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明炉火纯青的演艺生涯

2016-03-22 04:58王荣声
文史月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品

王荣声

赵克明,西安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知名表演艺术家、导演,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前播明村人;于我而言,则是一个长期游离于熟悉和陌生之间的、略带几分神秘色彩的“名字”而已。

熟悉,是因为他是母亲的表弟,童年时家中的相框里就有他的一张帅气童年照,母亲叫他“康子”,我称他“康舅”。陌生,则因不知他后来在战乱中流落何方,更不知“康舅”就是赵克明。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郭达、蔡明的小品频频亮相,人们逐渐注意到了小品背后的导演“赵克明”这个人。那么他是如何投身演艺界?又如何造就了日后的辉煌?

孤苦漂泊,绝处逢“生”

1933年,赵克明出生在忻府区的前播明村。他童年孤苦辛酸,其父赵栋,毕业于山西大学采矿专业,曾在克难坡阎锡山的省府视察委员会任秘书,常年在外奔波。从记事起,家里只有多病的母亲与他相依为命。1942年,母子辗转与在克难坡的父亲相聚,他就读于克难小学。返回太原后,父亲离开了省府视察委员会,去西北实业公司太原炼钢厂当厂长秘书。

然而,不幸接踵而至。早年曾患肺结核的父亲,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不久离世。母亲不堪打击,在父亲去世仅58天后,撒手人寰!不到14岁的赵克明,瞬间成了痛失双亲的孤儿。

1949年,北平解放。刚成立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面向华北地区招生,他立即报名并被录取。“革大”全新的生活,使他感到无比的新奇、兴奋和踏实,“真的像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给了他“第二次新生”。在“革大”,赵克明第一批加入了青年团。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北干部大队。不久,又被分配到陕南大队。当时,陕南仍被胡宗南的部队掌控,陕南区党委等党、政、军机构均设在湖北郧阳(今十堰市)。他随队在秦岭巴山之间跋涉,最终抵达豫陕鄂边区的郧阳。在那里,他被分到陕南党委宣传队。解放陕南的号角吹响后,又随部队直指汉中。1950年元旦前夕,陕南全境解放,他和宣传队的同志直奔街头,载歌载舞,同汉中人民共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元旦。

赵克明从1949年8月离开北京,到1950年元旦抵达汉中,四个多月时间,跋山涉水徒步行军5800多里,并迂回于陕鄂之间,简直像一次小长征。个中艰难险阻,绝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120多个酸甜苦辣的日日夜夜,对一个尚不满17岁的未成年人来说,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严酷的磨炼和考验。

如果说,华北革命大学的半年是赵克明经历的一次思想升华,给他指明了人生方向的话,120天的长途跋涉则更多的一次胼手胝足的肉体磨炼,是一次百炼成钢的熔炉煅化。正是这种“心”与“身”的双重锻造,使赵克明从青少年时期始,练就了一种坚忍不拔、一往无前、攻坚克难的韧劲。

赵克明曾写过如下一段话表述自己内心的感受:“这120多个日日夜夜,是我青春时期一次刻骨铭心的历练,是一次让我脱胎换骨的磨练,是一次对我意志力的难得的考验,这第一份人生财富,使我终身受益,永远难忘。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再苦再累再难再凶险的事对我来说全不在话下。”这是他发自内心的“真言”。

舞台春秋,大放异彩

有人说,人生一大幸事是“兴趣与事业的一致。” 赵克明即是有幸享受这一“幸事”的幸运儿。

他从小喜欢看戏、演戏;舞台对他来说,似乎是一个天设地造、威力无穷的巨大磁场,吸引着他的分分秒秒,以致到了“痴迷”的程度。10来岁在克难坡上小学时,蒲剧演出场场必看,回到家里还要拿根树枝,演上一阵。学校禁止学生学唱戏,他不死心,偷偷见了文艺老师,表演了劈叉、翻跟头的“功夫”。虽然初次“逐梦”成空,但他不离不弃、初衷依旧。在郧阳分配工作时,因为他爱演戏,被分配到陕南党委宣传队(汉中歌舞团前身)。起初队里让他学拉二胡,他满腹怨言;碰巧有一个叫鲁日融的同龄人,喜欢二胡,却分到了演员组,情绪也不高。组织上把他俩对调,结果各得其所,各乐其业,他的演艺生涯迈开了最初的一步。

1951年,文工团选派赵克明、鲁日融到西北艺术学院(西安美院和西安音乐学院的前身)学习。在戏剧系,他系统学习了表演知识以及戏剧、音乐舞蹈等基础理论和形体技能,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使他如同插上了一双飞向蓝天的翅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西北人民话剧团(即今西安话剧院),从此与话剧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他仅20岁。

兴趣,仅仅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起点;在漫长的艰难创业征程中,更需要的是韧性与悟性。赵克明的难能可贵之处,恰恰就在于他在自己从小钟情的舞台上,把韧性与悟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最初的起步无疑是艰难的。他扮演的是跑龙套的小角色,演出之余,还需外出组织观众;他曾在大年初一到大街上摆地摊卖票,被警察轰来轰去。但是,对戏剧的“着迷劲儿”,使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实践的机会”,倾全力演好每一个角色,并且在有限的时空里,想法“搞点名堂”。这使他的演出经验和表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演小角色到逐渐挑起了大梁。1953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8年起,他一直担任剧团演员队长,并任剧院院务会议成员和艺委会委员;到1965年,他在26部戏中扮演了28个角色,包括正、反、老、少、文、武各类人物。三年困难时期,他因肝炎、风湿热两次住院,有人甚至认为他“活不长了”,但是他献身演艺事业的“心劲”没有散,仍在苦苦探索,自己戏称之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幽默中的那股坚持不懈的执拗,跃然纸上。正是这股“奔向既定目标”的韧劲,把他锻炼得“戏路子宽、可塑性强”。

十年浩劫的心灵创伤,常引发他的“阵阵隐痛”;也促使他深入思考探索、继续攀登。他要在“艺术的创作中,倾诉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在难以抑制的表演、创作冲动中,奔向“炉火纯青”。“四人帮”垮台后,赵克明终于迎来了自己演艺生涯的明媚春天,步入了“从艺以来扮演主要角色最多、获奖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时期”。

他扮演的主角,色彩纷呈,大放异彩。《西安事变》是西安话剧院精心创作、演出的一部大型史诗话剧,是该院历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剧中赵克明扮演的蒋介石,避免简单肤浅的公式化套路,着意从有城府、有韬略的政客来表现,让观众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该剧的演出,是被压抑了多年的创作激情的大爆发,创下了西安话剧舞台上几十年从未出现过的一票难求的空前盛况。1978年12月,剧组调往北京,先后参加了庆祝毛泽东同志诞辰85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周年的演出。1979年元旦,央视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三周年向全国进行了电视直播,得到了中央领导、北京同行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习仲勋亲自观看,上台慰问演员,并和演职人员亲切握手。在演出前苏联著名剧作家万比洛夫的《外省轶事》时,赵克明扮演的是一家小旅馆的经理卡洛申。他把握人物心理独具匠心,挥洒自如、淋漓尽致而又恰到好处的表演,在观众心灵中同样产生了较强震撼。在陕西师大演出谢幕时,师生们热情鼓掌长达十五分钟之久。《艰难时事》中的基辛格,是赵克明在话剧舞台上扮演的最后一个角色,也是他最满意的角色之一。原本基辛格是由甘肃省话剧院的一位演员扮演的,1993年到江苏一带巡回演出时,原扮演者因事不能参加,临时邀他顶替。从接受任务到演出,他只有两天半的排练时间。但在上海、南京等地,只要“基辛格”一出场,观众“像、像、像”的赞叹声就响成一片。观众对演员从形似到神似的认可,使他感到了“极大的”“极其难得”的“创作上的愉快”,这“是许多老演员演好一个角色后,都会有的那种美妙的感觉”。几十年来,赵克明演了60多部戏,扮演了70多个角色,观众的评价是:“每个角色都有新的创造”。

从1984年开始,赵克明又涉足影视。第一次在电视剧《晚秋的旋律》中扮演男主角黄甫教授,受到广大观众和同行的好评,被认为是陕西多年来电视剧中最好的一部。此后,在《罄声悠悠》《杨家将》等诸多电视剧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他还参加了电影《阿龙浴血记》等的拍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古稀之年,竟然勇气十足地扮演了国内首部科幻少儿动画电视剧《快乐星球》及电影《快乐星球大营救》中的老顽童爷爷,整整十年,角色不变,已拍五部,每部五十集,成为《快乐星球》的标志性人物。2013年10月,在拍摄《快乐星球大营救》时,有一段台词,约400字,需老顽童爷爷一口气说下来,这对于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来说,简直近乎“苛求”!可录制当天,赵克明硬是在三分多钟内,一字不差地说了下来,在场人员激动得热烈鼓掌,导演伸出大拇指由衷地赞叹:“老演员,宝刀不老!”其实,赵克明再聪颖,也免不了“老来忘事”这“铁律”。出色的表演,是他幕后苦练的结果。在此剧停机期间,他利用每天两次到公园锻炼身体的机会,边走边“念念有词”,那些台词至少在他心里翻腾了五六百遍,怎能不烂熟于心?!赵克明说:“导演说我宝刀不老,岂不知这‘不老’是我用心、动脑、练嘴换来的,勤能补拙啊。”

从演员到导演的跨越

1984年,面对话剧市场的萧条局面,赵克明不甘寂寞,与继任演员队长郭达商量后,决定精心打造学员们自己编写的《产房门前》等八个小品,在剧场推出一台“笑的晚会”。观众反应非常热烈。1986年,在陕西省第一届喜剧小品比赛中,他们的《产房门前》《买菜》《小贩与外宾》《十字街头》分获第一、二、三等奖。陕西首开全国在电视上举办小品比赛之先河,赵克明功不可没。1987年,《产房门前》走进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好评如潮,一夜之间,陕西方言走进千家万户。有评论把《产房门前》誉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央视《综艺大观》栏目隔周播出,每期要有一个小品作为压轴戏。一炮走红的赵克明成为首选的小品导演。随着《婚姻变奏曲》《春女》等的相继成功,他在央视执导各类晚会上的各类小品,一发不可收拾。从1989年到1995年,他大部分时光在央视度过,执导的小品超过一百个。有一次,甚至发生演员追着导演排练的事。1992年的一期《综艺大观》中,有郭达、侯跃华演出的小品《西部故事》,赵克明当时正在江西巡回演出。央视就让郭、侯飞赴南昌,追着导演排演。赵克明只好白天和他们边改剧本、边排练,晚上自己参加剧院演出。由赵克明导演,郭达、蔡明演出的《哈罗,黄土坡》《小贩与外宾》,还走出国门,慰问驻外使馆人员和援外技术人员,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他导演的《打扑克》,获得了当年春节晚会最受观众喜爱的语言类节目一等奖。在此期间,他还在一些大型晚会上,给一些大腕艺术家导演小品,如吕奇、李仁堂、陈颖和王玉梅等。

正是由于赵克明在央视全力以赴地埋头工作,1993年,央视三套《银屏荟萃》栏目专门为他制作并播出《赵克明导演小品专辑》,共三集。每集包括对他的采访和三个小品。在小品导演中,能在央视获此殊荣者寥若晨星,赵克明得到的远非“认可”二字所能涵盖。

“悟性”中的潇洒

事业中的成功者,除了“韧性”之外,“悟性”更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赵克明既有“韧性”,更有“悟性”。

他从小聪慧机灵,记忆力、理解力很强。在汉中“红星文艺工作团”时期,有一位姓高的团长,演技出色,但好忘词。每到演出,赵克明负责提词。但他提词从不带剧本,因为每部戏的台词“全都背下来了”。团里派他去西北文艺工作团学习舞蹈,半年时间就学会了藏族舞、蒙族舞、维吾尔族舞、解放军欢乐舞、俄罗斯舞和一个独舞。回团后,很快担任了舞蹈组组长。在西北艺术学院学习的几年中,无论排演眉户剧还是毕业汇报演出,他都是主要角色之一。

他是学习与实践的“有心人”。赵克明的成功,与他强烈的求知欲望密不可分。他非常看重演员的文化积淀。觉得演员除了基本功和表演技巧之外,“有多深的文化积淀,就会有多高的表演水平”。他语重心长、不无针对性地告诫青年演员:“一定要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多读书、读好书,积累知识,这样才会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水平、有文化的表演艺术家,否则,演一辈子戏也只能是一个‘匠人’。”

学习的目的贵在践行。在演艺生涯中,他认真实践前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体系,注重生活的体验和积累,深信“没有生活的艺术无异于闭门造车”。他按照体验派的艺术要求,“从自我出发走向角色”,在舞台上创造生活幻觉,再现生活的真实。所以,每扮演一个角色,他都要认真分析剧本、人物,借助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展开艺术想象,从角色种子、贯穿动作到人物的外形设计、语言处理,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而后才登台亮相。他认为,演员“自身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材料和艺术品本身”。正是由于他既重视“创作者”的权利,更珍惜“艺术品”的价值,才有舞台上的独领风骚。他扮演的角色“五花八门”,戏称自己是“杂家”,因为他领悟到演员不能靠“自己的本色以不变应万变”,而必须“过河拆桥”“重打锣鼓另开张”,才会有舞台上的“俏、巧、奇、丑、怪”,样样出彩。

表演艺术,剧中人物的观赏性、趣味性颇为重要,即要有所谓“看点”。对如何打造“看点”,赵克明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感悟。他认为修改剧本是小品导演的第一项工作,追求的是“真情雅趣”。“真情”,是遵循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原则,绝不“搞一些神乎其神的、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给观众看”,也不能为了剧场效果或片面追求趣味,“搞一些和生活常识不协调的东西”。“雅趣”,则坚持“粗俗、庸俗、低俗、不道德、不健康的东西不能进入作品”,剧场效果必须根据剧情冲突、人物性格,“使笑料很自然地在合乎逻辑的、符合人物身份的前提下出现”,做到“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

赵克明是一个埋头工作、善于思考的人,悲喜交集的多彩人生也把他锻造成一个开朗豁达、淡泊名利、自信而潇洒的“快乐人”。他从不讳言,自己“是靠小角色起家的”,但他坚持“一辈子演戏不偷懒”,这是他成功、升华的真谛。他也有过困惑,如有人对他在《巍巍昆仑》中扮演的蒋介石说三道四,但他坚信这是他在陕西省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改写的,是真实的再现,而非主观的臆想,照样从容演出。他把这一过程看作是人生“一次逆境中的磨练”。他说,“对艺术的看法有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个演员,听到赞扬不要忘乎所以,听到批评,尤其是特别尖锐的批评,除虚怀若谷外还要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不要乱了阵脚。总之,把自己锤炼得坚韧皮实点,这对演戏和做人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掏心掏肺的话,对后来者,是重要的启迪。

名利诱使许多人为之倾倒,也使许多人因之毁灭。赵克明虽然“演戏成瘾”,对名利却看得很淡。作为小品的知名导演,他常常投入百分之六七十的精力修改剧本,有的甚至不得不重新构思每一句台词,但他从不挂名。在央视工作的六七年间,他“低调为人处事,不摆谱、不张扬”。他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自然让同行佩服,而他的那种超然名利的风范,也令人油然产生发自内心的敬佩。赵克明用十六字总结自己的健康秘诀:“粗茶淡饭,坚持锻炼,心态调好,名利看淡。”

1994年,《喜剧世界》第七期有一篇赵丽萍的评论,题目是《他从小品背后走来——记著名小品导演赵克明》,文末作者写道:“我仰慕赵克明的成功,欣赏赵克明的才华,更钦佩他不为名利所累的那份潇洒、那份坦坦荡荡。”

猜你喜欢
小品
草虫小品
《临宋人小品》
世相小品
呼唤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