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16年第1-6期总目录
(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次,圆点后是页码)
科技哲学研究
科学文化能否支撑起创新的思想屋顶……………………………… 李 侠,田 锋(1.5)
现代文化之技术本质——基于海德格尔的观点……………………………… 梅其君,王立平(1.10)
技术存在层面的技术恐惧生成模式………………………………………… 赵 磊(1.15)
“五四”时期实验主义哲学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 章雁超,易显飞(1.21)
关于建国前白云鄂博矿的历史研究综述………………………………………… 聂馥玲(1.28)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后果及奖惩均衡的价值——以试管婴儿技术为例………………………………………… 刘 芳(1.35)
直觉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合理吗………………………………………… 曹剑波(2.5)
高新技术创新的文化路径及政策选择……………………………… 高建明,贺景华(2.14)
工程知识的性质与特征——从工程哲学的视野看………………………………………… 黄正荣(2.19)
大数据思维与归纳主义方法论的变革………………………………………… 袁海瑛(2.26)
自然语言逻辑语义学研究述评……………………………… 姚从军,邹崇理(2.3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研究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方法论及启示………………………………………… 邹宏如(2.38)
习近平网络治理思想的理论特色…………………………… 陈万球,欧阳雪倩(2.42)
习近平劳动思想初探……………………………… 朱春艳,高 琴(2.47)
习近平对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辩证认识与实践创新………………………………………… 刘保国(2.53)
从风险社会到命运共同体………………………………………… 许 晶(2.58)
大数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创新研究……………………………… 周艳红,张明海(2.63)
大数据时代下中国女性生活方式的变革……………………… 董艾辉,吴广莉,吴杨梅(2.68)
近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研究述评………………………………………… 徐德刚(2.73)
从WTO到TPP——一种科技哲学的视角分析………………………………………… 吕乃基(3.5)
超越容器比喻:社会空间构成的现象学分析………………………………………… 杨庆峰(3.15)
“人-技术-世界”三元结构中的技术介入——以指纹识别技术为例……………………………… 闫坤如,刘 丹(3.22)
技术图示: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范畴……………………………… 宋保林,陈丽云(3.29)
人工智能与人的认知问题研究………………………………………… 杜 森(3.36)
非衍生内容存在性问题剖析……………………………… 刘 川,任晓明(3.42)
信息大于物质:信息文明的价值取向………………………………………… 肖 峰(4.5)
产业进化论视野中的工业革命4.0……………………………… 万长松,张茜萌(4.13)
经济学的科学性真的没有物理学强吗……………………………… 李继堂,桂起权(4.20)
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研究……………………………… 丁海斌,乔 琳(4.24)
论自然化认识论的概念及其两种研究进路………………………………………… 文贵全(4.31)
附生性理论:一种反还原论物理主义路向……………………………… 任巧华,武青艳(4.36)
还原、整合与生物学统一策略………………………………………… 董国安(5.5)
技治主义与当代中国关系刍议……………………………… 刘永谋,仇 洲(5.16)
科技文化与科技伦理前沿探究——第十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夏 劲(5.21)
伊德“相对论的”本体论及其对弱化技术价值异化的启示………………………………………… 文 祥(5.26)
论马克思的“全面科学技术观”……………………… 陈佳利,陈文化,易显飞(5.33)
哲学视域下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风险及控制……………………………… 刘 芳,陈浩凯(5.39)
科学辨识蔡伦造纸术之历史真实——以《中国造纸史》为对象讨论………………………………………… 张式成(5.44)
论乔姆斯基生物语言学范式下的语言研究转向………………………………………… 傅顺华(5.53)
厦门“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 彬,邓富亮(5.60)
技术的生态边界及临界防控的哲学理路……………………………… 林慧岳,曾志远(6.5)
关系实在论的认识论进路………………………………………… 张昌盛(6.13)
奥特加:对技术进步信念的存在主义反思……………………………… 敬 狄,王伯鲁(6.22)
莱布尼茨不可辨别者的同一性原理——一种认识论的解读………………………………………… 马洪锐(6.29)
新客观主义与科学传播研究的新进路……………………………… 段伟文,黄时进(6.3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研究
人民有信仰——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终极期待………………………………………… 谭苑苑(1.40)
“城市升值”视域下的公民素质提升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 杨 维,聂沉香(1.45)
论马克思经济批判中价值介入的方式……………………………… 黎昔柒,段振榜(3.47)
从“中苏论战”到“中国道路”——《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评介………………………………………… 唐土红(3.53)
网络大众民族主义表现方式与特征………………………………………… 叶奕翔(3.57)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综述………………………………………… 王 菲(3.65)
论雷蒙德·威廉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释义重建——一个“文化唯物主义”视角下的探讨………………………………………… 刘 娟(4.42)
对于径向衍射实验,采集得到的衍射谱用Fit2D软件[13]处理,再用Multifuit4.2[17]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选择衍射环从90°到180°,每5°进行积分.铬的径向衍射实验研究到68 GPa,压力由红宝石压标[11]给出.图2为径向衍射不同压力下ψ=54.7°时的衍射谱积分图.图中可以观察到铬的bcc结构的四个峰(110)、(200)、(211)、(220)在整个压力范围内一直存在,实验压力范围内没有发生相变.衍射峰位由Multifit 4.2[17]用Pseudo-Voigt函数拟合得到.
《巴黎手稿》问题的逻辑内涵及哲学本质………………………………………… 田书为(4.49)
自我意识哲学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 魏长领,孙永为(4.55)
互联网+视域中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新探……………………………… 汪 钊,粟迎春(4.60)
以网格化治理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 张承安,钟泽平(4.67)
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 吴欢欢(4.72)
青年马克思从浪漫主义到理性主义的变迁……………………………… 张华春,任 芳(5.65)
论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伦理指向………………………………………… 李重明(5.71)
习近平科技思想刍议………………………………… 吴向媛,王磊(5.76)
不能用“闭关自守”评价建国三十年……………………………… 张可荣,孙 琰(6.41)
马克思早期著作中人类解放思想的研究……………………………… 刘宗豪,魏长领(6.47)
当代中国女性的家庭角色冲突与家庭美德修养………………………………………… 付红梅(6.52)
价值认同视阈下基层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齐自琨(6.58)
中国诗歌研究
女性书写的另一种定名——白雨及敻虹诗之释放、错失与解脱………………………………………… 郑慧如(1.49)
歌谣与新诗:一个有待问题化、历史化的学术话题………………………………………… 陈培浩(1.57)
汉语萨福体的诗体建构与精神取向………………………………………… 陈芝国(1.66)
新时期绿原对现代诗艺术的理解与实践………………………………………… 陈丙莹(2.79)
余光中诗歌中的“江南”——从《春天,遂想起》谈起………………………………………… 王艳芳(2.87)
语言的狂欢与心灵的痉挛——胡宽诗歌论………………………………………… 吴 昊(2.93)
论土家族女诗人冉冉的中年写作………………………………………… 熊 辉(3.72)
一个擦玻璃的诗人——读李浔的《随笔诗》………………………………………… 陈 卫(3.78)
新时期诗歌对政治的加法和减法——政治与诗歌的互相介入………………………………………… 周伟驰(4.77)
《蕙的风》版本校释与普通话写作………………………………………… 颜同林(4.86)
韩国的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视角………………………………………… 金龙云(5.88)
韩国的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与翻译概况(1979-2016)………………………………………… 金民静(5.93)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冯娜研讨小辑“词语的距离”——关于冯娜诗歌的几种解读方式……………………………… 张立群,吴 繁(5.98)
在沙地重建巴别塔——冯娜诗歌印象……………………………… 王 永,孙自秀(5.102)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笔谈(六则)当代文学的史料问题………………………………………… 洪子诚(6.63)
现代文学文本精读重在以“献”定“文”………………………………………… 商金林(6.67)
寻求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学科的独立学术价值………………………………………… 刘福春(6.71)
探寻文学行为的意义——基于文献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 解志熙(6.74)
汇校法与现代文学文本的整理………………………………………… 易 彬(6.78)
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学转向”………………………………………… 王 贺(6.82)
经济与管理研究
市场势力视角下跨省直接交易的竞争效率分析……………………… 叶 泽,白顺明,吴永飞(1.75)
企业家的环境道德责任:长株潭案例……………………………… 曾满林,卿定文(1.80)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基于福建省的观察………………………………………… 林 玲(1.86)
基于交通文化的国外大城市拥堵治理策略……………………………… 熊 兵,成骁杰(1.94)
地方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研究………………………………………… 刘 力(1.99)
服务人员外表吸引力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黎建新,唐婧媚,何昊,刘洪深(2.100)
不平等交换的西方科学逻辑………………………………………… 尤传斌(2.108)
技术创新融资风险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黄 祺(2.114)
我国能源资源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及评估……………………… 刘 莎,杨海余,洪联英(2.119)
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风险研究………………………………………… 李杰辉(2.127)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钟 兵(2.134)
管理层特征与企业成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唐 茜(2.140)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分析——基于福建省的典型研究………………………………………… 梅巧萍(2.146)
美国贸易逆差成因:基于分析框架的综述…………………… 刘建江,蒋丽霞,邹花兰(3.83)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专业团队知识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陈 赟,廖玮琪(3.92)
中国教育经济学主流学术群体及其演变——基于1980-2010年CSSCI源刊的知识图谱分析……………………………… 黄 维,李梦玲(3.99)
网络视角下的物流集群研究进展……………………………… 李利华,何其超(3.105)
插花农地抵押贷款的价值决定模型研究——基于李嘉图土地价值模型的修正……………………………… 刘祚祥,李 勇(4.93)
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投标人与招标代理合谋行为动机识别……………………………… 陈 赟,曾琳棋(4.101)
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的免疫应答模型构建……………………………… 易国萍,侯云飞(4.108)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影响因素研究………………………………………… 李凌寒(4.113)
政府购买服务中引入市场比较制度的思考……………………… 尹昕舟,张宪珍,蔡 懿(4.120)
减排管制强度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邓学衷(5.107)
跨境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优势及措施——兼以湖南为例而论…………… 贺正楚,黄颖琪,吴 艳,潘红玉(5.115)
习近平精准扶贫基本方略阐析………………………………………… 杨新华(5.122)
精准扶贫中的“援助诱惑”:问题、成因及治理……………………………… 邱明红,邱 冰(5.127)
两岸金融合作路径研究——基于福建自贸区的案例………………………………………… 姚燕燕(6.85)
劳动力市场需求非均衡理论下高校就业策略……………………………… 付嫦娥,李 娜(6.90)
教育与心理学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段胜峰,彭丽芳(1.103)
大学生学习环境乐趣量表编制:方法与原则……………………… 洪坚仁,颜财发,林 珊(1.108)
基于时长对比的学习者语块质量研究………………………………………… 杨 萌(1.115)
红色旅游对青少年励志教育路径优化选择……………………………… 何蔓莉,龙美华(1.120)
高校经典诵读课程实施途径与考核评价——基于MOOC+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刘 恋(2.154)
协同与融合:思政课整体性实践教学的新路径……………………………… 王志雄,胡 琴(3.112)
新常态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模式改革探析……………………………… 吴 萍,陈思敏(3.116)
论电子场景下现代科学教育的重塑………………………………………… 马会端(3.123)
“新经济原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杜 敏(3.129)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 魏 璐,赵金芳(3.134)
人格特性与环境认知对高校学生创业态度的影响……………………………… 边 舫,陶 安(3.140)
基于教练技术的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建构………………………………………… 黄丽蓉(3.147)
卢梭论想象力与教育………………………………………… 崔珂琰(5.132)
构建理想的公共领域何以可能——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视角………………………………………… 宋芳明(5.138)
高校女毕业生就业扶困的社会协同策略研究………………………………………… 刘亚辉(5.144)
信息化背景下微视频教学应用策略……………………………… 李晓铭,黄新革(6.94)
双导师制:师范生协同培养模式创新……………………………… 王 辉,倪元利(6.99)
自我概念、归因与大学英语成绩关系实证………………………………………… 郑 蕴(6.1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育人评价体系构建………………………………………… 杨国辉(6.110)
三维语法框架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以一般过去时态为例………………………………………… 蔡 露(6.116)
法学研究
我国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立法构想………………………………………… 刘乙璞(4.126)
意大利刑事特别程序评析——兼评我国刑事公诉案件程序分流的完善………………………………………… 蔡 艺(4.132)
中国对中亚能源投资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黄 梦,肖 湘(2.160)
先秦身体审美的普遍美学意义………………………………………… 方英敏(3.152)
《春秋繁露》与汉代文化的人间性………………………………………… 成松柳(5.148)
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劳工保护责任研究………………………………………… 黄 梦(5.154)
二战前日本南进政策形成的历史脉络………………………………………… 周 俊(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