主义的叙述手法
《原野》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莫过于它的第三幕剧中,仇虎逃进森林的戏份。而这一部分之中,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使得整个戏剧的主旨思想上升到人性层面的过程更加流畅,象征化的场景布局以及反映了人性冲突的心理描写,使整个戏剧后半段的叙述上干净利落,人性的挣扎在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下更为深刻有力。偏意识流的转变似乎并未将作品整体的现实性拉低,反而使得作品的表达效果更为直接,这也就是现代主义手法的妙处之一。仇虎逃亡的森林,在他眼中出现的各种幻象,无不是仇虎内心深处迷茫、质疑、慌乱、无助的具象化体现。这在现如今的戏剧创作中无不被普遍使用,在这一方面,足见《原野》对于创作的启示性意义。
往广义的角度延伸,在文学创作中,现代主义手法是重要的创作手法。象征化的隐喻、直白的心理再现……现代主义的手法独具特色,它从整体层面将文学创作带到了一个更为直接,更为凌厉的境界。看似一段段不着边际话语,实际上则是人物内心的真实写照,作者漫无边际的情感发泄在现代主义手法的表达下,被名为逻辑的主心骨贯通,使得叙述的广度在关联性的制衡之下被无限扩大,这也使得作者本身在作品创作中的自我存在不断扩大,使得文学创作本身具有了创新的空间,为作品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完美的生存环境,这也是现代主义作品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更能直击人心的原因。无可厚非,《原野》在运用现代主义手法方面深得精髓。
三、言外之意的主题升华
一般来说,在文学创作中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大致可分为两种表达方式,即直接揭示与间接表现。在《原野》当中,作者选择了后者,他成功地用仇虎的复仇悲剧展现了人性之于道德的冲突,将主题剖析的任务交到了读者我们的手中。这种手法无疑是具有风险的,毕竟它对于文章所表达主题的共鸣性以及作者文笔的拿捏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显然《原野》成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它就具有了这一手法特有的优势,即可读性的上升以及艺术表达含蓄性的特点。言外之意之于直白的解释更具有艺术的美感,这也是《原野》艺术性的体现。
深挖《原野》的言外之意,除了体现了人性的挣扎,更多的是将读者引入了对于时代的思考,小人物自身的时代局限性与大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而且个人命运在时代命运面前的渺小也是悲剧性塑造的绝佳土壤。但《原野》却并未止步于此,反而利用这一悲剧性将时代的局限上升到了共性问题的探讨之上,不得不说,《原野》的艺术性达到了同时期作品难以逾越的高度。
四、结语
《原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丰碑,以其独到的表达方式与深邃的思想表达,为后世的戏剧创作提供了良好的范本,也为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在现如今的文学创作中,我国的文学创作应该找寻一条兼具民族特色与共性问题探讨的道路,这条路的探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对于文学的认知还需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