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业为重点推进市场开放,是供给侧改革的首要问题

2016-03-23 15:40徐天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福林服务型新闻周刊

徐天

“我们服务业的市场开放,包括服务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

政策性、体制性的结构性矛盾。现有的某些政策体制仍然带有

鼓励工业和重化工的发展,抑制服务业发展的一些突出特征”

带着四份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参加了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65岁的迟福林始终为服务业市场的开放鼓与呼。

服务业市场的开放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服务业的开放目前还存在哪些障碍?国有企业如何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机遇进行转型?全国两会期间,迟福林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中国新闻周刊:在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你多次提到服务业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是个什么关系?

迟福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出发点,就是适应全社会的需求变化,提供有效的产品供给和制度供给。

全社会需求的变化在哪里?最重要的就是对服务型消费的需求在明显提升,如健康、养老,甚至包括制造业的服务化,都对服务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认为,能不能以服务业为重点来推进市场的开放,形成最大的市场空间,是供给侧改革的首要问题。

未来几年,我认为中国有三个大的趋势:第一个是中国制造有可能在“互联网+”下,由生产型制造开始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第二,我们的城镇化有可能从规模的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我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规模城镇化率有可能达到60%,人口城镇化率可能从现在的40%,提高到52%;第三,消费结构由物质性消费向服务型消费为主的转变。我估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服务型消费将由现在的不到40%提高到50%。

在此基础上,中改院曾经提出当前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六大任务:一是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二是以加快金融监管转型为重点的金融改革;三是以提升公共性为重点的财税体制改革;四是以着力解决雾霾为重点的环境治理转型与改革;五是以开放和“去行政化”为重点的教育结构调整与改革;六是由传统市场监管方式向市场治理创新的监管转型。

银行业务技能比赛,当前金融领域的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还较低。

我这次带来的4个提案,主要涉及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推动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第二,去产能的过程中,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第三,以金融监管为重点的政府监管体系的变革;第四,以居住证制度取代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服务业市场的开放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迟福林:服务业市场开放滞后是市场化改革的“突出短板”,我简要地概括为“三低一高”。

第一,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多年来,由于市场开放的重心主要在工业领域,现在工业部门的市场开放程度至少在80%以上,而服务部门50%左右的垄断格局尚未打破;

第二,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程度较低。比如我们现在的自贸区,应该说服务业开放是走在前面的,尤其是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开放方面走在了前列,但即使是上海自贸区,现在它所出台的负面清单122项,其中83项是服务贸易领域,也就是说对服务贸易的限制仍然较多;

第三,服务型水平低。以房地产为例,应当说房地产从规模上看已经到了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现在面临着规模房地产如何向服务型房地产的转型问题。如果我们的房地产能够以健康服务为重点,服务水平可以提高,就会大大提高房地产的使用价值;

第四,服务价格高。例如,2014年我国的宽带平均上网速度全球排在第75位,仅为韩国的15%。但是,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的3到5倍。

中国新闻周刊:这些问题,是否就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迟福林:我们服务业市场开放,包括服务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政策性、体制性的结构性矛盾。我总的看法是,现有的某些政策体制仍然带有鼓励工业和重化工的发展,抑制服务业发展的一些突出特征。

有的服务业领域还存在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有的领域还存在价格管制,无法公平竞争;有的领域市场准入机制不尽完善,如银行、证券、保险等,还存在不合理的经营范围限制;还有的领域对社会资本仍有限制,如教育、医疗、健康、文化等。

比如我们现在的土地,服务业用地跟工业用地至少差5到9倍,比如税收,营改增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以消费税为主体的税种现在还没有推出,这个对于我们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严重不相适应,所以走向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升级,面临着一系列的政策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和挑战,不解决这些矛盾,形成以服务业为主题的产业结构激发我们市场活力是比较困难的。

中国新闻周刊:同地同价的问题并不是第一年提出了,你认为地方政府应该如何改革?

迟福林:地方政府要转变发展理念。首先要改变做大GDP的思路。工业项目的GDP盘子大,服务业则不一样。另外,地方政府也要摆脱土地财政依赖。从根上扭转这个理念,改革才有可能进行。

中国新闻周刊:你刚才提到了自贸区。自贸区应该如何率先开放服务业?

迟福林:我对自贸区一直有自己的看法。

国家设立自贸区,和过去建立保税区有所不同,是为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开放的实践经验,推动国家对外开放和自由贸易进程,有利于我国实施自由贸易战略。

自贸区的发展,不是区域发展问题,更不是自身建设问题,而起着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的作用。自贸区在服务贸易的开放方面限制较多,优势尚未完全显现。我认为,自贸区应该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领域开放。

比如,金融领域可以率先试点。其次,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制造业服务化领域,以及适合中国老百姓消费升级的健康、教育、医疗、文化产业领域,也可以研究开放。

猜你喜欢
福林服务型新闻周刊
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的回溯与镜鉴
“人性化”服务型机器人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猪王
工信部副部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服务型制造
一枚小铜钿
欢喜冤家
美《新闻周刊》回归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