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这张标签

2016-03-23 17:31李松蔚
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正常人痛苦家人

李松蔚

编辑 翁倩 rwzkhouchuang@126.com

抑郁症在今天不是一个新鲜名词。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名词,总是与不明原因的痛苦及怀疑相连。虽然也有一些轻松的论调,说现代社会,抑郁症只是“心灵的感冒”,不足为怪。然而有这种声音在,适足以说明主流态度的恐惧之深。越来越多的人找到我:“我每天起床都没有动力,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会不会得了抑郁症?”话里有一种绝望的气息,仿佛谈论某种不治之症。甚至有人说:“我确定我得了抑郁症,只是还没想好该怎么告诉我的家人。”

这是真的。抑郁症是一种风险极高的精神疾病。提到它,每个人都不愿意想起——然而又不得不想起——最可怕的一种后果,就是自杀。这是我们恐惧的源头。

惨痛的例子有很多,证实了这种病的恐怖:它会导致死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们也在利用这种视角,替“死亡”找一个“原因”:一切悲剧都是因为得了这种病,这是医学的视角。医学同样主张,持续的抗抑郁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甚至治愈这种病。这就是说,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可能受到某些不明因素(迄今为止,抑郁症的病因还不明确,但显然不只是心理性的)的威胁,同时也可以被科学地、标准化地干预。

这种视角,接受起来并不容易。在大学里,有的学生被确诊为抑郁症,他们的父母无法理解,就翻来覆去念叨:“这孩子一直很乖的,怎么突然就想不开了呢?”我们只好解释,这不是“想不开”,是一种病。

他们还是很难接受: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会不会学习压力太大了?会不会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会不会……他们仍然在努力寻找一种非病理化的解释。如果他们的孩子也在场,通常会面露为难之色(假如还没有完全麻木的话)。因为这种解释,是把“得不得抑郁症”这回事变成了当事人可以主观做出的选择。某种意义上是把压力转嫁到那个痛苦的人身上:“你降低点对自己的要求呀……不就好了吗?”

好像他们想好就能好起来一样。

面对这种人定胜天的主流价值观,一个人给自己的痛苦贴上“抑郁症”这张标签,其实带有一种消极对抗的姿态:“我不是不想,是真的好不起来。我生病了。”

“你们是正常人,你们理解不了病人。”

这个说法是有帮助的,至少能让病人少承担一些责难,但也有代价。一个人成为病人,他的思想和情感,尤其在对生命的态度上,就失去了被理解的权利。贴上这张标签的同时,他就被流放到“正常人”之外的只有医学评估诊断和治疗的不毛之地。我认识一个有多年抑郁病史的人,每当他痛苦,向家人抱怨的时候,家人的回应都是:“你赶快吃药”,或者:“要不要再去看一次医生?我感觉你的症状加重了。”

他没有办法跟别人讨论他对生命意义的怀疑。所有人都知道他生病了。换句话说,那些疑问不过是症状的一种。这也许是一个正确的解释。但人们获得一个解释的同时,往往也就失去了对问题本身的兴趣。他于是看到朋友们不以为然的、同时不失包容的微笑。反正是一个症状,有什么认真对待的必要呢?“你病好了就不会那么想。”

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所以有人在痛苦的时候,无论如何不希望给自己贴上抑郁症的标签。因为他们需要被认真聆听和对待,渴望理解,而不愿意自己的痛苦被3个字轻飘飘地盖棺论定。确实,用一个诊断来定义一群人,把他们的痛苦经验排除到“正常”之外,未免过于轻佻。这一张标签,本应该给痛苦者以保护,而不是否定痛苦的价值。

“抑郁症”诚然很危险。但危险在于抑郁的痛苦,而不在于这3个字。那些痛苦,我总相信,被承认总比不被承认更好一些。贴上标签是一种承认,它带来足够的重视,带来药物和心理的治疗,也减少了许多自以为是的评判,但是透过这张标签,还有另一层的承认——也许我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那就是它作为一份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存在于生命经验之中的痛苦。每当有人告诉我“我得了抑郁症”的时候,我总会提醒自己,那不过是一张标签。要理解这个真实的人,我需要邀请:“你愿意更具体地,跟我谈一谈吗?”

猜你喜欢
正常人痛苦家人
降低“支付痛苦”
谁痛苦,谁改变
分担痛苦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痛苦力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靠脸吃饭等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正常人视交叉前间隙的MRI形态特征
正常人大脑皮层言语分区结构性不对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