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90后学生干部伦理取向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2016-03-25 06:57:19窦靓汪浩吴红梅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高教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南京农业大学态度伦理

窦靓 汪浩 吴红梅(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新时期高校90后学生干部伦理取向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窦靓汪浩吴红梅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90后群体正值社会分化价值混乱的焦虑期,90后学生干部的伦理取向似乎也进入多重矛盾充斥的境况。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90后学生干部的教育培养,不断提升90后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是高校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一环。本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90后学生干部为样本,对该群体伦理观念取向与差异进行调查,在广泛调研后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伦理素养提升以及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等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90后学生干部;伦理取向;伦理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Abstract:Post 90s are caught in anxiety of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nd value confusion. The ethical orientation of the student cadres of post 90s also seems to face multiple contradictions. Therefore, in the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the basic premise and an important part for the successful stude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student cadres of post 90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overall quality. In this study, Nanj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 cadres of post 90s as samples, the ethical orientation and difference of the subjects are investigated. Suggestions after extensive research are put forward with a view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ral literacy promotion and student cadres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the student cadres of post 90s; ethical orientation; ethics cod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复旦大学校庆前夕,校长杨玉良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现在国内大学精神迷失,出现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包括高校在内的全社会,功利主义盛行。这一言论立刻引起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更引起社会和学界对于90后这一群体的关注。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90后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最易受到市场化与经济化程度影响,而90后学生干部作为目前学院与学生之间的主要桥梁与纽带,准确把握90后学生干部的伦理取向现实更有助塑造其完备的思想品德。因此,了解90后学生干部的伦理取向现状,把握他们的伦理观念状况和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90后学生干部伦理取向的研究背景

古语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育是教育一大要义。高校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利用高校打开学生工作新局面,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成为全国高校管理者与教师所面临的严峻课题。

目前,高校人才的培养依靠对大学生品德的塑造与思想的引领,如何加强对90后学生干部的教育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就成为高校做好学生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对90后学生干部群体的伦理取向展开研究,把握他们的伦理观念状况。在前期的文献搜集工作中发现,虽然国内关于大学生群体价值取向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也出现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第一,国内对90后大学生群体伦理取向的探索相对比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生、就业、政治等方面。伦理取向作为价值观念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值得我们探索;第二,研究者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探索没有细化,没有体现出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比如专业差异;第三,现有研究并没有阐述清楚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生成机制,一些影响因素并没有得出确定性的结论;第四,价值倾向对大学生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效果缺乏实证支持。因此,本研究将深入剖析90后学生干部的伦理取向,并对其影响因素与影响效果开展实证以求得可验证结论。

二、90后学生干部伦理取向的实证调查

(一)数据收集与样本状况

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以南京农业大学90后学生干部为调查对象,以学院为单位分16次发放,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15份,有效率为83%。

(二)统计软件与分析工具

研究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检验量表结构的稳定性,统计大学生干部群体之间的伦理取向结构状况以及个体差异。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43.6%,女生占56.4%,年级由大一到大四分别占总数的15.2%、34.7%、41.4%、8.7%,专业覆盖本校59个本科生专业。在众多样本中,就学生成绩排名来看,占据班级前30%、30%-70%与后30%的分别占到了总数的51.8%、42.7%、5.5%;各级学生干部,即校级、院级、班级分别占据了31.6%、36.9%与31.6%。总体而言,群体保持价值趋同的特点,但在涉及内在价值问题上,90后学生干部呈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1.是否存在伤害他人的故意性及对别人造成伤害问题的态度

在是否存在故意伤害别人这一问题态度上,据表1所示,占79.6%的90后学生干部对确保不故意伤害他人表现出基本甚至完全同意的态度,在对待可能对别人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伤害问题的态度上,表2中79.7%的学生干部表示给别人带来生理心理伤害。传统教育对90后坚持以主流价值观加以引导,这使得90后个体对伦理道德态度仍保持较高的理想主义。在家庭与学校长期传统儒家思想与文化熏陶教化下,90后学生干部能做到以善良道德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表1 不故意伤害他人

表2 生理心理伤害

2.是否关注个人尊严利益及对待可能危害他人尊严利益行为的态度

如表3显示多数90后学生干部能体现出较高的关注度,在被调查者中,79.1%的人能关注个人的尊严与利益。结合表4,在是否会做损害他人尊严与利益问题的态度上,71.8%的人基本甚至完全同意人不能做伤害他人尊严与利益的事这一观点。综合表1至表4,价值观是影响行为稳定程度的重要因素,个体对伦理的态度取向会作用于个体与伦理相关行为实践,影响其对相关行为的判断与态度。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90后学生干部伦理道德方面更加关注个人尊严利益,对于他人尊严利益也能显示出正面的伦理倾向。

表3 尊严和利益值得关注

表4 不该做危害尊严的事

3.是否愿意实施善举及对待别人对他人造成伤害之类事情的态度

表5中不同学生干部对他人实施善举这一问题在态度上有一定差异,暴露出一些90后学生干部在伦理道德价值观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只有占31.1%的学生干部会在权衡得失后会选择实施善举。由此可知,90后学生干部存在较严重的是非感与对工作生活中伦理问题感知不清晰问题,对善恶是非缺乏正面的认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校缺乏对学生伦理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导致学生得失观念过重,无法以平常心从善;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道德敏感性,不能清晰认识到个人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4.是否会去撒谎及对待撒谎是否合乎道德这一问题的认知态度

虽然表6中82.6%的学生干部认识到撒谎并不合乎道德规范,但在表7中,70.6%的人在一定情况下仍然会选择撒谎。这说明,高校对于伦理观念中诚信理念教育仍存在很大程度缺失。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诚信意识,特别是学生干部更应当有坚定的诚信观念,这也是为与当前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诚信友爱要求相适应,任何情况下个体都应严守诚信这一底线,高校也应将诚信教育纳入教学必修课环节。

表5 权衡得失后实施善举

表6 撒谎是否合乎道德

三、90后学生干部伦理取向实证研究后的思考

《礼记·大学》曾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社会经济化、高校社会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同样需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需要发挥对学生进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今后的高校教育中,应当加强对学生伦理规范的约束力,帮助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其诚信意识的培养,使其产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切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表7 撒谎视情况而定

首先,学校应加强教育,重塑道德信仰,强化主导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引,做好思想政治与德育工作,同时应大力加强社团的作用,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阅历,体验感受生活,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和物质依托手段,充分发挥如宿舍、网络等教育功能;其次,大学生自身应当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互动与心理教育,90后大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加强自我教育与心理调试;最后,家庭、社会、学校应当与学生能够形成良好互动,这表现在树立良好社会风气,通过家庭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校应当加强德育改革,具体包括通过多种途径约束学生负面和消极行为,提高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的政治素养等诸多方面。

参考文献

[1]吴红梅,刘志斌,汪浩.商科大学生伦理取向的调查分析[J].高教论坛,2010(11).

[2]韩迎春,张蕾.伦理向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回应[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吴红梅.大学生伦理取向差异研究:商科与非商科的比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

[4]穆震.浅析高校伦理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5).

作者简介:窦靓(1988-),女,江苏南通人,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现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1-0185-03

猜你喜欢
南京农业大学态度伦理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主编寄语
——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态度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8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19:28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