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月平 廖爱娣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91)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研究综述*
晏月平 廖爱娣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91)
流动人口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通过整理分析有关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文献,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提出相关展望与思考:促进社会融合的概念与指标体系的统一;流动人口中特殊群体的研究有待扩展;在户籍制度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之前,该如何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思考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最终归宿;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研究。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综述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从2000年的1.2亿增加到2010年的2.2亿,增幅达83%。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我国流动人口分别是2.11亿、2.21亿、2.3亿、2.36亿、2.45亿、2.53亿[1],已超出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在这一背景下,为解决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面临的问题,促进人口城镇化,促进流动人口管理和支持机制的完善及发展,以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学者针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展开多方面研究,文章通过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相关文献的整理评述,归纳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现状、结论以及不足,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社会融合的概念
其实,社会融合是一个外来词,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在其著作——《自杀论》中首次提出,并且认为较好的社会融合水平可以防止由社会原因而导致的自杀,但是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社会融合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诸多学科进行界定。田凯(1995)提出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再社会化过程。朱力认为融合与适应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同化,融合更加积极主动(朱立,2002)[2]。国内比较早定义社会融合的属任远、邬民乐,他们指出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任远,邬民乐,2006)[3]。杨菊华(2009)也指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周皓(2012)认为社会融合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他将其分为经济融合、文化适应、社会适应、结构融合和身份认同这五个维度,认为社会融合总是处在从适应到区隔融合再到融合这三个阶段中的某一点上,可见学术界目前对社会融合的概念尚未达到一致的共识。
(二)社会融合测量指标
社会融合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国内学者将其划分为三维、四维、五维等等,不同的学者拥有不同的定义与测量方法,虽有所差异,但差不多都涵盖了经济融合、文化融合、身份认同、心理融合这四个方面。将社会融合划分为两个维度的主要有:王毅杰(2010),社会交往与社会认同;三个维度的主要有:朱力(2002),经济、社会和心理或文化层面,郭良春(2005),价值观适应、社会生活适应、学习适应,悦中山、李树茁(2012),文化融合、社会经济融合、心理融合;四个维度的主要有:风笑天(2004),经济、心理、环境、生活,张文宏、王桂新(2008),心理、文化、身份、经济,杨菊华(2010),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同,张文宏(2013),认同融合、文化融合、网络融合、经济融合;五个维度的主要有:张文宏(家庭经济、日常生活、与当地居民的关系、生产劳动、社区认同),张继焦(2004),对城市生活的感受、经济生活、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恋爱婚姻);田凯(1995)将其划分为相对稳定的职业、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参与6个维度;杨黎源(2007)将其划分为风俗习惯、婚姻关系、工友关系、邻里关系、困难互助、社区管理、定居选择及安全感等8个方面[4]。可见,有关社会融合的测量指标做得越来越细、越来越成熟,但是理性思考不要被技术性所取代,指标不是目的,应该在指标体系的建构中,思考社会融合的最终方向。
(一)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困难、长期居留意愿研究
目前存在的大量文献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进行描述,由于户籍制度的屏蔽作用和流动人口自身的原因,流动人口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收入有限、具有不稳定性,被排除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住房以租赁为主、居住条件较差、主要聚居于城市边缘地带(雷敏等,2007)[5]。徐继红(2015)等通过对郑州实验区进行观察,发现:流动人口教育水平越高,社会融合程度越好;流动时间越长,社会融合水平越高;已婚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性更高;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指数随月收入水平的升高而增高[6]。但是也有学者(2015)指出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并不一定是融入某一个群体,而是和相似的群体建立联系;不是融入更高的阶层,而是与同类人融合[7]。在长期居留意愿上,绝大部分的流动人口有长期居留意愿,但受社会资本、心理认同感、经济融合(职业、就业身份、收入、住房)、社会参与、个体特征(年龄、受教育程度、本地滞留时间、户口性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杨政[8],2015;胡陈冲[9],2011;卢小君[10],2012;王朋岗[11],2015)而不是很理想。
(二)流动人口内部异质性研究
流动人口大军不再呈现统一的整体,内部出现了异化,流动人口存在着性别差异,(宋月萍、陶椰(2012),提出女性流动人口找工作所花费的时间要比男性短,但是找到高收入工作的概率要低于男性,存在“性别区隔”[12]。同时,有学者指出女性的社会融合程度要高于男性(陈湘满,2013)。但是,即使相同性别的劳动力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也将随着自身技能的差异而形成一种有差别的融合[13](谢桂华,2012)。流动人口内部的分化甚至与居住环境相关,居住在城市郊区聚居区的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比较高,对社会事务也更加积极,具有更高的社会融合度,但是居住于城郊区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则较低[14](罗仁朝,2008)。不同的户口类型的流动人口生存状态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再是一个均质的整体[15](胡陈冲 ,2011)。
(三)流动人口特殊人群
近年来对流动人口的研究越来越细化,从汉族到少数民族,从劳动年龄人口到流动妇女、流动儿童、流动老人,从农民工到新生代农民工。关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1000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经在数量上超过了世居少数民族[16],但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因为语言障碍、偏见、受教育水平低下,在就业上处于边缘化地位,在职业分布结构上处于低端 ,尚未能够行为融入[17]。有学者指出通过增强城市化发展,加大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状况促进其社会融合[18]。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庄曦[19](2013)指出首先存在着社会融合危机,“照看者”在流动儿童的文化认知发展中呈现功能性缺位;其次,流动儿童的同伴交流作为其消解文化障碍的有效途径呈现出了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最后,间断式社会环境中所蕴含的文化落差强化了该群体的“同一性混乱”心理危机,这种原因的造成与户籍制度、流动儿童个性心理、社会接纳、家庭环境的亲密度和适应性紧密相关(巩在暖[20],2010;白文飞[21],2009;卓然[22],2015)。周皓[23](2012)表示这是因为社会融合不仅具有代际的传承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针对农民工群体,现存的文献主要进行实证研究,由于农民工群体整体受教育程度低,农民工社会融合程度不高,与当地居民处于一种隔离状况[24](杨绪松,2006)。对于新生代流动人口,这一新生流动群体的社会融入度高,但是融合质量有待提高,虽然依旧受制度因素、个人因素、经济因素影响,但是经济因素不再是影响其社会融入的最主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新生代流动人口的个人因素(曾祥明[25],2015;余运江[26],2012)。关于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研究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流动老人在流动人口大军中所占比例较低,不是流动人口的主体;另一方面,由于流动老人已经完成了生命过程中的生育阶段、就业阶段以及受教育阶段,因而被作为没有特殊问题的一类人而受忽略[27](孟向京,姜向群,宋健等,2004)。有少量文献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合进行分析,主要集中在对流动老人的定义,流动老人迁移的目的、特点,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孟向京[26](2004)指出老年人口流动主要以家庭团聚、为子女照料家务为目的,将流动老人定义为没有办理户口迁移,居住在外地的60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人口。宋健(2005)在文章中指出:在进行中国流动迁移老年人口研究时,要特别注意在中国户籍制度影响下的老年人性质、流动迁移动机以及流动迁移政策等自身特色[28]。
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因素,根据现存的文献可以大致分为经济因素、社会排斥因素、社会资本因素、人力资本因素。钱正荣[29](2010)指出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流入地政府的本位主义、流入地户籍人口的偏见和歧视、流动人口自身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都有可能使流动人口陷入尴尬的处境。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基础是经济因素,社会融合呈现出渐进性,从经济融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同慢慢递进[30]。但是陈湘满、翟晓叶通过运用O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因素不再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流动人口年龄、受教育水平、社会公共政策等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对于户籍制度和建立在户籍之上的各种制度构成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性障碍,学术界对此已基本形成共识。虽然经济因素、社会资本、人力资本都将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但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对其有根本性的影响(任远[31],2006)。除了户籍排斥制度,还有城镇人口态度,虽然随着政府的宣传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从宏观角度来看,对流动人口持认可和接纳态度,但是在日常交往中依旧疏远甚至排斥(宋月萍,2012)。任远 ,陶力[32](2012)认为流动人口本地化的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具有很大的影响,提倡在户籍制度改革未完成之前重视社会机制的作用,从社会参与、社会信任以及社会交往三个维度来促进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融合。悦中山、李树茁(2011)研究发现,市民非亲属关系对农民工的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均有显著的、不可替代的正向影响,但对社会经济融合的影响有限,“农民工—市民网络”对社会融合各维度的不均衡作用有可能导致农民工长期陷入城市社会底层[33]。造成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分为教育和工作经验,后者又包括总的工作经验和流动后积累的工作经验两部分。流动人口在初期虽然都会处于劣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高技能者的收入将会追上本地劳动力,而低技能者的劣势却无法改变(谢桂华,2012)[13],人力资本回报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和加薪升职。
对于流动人口管理的研究,部分文献从政府的高度、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将流动人口视为洪水猛兽,主要是对其进行管理、控制。郭秀云(2008)将风险社会与人口流动结合在一起,认为流动人口因为缺乏在城市的原始积累,生存状态不体面,对城市社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可能成为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现实因素[34]。还有许多文献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将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分为三种,防范型管理模式、综合型管理模式、福利型管理模式[35]。同时,现存文献对流动人口管理进行研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政策法规方面;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机制方面;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内容方面(张瑞[36],2013)。肖周燕(2009)指出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在综合考虑管理体制改革成本的前提下,多个利益相关者根据自身的约束条件进行选择并相互博弈,尤其是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37]。任泽涛指出(2011)可以通过创立“和谐促进会”第三方组织,消除族群矛盾,实现社会融合目标[38]。具体工作的开展,要坚持“公平公正”的理念,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强多元治理主体结合[38]。
通过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相关文献的整理,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已经存在大批有价值的文献,研究范围和角度非常广泛,但是还有几点值得展望与思考。
(一)社会融合的概念及测量指标尚未形成一致标准
有关社会融合的概念与测量体系,学术界尚未形成经过验证并得到一致认可的标准。目前有关社会融合的测量指标有二维、三维、四维、五维,甚至八维,测量维度不一,有些测量维度过大,不够详细,有的测量维度又过多,显得太复杂。有必要对社会融合的概念与测量标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二)流动人口中特殊群体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扩展
在已有文献综述和评议的工作基础上,发现目前对流动人口的研究主体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农民工群体)与随迁儿童等群体,对老年流动人口的研究甚少,更缺乏关于流动老人在社会适应方面的理论性与实证性研究。作为弱势群体的流动老人,提升其生存发展水平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对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探索研究,进而扩大社会融入理论的研究对象,检验和补充现有的社会融入理论对维度和指标的建构,进一步完善社会融入理论,丰富流动人口以及老年社会学理论。可以说,中国流动老人问题尚属新课题,也将对我国公共服务政策、社会福利制度设计提出新的挑战。
(三)户籍制度改变之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目前学术界对户籍制度是造成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的根本原因已经达成了一致的认识,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在户籍制度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之前,如何去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也是需要学术界思考的问题。虽已经有学者提及,但是相关的措施和建议不够完善,仍需深究。
(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最终归宿
很多文献都在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状况、特点,思考从哪几个方面测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程度,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目前存在的困难以及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差异性、该如何进行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但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最终方向是什么?最终是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理想状况?有关这种思考的定性研究比较少,在测量技术、工具、方法越来越先进的时代,有关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价值思考不该少。
(五)有关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研究的展望与思考
在有关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研究中,现存文献主要是通过分析现有政策、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进行研究,研究模式单一,而且主要是从定性角度出发,未来的研究首先可以通过对流动人口管理与体系进行定量研究,对管理与服务体系进行成本分析。其次,流动人口不再是一个同质化的群体,因此对流动人口特殊群体的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目前主要集中在对整体流动人口或者劳动年龄人口或农民工管理研究,可以加强对流动妇女、流动儿童、流动老人、流动少数民族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最后,研究者都有提到要制定公平公正的政策,但是政策的具体化操作却未提及,这一方面值得深究。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2015[R].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朱立,陈如.城市新移民——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报告[R].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61-62.
[3]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03:87-94.
[4]周皓.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12(3):27-37.
[5]雷敏,张子珩,杨莉.流动人口的居住状态与社会融合[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31-34.
[6]徐继红,倪士光,张辉 .郑州市实验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特点分析[J].人口与社会,2015(1):53-61.
[7]刘娜.融入新阶层还是适应新生活——对农村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新探索[J].北京社会科学,2015(7):61-67.
[8]杨政,罗雅楠.北京市乡城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研究[J].人口与社会,2015(1):69-80.
[9]胡陈冲,朱宇,林李月,等.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一项在福建省的问卷调查[J].人口与发展,2011(3):2-10.
[10]卢小君,王丽丽,赵东霞.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对其居留意愿的影响分析——以大连市为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2-37.
[11]王朋岗.社会融合视角下新疆跨省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研究——新疆、北京和广东的比较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5(2):66-71.
[12]宋月萍 ,陶椰.融入与接纳:互动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实证研究[J].人口研究,2012(3):38-49.
[13]谢桂华.中国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回报与社会融合[J].中国社会科学,2012(4):103-124,207.
[14]罗仁朝 ,王德.上海市流动人口不同聚居形态及其社会融合差异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8(6):92-99.
[15]胡陈冲,林李月,朱宇.不同户口类型流动人口城市生存状态的差异[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7-20,25.
[16]马冬梅,李吉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障碍与对策[J].广西民族研究,2013(2):15-21.
[17]肖昕茹 .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60-65.
[18]古丽妮尕尔・居来提,董晔.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0):118-124.
[19]庄曦.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问题及路径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5):140-146.
[20]巩在暖,刘永功.农村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3):82-87.
[21]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18-25.
[22]卓然,葛鲁嘉 .家庭环境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社会科学战线,2015(10):271-274.
[23]周皓.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代际传承[J].中国人口科学,2012(1):70-81,112.
[24]杨绪松,靳小怡,肖群鹰,等.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政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12):18-26.
[25]曾祥明,李文珂,卢现伟.外省市来京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119-124.
[26]余运江,高向东,郭庆.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基于上海的调查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2 (1):57-64.
[27]孟向京,姜向群,宋健,等.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口特征及成因分析[J].人口研究,2004(6):53-59.
[28]宋健.流迁老年人口研究:国外文献评述[J].人口学刊,2005(1):28-32.
[29]钱正荣.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2):39-42.
[30]杨菊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0 (2):64-70.
[31]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87-94.
[32]任远,陶力.本地化的社会资本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人口研究,2012(5):47-57.
[33]悦中山,李树茁,靳小怡,等.从“先赋”到“后致”: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J].社会,2011(6):130-152.
[34]郭秀云.风险社会理论与城市公共安全——基于人口流迁与社会融合视角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8(11):6-11.
[35]傅崇辉.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回顾与思考——以深圳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8(5):81-86,96.
[36]张瑞.中国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3(2):32-38.
[37]肖周燕 ,郭开军,尹德挺.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机制及路径选择[J].人口研究,2009(6):94-101.
[38]任泽涛.社会融合组织服务管理流动人口的慈溪经验[J].社团管理研究,2011(9):11-14.
(责任编辑:张 蕾)
Social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Urban China:A Literature Review
YAN Yueping LIAO Aidi
(School of Development Studie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91,China)
In recent years,floating population has go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With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lated prospects and thoughts on the study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urban China:the concept and index system of social integration should be standardized;the research of special group in floating population needs to be extended;how to promote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before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not been fundamentally changed;what is the final destination of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and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research of floating popul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loating population;social integration;review
C922.2
A
1004-342(2016)04-15-06
2016-04-11
云南省人口学学科建设项目“云南省流动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XKJS201420)阶段性成果。
晏月平(1972-),女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廖爱娣(1991-),女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