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贵++庞怡晨
摘要:审计技术影响着审计效率,云审计作为审计技术创新直接提升企业内部审计效率。文章依据云计算服务和运行模式的特点,结合云审计平台搭建的理论基础和总体框架,构建了云审计系统,基于此系统各模块工作特征及其对审计效率的影响分析,发现云审计技术将通过加速信息传递速度、改变信息存储方式、提升数据分析能力、降低内部审计成本、提升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效率。
关键词:云计算;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效率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3
一、云计算特征及其服务和运行模式
2006年,Google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这一概念。对云计算的定义至今有超过100多种的解释,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2009年提出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一)云计算的特征
在20世纪60年代,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曾经提到:计算迟早有一天会成为一种公用基础设施①,这是早期的云计算思维,把计算能力比作水电站,将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汲取方便,费用低廉,且费用根据使用量计算。结合各类定义认为云计算拥有如下特征,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通过广泛接入网络获取计算能力,为使用访问,同时,云作为资源存储器,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任意的放大缩小云,且服务能被数字化、被计算。
(二)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根据权威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服务模式,这三种服务模式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互相依赖,相互促进。
基础设施服务层IaaS(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云计算供应商为客户提供所有基础设施,客户无需管理这些基础设施,而是通过互联网获得服务。②
平台服务层PaaS(Platform-as-a- Service),即将软件研发平台作为一种服务,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开发,客户在基础设施上部署开发的软件,并且能控制一切开发的应用程序,而无需管理基础设施③。
软件服务层SaaS(Software-as-a- Service),运营商拥有众多基于互联网的软件,客户无需购买,可以租赁的方式向运营商寻求适合自身经营管理的软件④。
(三)云计算的运行模式
根据权威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分类,云计算的运行模式主要分为四大类:公有云、私有云、社区云和混合云⑤。顾名思义,公有云一般通过互联网使用,以信息摄取量计算经费,一般价格低廉甚至免费,公有云的目的就是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安全性最低;私有云是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仅用于客户内部的云,目的是实现组织内部资源共享,安全性最高。随着云技术的发展,诞生了社区云和混合云,社区云属于公有云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区域范围缩小了的公有云,而混合云则是由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云组成的运行模式,混合云既保证客户对资料信息安全的需要,又能为客户提供海量资源,客户可以通过用户管理、权限设置等操作实现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切换,既安全又省钱。
二、云审计平台总体架构
文峰(2011)认为云审计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云计算技术,通过数据云存储,使得各种审计资源(审计人员、程序和相关设备)通过“云”来协同,从而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富有效率、更科学的审计过程 [4]。
魏祥健(2014)根据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特点和应用现状,从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平台应用层、客户端服务层、安全审计平台、外部应用接口六方面为政府审计搭建了云审计平台的基本架构,并分析了协同审计模式的实现方式[1]。
云审计平台是指能够支持云审计系统运行、构建及管理的平台。结合已有云审计平台的研究,考虑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大数据要求以及效率原则等,构建SaaS、PaaS、IaaS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以及混合云的运行模式的云审计平台更符合企业内部审计的需求,云审计平台的成功构建,对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我们构建如图1所示的云审计平台总体结构,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图1 云审计平台总体架构
1.基础设施层(IaaS)为企业提供建立云审计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如超级计算机、数据库、终端设备和网络等,这些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包括存储、处理、传输、安防和其他基本的计算资源。基础设施层建立的越好,云平台就能搭建得越完善、全面、和安全。
2.平台服务层(PaaS)为企业提供内部审计与其他综合服务,且随着企业内部审计业务的范围而扩大缩小。根据学者近两年的研究,将平台服务层分为建议层、平台开发层和平台维护层。这三层环环相扣,首尾相连,推动企业的平台服务层不断优化。
3.平台应用层(SaaS)是云审计平台的中心,是实际实施内部审计的层面,可以进行内部审计的决策、实施和讨论等,下属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只需要通过 WEB浏览器或各类客户端便可进入云端应用系统,方便、快捷、安全、完整地从云审计数据中心获取审计所需要的数据并进行审计作业。
4.其他。为了保障云审计平台更安全、快捷、有效的运行,还需建立漏洞监控系统、风险警报系统、重要部门接口和云内部审计规范系统等,且这些系统应日益完善壮大
三、基于云审计平台的云审计运行系统
云审计平台的成功搭建能更好的支持云审计系统的运行。企业云审计系统应采用混合云的构建方式,由私有云和公有云两部分组成。私有云通过资源管理器、软件支撑平台、内审运行系统、部门接口以及云内部审计规范五大方面构成。公有云通过特殊通道与企业相连接,为企业提供外界的技术与知识支持,两系统结合形成企业完整的云审计运行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云审计运行系统
1.云审计资源管理器。下属公司将可以数字化、文字化和图片化的资料上传至云审计资源管理器,管理器对资料进行统一的虚拟化包装,形成虚拟资源,并对虚拟资源进行管理、配置和维护等,实现虚拟资源与现实资源的映射。
2.云审计软件支撑平台。该平台支撑内部审计系统的构建、运行和管理,包括资源管理与调度器、内部审计软件、监控和报警系统等软件。其中资源管理与调度器是对虚拟资源进行控制、应用、调度等;内部审计软件帮助内审人员在PC端和客户端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监控和报警系统帮助内审人员实时监控。
3.云审计运行系统。该系统的运作建立在软件支撑平台和资源管理器成功搭建的基础上,下属公司将与内审相关的资源传输到云端,资源管理器将其进行虚拟化并进行管理和控制,内审人员利用软件出具内部审计计划,经董事会和管理层同意后,从资源管理器中调度出所需的内审资料,按照审计划开展内审工作并最终出具内部审计报告。
4.云审计部门接口。根据董事会批准的内部审计计划,下属公司或企业向云端上传与内部审计计划相关的资料,之后云内部审计资源管理器会虚拟化映射这些实物与非实物资料,并按照内审的要求管理和配置。
5.云审计规范。任何工作的安全正常运行都需要规范,企业应当根据过去内审的规范,制定云审计规范,包括云审计平台的硬件资源接入标准规范、数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软件资源的集成规范和用户与终端交互操作标准规范等。
6.公有云。内部审计师协会应当建立公有云,公有云提供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软件建设和使用交流服务以及典型案例借鉴和讨论等,国内外所有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均可通过客户端随时随地搜索自己需要的资料,上传经典的案例供大家学习交流。
云审计平台通过应用虚拟化资源管理器, 将企业与内部审计相关的资料进行虚拟化处理;通过软件支撑平台建立云审计平台, 借助软件支撑平台中的资源管理与调度器等,进行内部审计的人员和资料分配;云内部审计规范对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和监控;公有云为企业提供外界的技术支持和知识更新,保障企业内部审计资料安全的同时,也刺激云审计的进步。
四、云审计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效率
(一)云审计技术创新影响内部审计效率
内部审计效率是反映内部审计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内部审计的投入和产出因素决定内部审计效率高低。具体表现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效率与审计投入费用成反比;与审计方法技术创新度成正比;与信息技术的运用程度成正比;与审计成果的利用程度成正比;与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成正比。云审计作为审计技术创新和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传统审计模式的变革直接影响内部审计效率。
(二)云审计提升内部审计效率的途径
区别于过去传统模式下的内部审计,云审计将大大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效率,特别是涉及多产品、跨行业经营的大型企业。云审计的运用对企业内部审计效率变化的预期为U型,因云审计作为全新的内部审计形式,企业需在前期花费额外的费用用于购买设备以及人员培训上,此段时期内部审计效率会有所下降,一旦云审计平台搭建完成,数据录入完毕,人员培训完成,即到达下图的B点,之后企业内部审计效率将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云审计硬件、软件以及人员的不断成熟,即下图的C点,内部审计效率也将逐渐趋于稳定。云审计对内部审计效率的预期图及具体情况如下:
图3 使用云审计效率变化趋势图
1.内部审计费用投入总体下降,短期不利,长期见效。内部审计效率预期影响图呈U型,原因为企业前期需投入大量日常经营生产之外的资金用于平台构建、设备购买、软件设计及人员培训等。云审计平台步入正轨后,企业将减少开支,资源虚拟化映射降低企业资源存储费用。另外,云审计打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WEB浏览器或APP,通过身份认证登录,随时随地进行内部审计相关操作,比如制定审计计划、召开小组会议、查询项目日志、记录现场数据、查阅往期数据等。云审计充分调动审计人员能动性,减少体力劳动,增加脑力劳动,同样的审计工作可用更少的审计人员完成。云审计从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以及内审人员三部分减少审计费用投入。
2.云审计资源管理器提升信息获取速度,降低信息存储成本。传统模式下的审计是现场审计,资料用纸质文件或U盘记录。而云审计平台提供了非现场审计的条件,云计算平台拥有高存储能力,所有可数字化、文字化、图片化的资料均存储于云审计资源管理器中,审计人员根据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状况与业务流程特点,依据审计需求,即可方便快捷地查询历史数据和远程数据。信息化的审计资料全部存储于资源管理器中,企业仅需将重要资料用纸质文件记录存储,降低了信息存储成本。
3.云审计软件为数据分析加速。传统模式下的审计人员不仅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证据收集和资料查询等简单劳动上,审计数据分析也基本都靠人力或excel进行计算,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云审计拥有大数据,为审计软件的开发提供支持,企业需将内部审计数据分析方法提供给软件开发商,软件开发人员将对数据化的内部审计资料信息通过编程,将所有数据分析资料和结果直接反应在软件上,减少了审计人员的体力劳动。如此,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内控审计、审计讨论和审计决策等事情上,真正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利安全的保障。因此,云审计软件帮助减少了内部审计人员的机械式工作,减少审计人员的体力劳动,增加脑力劳动,大幅度提高了审计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云审计运行模块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云审计模块在云审计软件以及云审计资源管理器等的基础上,帮助实现随时随地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分配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及线上实施内部审计工作和出具内部审计结果。内部审计人员无论身在何方,均可以通过云审计运行模块进行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交流,通过WEB浏览器或登录手机APP即可进行审计,快捷、安全、完整地获取审计所需要的数据并进行审计作业,云审计运行模块打破了传统内部审计模式下对于时间的限制。
5.部门接口为内部审计信息传递加速。部门接口实现内部审计计划经董事会批准后,平级子公司及下属公司等直接向云端上传与内部审计计划相关的资料的目标。董事会与内部审计部门之间在信息交流上更方便快捷,董事会能够通过部门接口快速查看内部审计报告、内部审计计划以及过去的相关资料,能更及时的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此外,总部审计人员可以实时与各地的被审计部门取得联系,让被审计部门能快速地向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信息,数据、信息的采集传递更方便、快速,大大提升了内部审计的效率。被审计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关系更紧密,部门接口加速内部审计相关资料信息传递速度,并打破地域限制,无论被审计部门建立在何方,都能通过部门接口即时将内部审计相关的资料信息上传至云端,方便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以及对过往信息资料的查询。
6.混合云模式利于审计成果利用以及审计人员成长。传统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局限于企业自身,发展缓慢,内部审计人员也少有时间去提高自身的审计素质。混合云模式中的公有云能够方便快捷的为企业提供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审计软件建设和使用交流服务以及审计案例借鉴和讨论平台等,潜在地培训审计人员并提供审计经验。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外部知识的灌溉提升了内部审计素质,提高了内部审计质量,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内部审计效率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通过案例学习和经验交流,有可能会重新考虑企业目前内部审计现状,发现企业内部审计漏洞和缺陷,对内部审计提出新见解,有助于企业以及内部审计自身的健康发展。企业内部的经验加上公有云提供的外部经验和时刻更新的法律法规、最新资料信息,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经验和能力的提升。
五、结论与展望
内部审计作为改进经营管理水平及增加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当前内部审计却面临着效率低下且难以提高的状态,云计算技术的到来,为内部审计效率提升开辟了新道路。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构建云审计平台,云平台为云审计系统的运作提供支持,利用系统中各模块的工作特点,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改变信息存储方式、提升数据分析能力、降低内部审计成本、提升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效率。但是,云审计的成功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就目前而言,建立云审计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云审计的安全问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这两点,因此我国因将云安全研究放在首要位置,推动我国云审计技术的发展。
注释:
①IBM. Google and IBM announced university initiative to address internetscale computing challenges [EB/OL].
http: //www-03. ibm. com/press/us/en/pressrelease/22414.wss, 2010-11-11.
②Mell P, Grance T. Cloud computing definition [J/OL].NIST . http://csrc.nist.gov/groups/SNS/cloud-computing/cloud-def-v15.doc, 2012-01-11.
③Mell P, Grance T. Cloud computing definition [J/OL].NIST . http://csrc.nist.gov/groups/SNS/cloud-computing/cloud-def-v15.doc, 2012-01-11.
④Mell P, Grance T. Cloud computing definition [J/OL].NIST . http://csrc.nist.gov/groups/SNS/cloud-computing/cloud-def-v15.doc, 2012-01-11.
⑤Mell P, Grance T. Cloud computing definition [J/OL].NIST. http://csrc.nist.gov/groups/SNS/cloud-computing/cloud-def-v15.doc, 2012-01-11.
参考文献:
[1]魏详健.云平台构架下的协同审计模式研究[J].审计研究,2014(6).
[2]秦荣生.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4(6).
[3]周德铭等.信息系统结构控制审计框架研究[J].审计研究,2014(5).
[4]文峰.云计算与云审计——关于未来审计的概念与框架的一些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2).
[5]谢华等.云审计为内部审计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应对之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4(10).
[6]刘荣.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内部审计数字化平台构建[J].中国内部审计,2012(3).
[7]张雪超.搭建企业内部云计算平台[J].互联网天地,2009(12).
[8]李琦等.基于SOA与云计算融化的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J].情报杂志,2011(3).
[9]汪鸿昌等.基于企业视角的云计算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6).
[10]战德臣等.面向制造及管理的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3).
[11]张剑等.云计算安全审计服务研究[J].学术研究,2013(6).
[12]马革.云会计: 会计信息化的新变革[J].中国总会计师,2012(8).
作者简介:郝玉贵(1963),男,河南伊川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职博士生、中国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审计学、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
庞怡晨(1990),女,浙江嘉兴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学。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5NDWT03YB)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