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消费思想及启示

2016-03-23 20:39
关键词:异化

徐 平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消费思想及启示

徐平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理论的论述包含劳动异化、需求异化、消费异化三个方面含义。消费主义文化风靡全球的今天,这种消费异化再次凸显并主要表现为过于追求商品符号价值的虚假消费、深陷广告效应的盲目性消费、凸显个性差异的夸示性消费和追求潮流认可的时尚消费。为此,人们应当培育理性消费意识、树立适度消费理念、遵照责任消费要求、践行可持续消费行为的生态消费新模式。

[关键词]异化;异化消费;生态消费

异化反映主客体间的一种关系,即主体创造出客体,客体作为从属于主体的存在却独立于主体,成为控制、支配主体的一种力量,这种主客体间被颠倒的关系就是异化。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消费行为作为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手段,也背离其本真意义而成为外在于人之需要的异化活动,消费行为发生了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分析对象,阐释了异化消费思想。

一、异化消费的理论反思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核心,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阐述是建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全面异化这一事实之上的,指出资本主义异化消费从劳动异化经过需要异化导致消费异化的三个环节:劳动异化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需要异化使人的活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使需要不再是人的需要;消费异化导致人类生活领域的全面异化,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进而引发社会性的生态危机。

(一)劳动异化

劳动异化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核心。《手稿》指出,劳动是体现人的类本质的对象性活动,人在劳动中实现自身价值,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外化表现为异化,劳动产品也失去满足人需要的属性成为独立于人之外的异化存在物,人在异化中丧失自我,人的“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1]55。劳动异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自然界是人类加工改造的对象,人们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力交换,劳动异化却极大刺激了人类需求的无限欲望,从自然界中获取最大限度的物质资料成为人类实践的最终目的,“对象的生产表现为对象的丧失,转归异己力量、异己的人所有”[1]64。科技水平的提高不再是人类本质的确证,而是成为进一步控制自然的手段,人成为利用技术控制自然的纯粹主体,自然成为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1]53。劳动异化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人成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的主宰,自然成为满足人类消费欲望的客观存在,征服与占有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与桥梁。

(二)需要异化

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分为动物性需要(即满足人生理需求的需要)和人的本质性需要(即人自由自主活动的精神需要),异化劳动使人的需要降低为满足人的生理性需求的动物性需要。“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人类需要的满足从生产消费领域转向仅仅满足于生理需求的物质消费领域,马克思指出人们“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1]55。异化劳动使得人的生产活动变成仅仅是满足人类物质性需求的动物性生产,持续满足人的消费欲望并不断探求新的消费增长点成为生产的首要目的。需要由人们生活的本质性需求变成工业资本家市场逐利的工具,挖掘人的消费潜力与消费新需求成为生产经营者关心的首要问题,这种需要的工具化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新产品的好奇心、消费品数量的几何数增加以及商品更新的日新月异,“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满足”[1]120。人们无尽的消费欲望以及无穷的消费需求使得人类从自然界中攫取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需求通过对人们消费的控制加剧了对自然的掠夺,这种需求无限扩张趋势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三)消费异化

劳动异化、需要异化导致人们对劳动产品的崇拜,进而引起消费异化。这种消费异化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消费异化的结果使得劳动与消费相分离。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确证,但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异化割裂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联系,使人的生活发生分裂,消费中的劳动意义不复存在,消费变成了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1]55。异化消费只是为了满足人们无尽的消费欲望,与人的本质无关。其次,消费异化的本质是人的自我异化。人们通过消费欲望的不断实现寻回迷失的自己,通过对消费品的无限占有弥补在生产生活中的疲劳与空虚。《手稿》指出,消费品只有“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1]85。正是通过这种“占有—消费—占有”的消费模式来确证自己的价值存在,消费异化使人们从“物的异化”走向“自我异化”。最后,消费异化以对物的无限占有为目标。在异化消费社会,财富作为人异己的力量凌驾于人之上,财富消费的多少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这种异化消费强化了物的支配范围,使人沦落为物的奴隶。“人的蔑视,表现为狂妄放肆,表现为对那可以勉强维持成百人生活的东西的任意糟踏,又表现为一种卑鄙的幻觉,即仿佛他的无节制的挥霍浪费和放纵无度的非生产性消费决定着别人的劳动,从而决定着别人的生存:他把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仅仅看作自己无度的要求、自己突发的怪想和任意的奇想的实现。”[1]130

二、异化消费的当代映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以及新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西方消费主义文化风靡全球,以致占据消费领域的话语霸权地位,马克思在《手稿》中所阐述的异化消费问题再次突显在人们面前,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商品符号价值的虚假消费、深陷广告效应的盲目性消费、凸显个性差异的夸示性消费和追求潮流认可的时尚性消费。

(一)追求符号价值的虚假消费

商品生产应当以人们对商品的使用价值需求为导向,商品消费也应以商品质量及使用为目标。由于商品生产过剩导致产品供过于求,商品消费的象征意义取代其使用价值成为人们消费追求的首要目标,消费品成为体现某种社会意义的符号存在,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再局限于它的使用价值,而是隐含在商品中所彰显的社会意义。早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商品拜物教”产生的现实根源,“经济学家们把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受这些关系支配的物所获得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它把社会关系作为物的内在规定归之于物,从而使物神秘化”[2]202。比如服装的使用在于遮体与御寒,但如今这一原本的使用价值早已微不足道,人们更多的是考虑服装所代表的能够凸显自己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社会意义,并通过这种社会符号意义的公共认可确证自己的价值性存在,这种“价值体现”是通过隐含在服装商品中的符号价值消费来实现的。人在消费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并不是透过物品法则的利益等个体功能,而是这种透过符号法则的交换、沟通、价值分配等即社会性功能”[3]69,正是通过对商品符号价值的占有来证实与其它阶层的同一性或差异性来获得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定位,以彰显自身的社会身份与地位。

(二)深陷广告效应的盲目性消费

当代消费社会下,广告作为信息传播媒介不仅向社会进行信息宣传,同时也是制造社会时尚的手段和衡量消费品符号价值的尺度。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宣传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颜六色的海报点缀着大街小巷的墙面,神态迥异的影星歌星摆着各种pose不时打断影视节目向人们推广各种商品,网络广告更是无孔不入,“广告被数千家电视台播放,在飞机后面拖着,在广告牌上和体育场里粘贴着,以及通过卫星传播到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它们被贴在滑雪坡上支撑滑车的柱子上,悬挂在电视播放的游行和节日彩旗上,用电讯设备传送到教室或医生的办公室里,编排放在故事片的情节中,以及缝在男童子军的荣誉勋章上或职业运动员的运动衣上”[4]85,整个社会构成广告的海洋。广告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引诱消费者去购买被商家生产出来、消费者又并非急需的商品,它通过对商品的夸赞、对服务的承诺来诱导消费者:对于脱发者,广告承诺它的洗发膏可以给你一头亮丽的黑发;对于黑肤者,广告承诺它的增白霜会还你一副白嫩的面孔;对于肥胖者,广告承诺它的减肥药会交付你一个苗条的身躯;还有各种神奇的丰胸药、健脑丸、化妆品等等,广告世界就是一个充满神奇而又无所不能的魔法世界。另外,广告宣传也因明星代言增添几分亲和力。这种明星代言的心理暗示就是如果我们购买了这一商品,我们就和明星共饮相同的饮品、同穿相同品牌的服饰。一句话,我们就会像明星一样获得些许的公众认可。广告就是不断告诉你“应该需要什么”,也暗示了“如果不这样你又会失去什么”,广告宣传实质上就是在制造消费者的需求幻觉,通过制造这种虚幻镜像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产品利润。

(三)凸显个性差异的夸示性消费

随着商品消费从使用价值转向内涵在商品中所表征社会意义的符号价值,消费目的也从满足需要的消费转向夸示性消费。“夸示性消费”是指以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为载体,以消费品表征的符号意义为内容,通过追求或区别于另一身份以凸显自身价值的存在为目的,以引起别人对自己认可或羡慕的一种消费心理模式。现代社会中,在一些公共场所诸如公园、酒店、商场、舞会等,通过华丽的外表吸引旁人羡慕的目光,可以用掉所有的积蓄购买一个香奈儿皮包,这一皮包的存在就是自身价值最好的证明,哪怕身上毫无分文。夸示性消费的基本特征是浪费,因为“要提高消费者的美誉,就必须进行非必需品的消费。要追求名望,就必须浪费。除非与衣食无着的赤贫者相比,否则,徒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是带不来荣誉的”[5]68。

(四)追寻潮流认可的时尚性消费

广告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制造时尚”,即通过漠视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对它所赋予的社会意义进行极力推崇与张扬来实现的。人们在广告面前更加关注商品所代表的符号意义,时尚成为消费者判断是否购买以及购买什么产品的主要尺度,成为判断商品“美”与“丑”的价值尺度,甚至构成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使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及对自身的“救赎”不再寄托给未来,而是对当前被公众认可的“时尚”的满足。时尚本质上是广告商制造出来“美”的代表符号,但并非“美”本身,变动不定是时尚的显著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美的符号会被另一种新的符号所代替,当时最时髦的连衣裙被当前所流行的鱼尾裙取代,而刚刚流行起来的鱼尾裙又立刻让位于后来的牛仔裙。时尚的社会功能就是通过时尚的变迁使人们的眼球不局限于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关注,而是追求更符合潮流的新商品,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者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消费者则通过持续消费获得心理满足,结果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生态危机的加剧,给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压力。

三、生态消费的行为养成

克服异化消费行为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培养生态消费新模式。生态消费是相对于异化消费而言的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它以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为基本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首要原则,以遵循生态系统运行规律、消费水平与物质生产和生态恢复能力相协调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消费行为,在消费层次上要求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在消费模式上要求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具有全面性、适度性、协调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等特点。生态消费观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培育理性消费意识

理性消费要求消费者以自己的真实需求为目标,自觉抵制各种符号意义消费的诱惑,准确断定自己是否消费以及作何种消费,在综合衡量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及后果给予恰当的预测,坚持理性消费而不盲从,创新低碳消费新模式的消费意识。避免过于彰显个性差异的求异消费、过于凸显个人价值的过度消费、过于跟随时尚潮流的攀比消费,克服虚假消费带来的一系列偏激心理。它要求在消费过程中将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人类需求与社会供给、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等方面共置于一个有机统一体中的科学消费模式。

(二)树立适度消费理念

适度消费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人类的消费需求要以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限度,以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为限度,将消费维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适度消费要求人们的消费观念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前提,既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不超越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培育健康科学的消费理念。

(三)遵照责任消费要求

消费作为一种群体性的社会行为,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消费者在享受劳动成果、行使消费权利的同时,更要履行自己为自然、为社会、为他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坚持公平消费,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既不能将自身的消费建立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也不能对他人、对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的消费水平构成威胁,彻底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对于自然界掠夺式开发的恶果恩格斯早就告诫过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6]157

(四)践行持续消费行为

异化消费是一种线性生产模式,它只关注当代人的消费需求,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开发为前提,自然界被视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最终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对人类自身及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消费主要强调代内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消费需求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同时也包括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储备与再生能力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将当今的需求与今后的需求、当代人的需求与后代人的需求有机统一起来。

生态消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克服异化消费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消费方式,通过培育人们科学健康的消费理念,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加速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罗刚,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前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作者简介]徐平(198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生态文明。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理论自信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与安徽生态强省战略研究”(SK2015A682);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大学生生态素养教育研究”(IFQE 201327)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网络交往异化现象的哲学反思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语音输入法,会异化新闻文本吗?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由“意义治疗”到“存有的治疗”——林安梧关于异化问题之崭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