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
根据证监会意见,“十三五”规划纲要删除了“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的内容。没有写进“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市场人士认为曾经呼之欲出的“战略新兴产业板”有可能不再设立。
在国务院去年6月中旬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推动在上交所建立战略新兴板,这给很多初创型企业上市融资也包括中概股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带来了机遇。
在当今中国资本市场,不再设立或者延缓“战略新兴产业板”还是比较适合中国资本市场国情和现状的。从中国资本市场国情来看不再设立或者延缓“战略新兴产业板块”的原因为:
第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板块已经能满足企业上市融资需求。在当今除了有上海主板之外,有深圳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新三板和场外市场。这些资本市场能满足各类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无需特设一个新的“战略新兴产业板”去满足一些特殊的需求,特别是中概股回归的需求。如果为了吸引中概股回归,完全可以通过修改一些现行的规定来达到这个需求。
第二,中国的A股板块不适宜增加新的板块。全球最发达的资本市场美国也只有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在现有的中国A股的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外再增加一个新的板块,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繁琐。
从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来看,不再设立或者延缓“战略新兴产业板”将会给股市带来回暖的希望。中国股市要持续回暖需要做到以下三件事:
短期内不再扩容。在股市不稳定的时期,如果继续增发新股或者增加新的板块,这将对市场资金形成冲击。监管机构可以让那些等待上市的排队企业寻找其他“借道”上市的机会。
改善现有上市公司的本质。中国现有的28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很多是50倍以上高市盈率的公司,很多公司甚至是亏损或者是没有主营业务的壳公司,而且市值都在40亿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了去年和今年股市波动不断出现,因为这样的公司抗御市场波动的能力相对比较弱。
监管机构要大力鼓励类似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对于那些优质资产且有业绩承诺的重组进行“注册制”尝试。对于那些没有主营业务或者盈利能力差的上市公司要进行“退市”警告,这样会让这些公司不断去寻找优质资产注入,让上市公司保持健康状态。
如果监管机构从机制上改变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再出现脱离资本市场常规的高市盈率、主营亏损以及壳公司的上市公司,中国的资本市场将不再会出现经常性大波动。同样,对于一些相对比较保守的保险基金等也可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长期投资,产生良性循环。
因此,这次监管机构叫停或者延缓“战略新兴产业板”,适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国情和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