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景译
摘要:近些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农村区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村区域发展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必须加快制定和推行一系列策略予以全面解决。鉴于此,本文重点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若干解决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1
在历史上,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作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农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产业。而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千差万别等基本国情,导致我国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一、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鉴于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特点,西部区域属于河流上游,东部区域为人口密集区,所面临的环境压力更大,农村区域发展中环境问题日趋突出,与此同时,农村区域发展还存在着不均衡、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等问题。
(一)环境问题日趋突出
一方面,在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水土流失、污染等问题。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等情况,为了获取更多粮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大量开发土地,导致土地资源日趋接近极限,很多山地地区因群众不注重保护土地,滥砍、滥伐之风盛行,不仅导致水土严重流失,还导致土壤风蚀严重。加之化肥、农药等的滥用,导致土壤质量、土地肥沃程度迅速下降,不利于农作物的生产与产量的提升,这也是导致污染的关键来源。
另一方面,生活及工业污染形势日趋严峻。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小城镇、乡村聚居区人口规模越来越突出,较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而言,此类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脏乱差等现象比比皆是,对群众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同时,农村区域规划及企业布局中,缺乏对污染的有效治理,导致工业污染严重。改革开放后,农村区域发展中工业迅速崛起,成为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中坚力量,但由于自然经济的不良影响,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存在很多环境规划、治理不当等情况,严重污染了环境,也引发了不良的社会冲突。
此外,城市对于农村环境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城市发展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所需占用大片土地,导致生活垃圾开始朝着农村蔓延,并对农村区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污染了附近土壤,还污染了地下水。
(二)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主要通过推进农村建设,发展中小城镇;发展城市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两方面实现。而纵观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不难发现,其主要体现出从农村朝城市方向转移,从内陆朝东南沿海区域流动,近距离省内转移等特点。虽然这样有助于弥补城市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社会服务压力沉重,交通压力增大,不仅如此,留守老弱病残、妇孺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也导致农村社会犯罪活动猖撅,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
(三)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
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不均衡是我国农村区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处于相对发达阶段;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次之,处于发展中阶段;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缓慢,处于落后阶段。从经济增速来看,东部地区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城镇化角度来看,东中部地区要高于西部地区。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虽然开始实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政策和方针,防止农村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进一步加剧,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二、促进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对策
为了解决农村区域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政府干预,促进中西部跨越发展
为了缩小农村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还要求政府能够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工业、交通等多行业的干预,全面推行西部扶贫开发计划,进一步制定完善的政策,加强中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调节、资源分配、利益协调等,实现东部收益逐渐朝着西部方向转移,增强对中西部地区财政、金融等多方面的扶持。
(二)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东部沿海等地区应逐步依靠市场,取消一系列国家优惠政策,而将重点放在农产品精细加工业、海洋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区域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中部区域应将重点放在优势农产品方面,并以此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而政策方面应给予中部地区适当保护,保障食品的安全,避免水利、环境、市场保护等多方面政策软化,避免“中部陷阱”日趋扩大。就西部地区而言,应关注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力度发展优质棉花、苹果等,推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三)促进非农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
非农经济有助于农村区域的均衡发展,而乡镇企业是非农经济发展的主导,有助于缩小农村区域发展的差距。特别就西部农村区域而言,应全面实施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及投资力度,加快乡镇企业改革与结构域优化,组建集团企业,促进规模经济发展,促进人才培育,提升经营者素质,全面推动农业朝着产业化方向稳定、健康发展。
(四)注重保障公平,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一方面,应构建公平竞争机制,消除对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构建统一、规范化贸易市场体系。另一方面,构建平等、互利合作机制,缩小区域差距,各区域间应构建资源、劳动力、技术间的对等交换机制,实现农村各区域间的平等、互利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农村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是促进农村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从政治角度出发,寻求发展新模式和新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区域的发展不能孤立地进行,应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协调,形成具有开放性的发展系统。鉴于农村环境的特殊性,保护农村资源环境非常重要,现在的农村与过去不同是,它除了提供农产品外,还能提供环境相关的产品。区域视角是农村区域发展的主题,但不能忽略主体人和利益群体形成的复杂关系网。
参考文献:
[1]张亚洁,陆建飞,金涛.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16):205-207.
[2]王芳,胡永盛,李军.国外农村区域发展基本经验及启示[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0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