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团队运行机制研究

2016-03-24 13:09郭银亚
关键词:运行机制志愿志愿者

郭银亚

地方本科院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团队运行机制研究

郭银亚

随着人文意识的觉醒,志愿服务应时而生。当前,以大型活动为依托、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满足社会巨大需求为目的,宽领域、多层次、开放式志愿服务的格局正逐渐形成。通过搭建大型活动平台,让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一方面可以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树立志愿服务意识,促使大学生积极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地方本科院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团队为对象进行运行机制的研究,通过对典型群体的研究,深入了解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

地方本科院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大学生

一、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大型志愿服务的含义

志愿服务是个体为了增进邻人、社区、社会的福祉而进行的非营利、不支酬、非职业化的行为[1]。它的特征如下:

(1)自愿性。其行为是自己内心的自我主动性驱使而为,而并非受别人胁迫或强制。

(2)无偿性。其行为的初衷不是为了获得物质报酬,而是希望以自己的技能、服务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自我的精神愉悦。

(3)利他性。其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他人或者社会。

(4)组织性。其行为不是单一、松散的,而是依靠一定的团体组织起来的,并根据既定的程序开展活动。

从统计数据来看,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其身影活跃于各个领域,如:救助偏远地区的失学儿童、远赴山区支教、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和爱护动物、重建灾区建设等[2]。

基于大学生志愿者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下:

(1)组织性。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招募,使他们的力量聚集起来并根据组织原则开展志愿活动。

(2)广泛性。由于大学生分布广泛并且他们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能够快速召集起来从事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3)自主性。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是行政命令及政策的规定,他们的行为完全出于自己的选择,凸显其自觉性、自主性和积极性。

大型活动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一种,从功能上看,可以分为以下4种: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如奥运会、亚运会、全国城市马拉松赛等;大型艺术活动的志愿服务,如一些城市和地区主办的高档次、高品位的艺术节、旅游节、民风民俗节等;大型国际、国内会议的志愿服务,如世博会、财富论坛、APEC会议等;重要主题、专项志愿服务,如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关注贫困失学儿童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与其他志愿者服务既有共性,又具有自己的个性,主要有:

(1)时代性。大型活动志愿服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志愿服务国际化的结果。

(2)针对性。大型活动志愿服务是围绕着某一主题或者某一领域的具体事项开展的。

(3)程序化。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开展,包括招募、培训、管理、调配、奖励等。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的价值

从大型活动的特点来看,大型活动是按照一定的机制运作的,该机制一旦合理有效运作就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一)经济价值

大型活动需要大量物力和财力才能够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大学生为主力军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分工合作以及统筹安排,按照活动既定的程序推动工作运行,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另外,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提供的无偿志愿服务援助,可以降低活动的运作成本,无形中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社会价值

大型活动始终贯彻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活动弘扬这种精神,以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行为方式,来增强人们之间的交往与关怀,使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融合,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互助友爱,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教育价值

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能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融合到规范化、制度化的服务机制里,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大学课堂的纯理论性教育模式相比,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行为和交往方式。这种影响将对大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起导向作用。

三、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有待完善。

(一)从政府角度看

首先,在立法上,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章制度等给予志愿服务认同和确认。其次,在机构体系上,由于没有对志愿服务进行系统构建、划分和归属,从而使志愿服务缺乏规划和部署,处于散乱状态。最后,由于政府重视的程度不够,程序的审批流程复杂,从而导致不能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帮助,进而影响了志愿服务的效能。

(二)从社会角度看

首先,在认识上,重视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没有从长远角度规划志愿服务的发展,无法深层次体会到志愿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持久效应。其次,在精神上,市场经济的商业标准效应蔓延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被搁浅乃至被边缘化。人们在索取并享受由国家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胜利成果时,却忽略了以奉献精神回报社会。

(三)从学校角度看

首先,志愿服务的理念还未被教育决策者和管理层所重视,还未被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划中,更未在追求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其次,学校虽然有团委这样的学生实践活动机构,但是对志愿服务没有进行详细的职能划分、管理细则规定以及宏观政策路线的引导,各类社会实践平台十分缺乏,影响了从事志愿服务大学生的积极性。

(四)从大学生角度看

首先,大学生没有理解志愿服务的理念和重大意义,只是把志愿服务当成一种人生体验,一旦面临困难和挫折就有退缩心理。其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健全,在不良思潮侵蚀下容易迷失自我,不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团结、友爱、互助、发展的志愿服务精神很难在这些大学生心底落地开花。

四、地方本科院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团队运行机制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举办国际大型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而志愿服务团队参与其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那么如何让志愿服务团队运行机制最大效能地服务于大型活动呢?

(一)组织机制建设

首先,完善招募机制。在招募起始阶段,地方本科院校或者主办方应利用现代化多媒体信息,做好宣传工作。在招募过程中应按照招募的条件和规定把好关,从各个方面考察应征者,从而保证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其次,完善培训机制。培训不能流于形式,应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志愿服务人员,将详细的计划与社会实践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对入选者进行多层次、多领域、有目的的培训。

(二)激励机制建设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从筹资制度、社会基本保障等方面,为志愿服务组织活动提供保障支撑,从而维护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其次,给予一定的社会层面的物质奖励。志愿者管理机构应实施一定的物质激励措施,为志愿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最后,给予各种精神激励。志愿服务活动的公益性,决定了激励方式不能单纯使用物质手段,而应使志愿者对自己的行为形成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进而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活动。

(三)运作机制建设

首先,大型活动的有效运作需要庞大的资金作为保障,单靠政府财政的支持难以长久维持,这就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社会筹措资金渠道,从单一的政府拨款转向民间筹集资金、企业赞助等多个渠道。其次,完善以共青团为支撑的运作机构。以学校共青团为纽带,搭建大型活动和大学生之间的志愿服务桥梁,同时做好工作的衔接、指导和开展。

(四)管理机制建设

首先,健全志愿者的管理系统。高校以网络信息平台为依托,建立健全志愿者的电子档案,充分利用该平台实现大学生志愿者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志愿服务。其次,设立大型活动志愿者服务的管理中心。通过管理中心统一部署,而高校团委对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分工,两者之间互相协调,共同完成工作。

总之,对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团队运行机制的研究符合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求,更能满足志愿服务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加强并完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与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一致,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维护世界人民和睦相处。

[1]袁冬梅.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

[2]张树琼.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构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编辑:张齐)

G641

A

1673-1999(2016)06-0110-02

郭银亚(1983-),女,硕士,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16-03-16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