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珍伟 李宝珠
(1.长江大学 共青团委员会,湖北 荆州 434023;2.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研究
孟珍伟1李宝珠2
(1.长江大学 共青团委员会,湖北 荆州 434023;2.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随着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大学生志愿服务,传承了中华民族奉献、友爱的传统美德,优化了校园文化环境,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育人本质,传递了正能量,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奉献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志愿精神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是一种自愿的、不求回报的、为他人和社会做出奉献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志愿服务是指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各种服务活动[1]。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阳光助残类志愿服务;文化宣传类志愿服务;应急救援类志愿服务;邻里守望类志愿服务;环境保护类志愿服务;关爱农民工子女类志愿服务,等等。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中华民族慈善互助传统美德和“雷锋”精神的传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明确的方向性、丰富的实践性、活动的社会性、教育主体的客观性等特点。如今在校园里,志愿服务活动风起云涌,“有困难,找志愿者”,“时尚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成为青年时尚”,“大学生人人争当志愿者,生活中处处都是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成人成才”,“不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大学生活就少了一半”等理念已深入人心[2]。笔者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出发,提出实践育人的举措。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具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它明确了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取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出发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引导学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3]。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4]。大学生自愿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符合大学生需求,尊重个性,贴近生活,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增进了实践育人的效果。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以爱国、爱民、讲奉献为出发点,过程中贯穿着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形成的集体主义、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实践观等,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5]。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奉献主义精神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具有多种实践教育和德育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推行的是应试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重理论、轻实践,过于抽象,脱离生活,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现象极其普遍和严重。在接受大学教育的阶段,是一个人从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是从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关键时期,除了接受理论知识学习以外,还要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加深大学生对我国国情和社情的了解,体验不同于校园生活的社会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了普通的百姓生活,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希望所在和艰难之处,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志愿者对受助者提供帮助,需要志愿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巩固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通过社会这个舞台,亲身感受到诚信的价值和意义,这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诚信品质[6]。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平台,需要大学生能换位思考,尊重他人,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友善品德。大学生志愿者的奉献行为,体现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志愿服务增强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开辟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促进了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志愿者进孤儿院、进小学关爱留守儿童,进养老院、福利院关爱老人,进行环境保护等,这些志愿服务活动都增强了他们的奉献精神。
(三)培养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能自觉遵守和使用法律和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对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的正确认识和定位,能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融为一体的意识。在现代社会,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生活质量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衡量指标。如果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的人就会变得没有人生与事业目标,有的人则变得唯利是图。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是中国人缺乏公民意识。当前我国公民意识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如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公民法律教育滞后,缺乏社会公德,公民责任感、主人翁意识不强等。
我国高等教育已于2016年提前实现了到2020年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培养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志愿服务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在帮助弱势群体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被需要和成功的感觉,实现了自我价值,激发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接触面变宽,接触到一些很有爱心的人和事,并深受感染,提升其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会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7]。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人类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普遍性、直接现实性的品质,实践高于认识,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把服务点辐射到乡村、社区甚至国外,可以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我国国情和社情。大学生志愿者还利用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来开展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如长江大学就开展许多活动:法学专业学生成立大学生法律服务团,进行“3.15”普法、法律咨询、送法下乡等;电子信息专业学生进行电器义务维修等;文学专业学生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协会、书画协会、国学学会等,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很好地将学生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时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会碰到许多突发事件,这都需要志愿者们能够灵活应对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巩固理论基础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真正使大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将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无私的爱和奉献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五)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学生的道德品质息息相关。一方面,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大学生的实践参与;另一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对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仅立足校内,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和高校校园产生强烈的反响,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很多高校通过校园公益明星、道德明星、志愿之星活动的举办,培育、选拔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还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温暖人物、市级好人、全国道德模范的申报、评选,在身边发现典型,树立典型,这些活动优化了校园环境,在学校形成了强烈的爱心磁场,有利于大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基于良知,利用自己业余时间自愿从事帮助他人和奉献社会的活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既需要志愿者有很高的热情和服务精神,也需要志愿者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要严格把关志愿者招募程序,招募完成后应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化培训。要定期对志愿者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应多元化,培训课程可涉及通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专业化教育等[8]。对志愿服务工时进行记录,并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反馈座谈会。要给予志愿者人文关怀,对志愿服务效果好、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体给予表彰以及精神奖励,增强其参与志愿活动的荣誉感,调动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志愿组织要吸收优秀志愿者到志愿管理队伍中,明确每个管理部门的职责,提倡志愿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二)加强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志愿服务渗透力
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是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期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生服务基地特别是校外服务基地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和民情的平台,可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辐射和示范功能。可在当地医院、社区、妇联等基地进行志愿服务挂牌,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大学生通过服务基地这一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持续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与外界沟通和协调能力,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传播了知识和文化。
(三)打造品牌、宣传典型,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性
目前,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以大学一年级为主,学生参与的热情高,参与热情是开展志愿服务的前提,这种热情需要保护好。进入高年级后,一部分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一部分学生基本退出了活动。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呢?这与志愿服务项目缺少吸引力、志愿服务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等有关。为此,要引导志愿服务按专业、按项目进行,充分发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来开展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形成志愿服务品牌,扩大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力。要加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学校正能量的核心组成部分。
(四)争取学校、社会的广泛支持,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保障
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要充分认识到志愿服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作用[9]。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履行的是精神契约,高校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管理应该去行政化,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可建立和完善第二课堂认证系统,规定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完成一定课外学习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志愿服务应该占一定比例和分数。学校奖助学金申请时,有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加分。在学生毕业时,可以帮助毕业生中的优秀志愿者推荐工作。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大学生志愿者可以根据需要来筹措资金,例如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可建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基金来源可由政府补贴、学校支持、社会爱心人士赞助和社会捐款组成。在基金的保障下,精心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和促进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成长成才。
[1]胡凯,杨欣.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10(2).
[2]狄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理念创新与机制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3(19).
[3]刘伟,杨镇,李玲芝,胡文根.刍议载体论视角下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领[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
[4]彭海.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8).
[5]龙永红,吴晓东.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动力及其激励[J].青年探索,2011(5).
[6]梁辰,张庆.大学生志愿服务失灵及其矫正[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
[7]成卫卫.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验及其启示[J].广东青年志愿学院学报,2015(11).
[8]李晗,郑凌冰,李红.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国际比较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
[9]高山.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要从三个方面着手[N].湖南日报,2014-08-11(4).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2016-08-2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5Q059)
孟珍伟(1983-),女,湖南南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5
A
1673-1395 (2016)12-00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