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周
中国是在多边贸易体系开始失去动力之时加入该体系的。WTO原动力之式微,其原因有二:一是一些发达国家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换言之就是保护主义压力的高涨,主要发达国家没有进一步开放市场的政治意愿,而是试图通过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重夺制定全球贸易规则的主导权;二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贸易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发达国家高额农业补贴依然如故,排挤了发展中国家市场准入。发展问题没有得到适当处理,由此导致多边贸易制度蛰伏18年,毫无建树。
2008年的金融危机及接踵而来的经济衰退充分证明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世界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日益强大的影响力。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持续增长支撑了全球经济摆脱危机,重新恢复增长。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共管,少数经济大国主宰制定全球贸易规则今天不再可行。
值得庆幸的是,2013年12月,WTO巴厘部长级会议成功召开,所有成员达成共识,部长宣言重申WTO为最佳全球贸易平台。多边贸易制度并非完美无缺,但它毕竟是最具包容性的多边经贸体系。它建立在共同认可的规则基础上,兼有一个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及时裁处贸易争端,其渐进式的多边贸易谈判机制令其持续不断地推动贸易自由化。只要各国都忠实履行对WTO的承诺,这三个功能可保障多边贸易制度长期稳定、富有活力、公平、公正、包容和高效,促进全球经济均衡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13年,既是多边贸易制度的受益者,更是全球贸易最大的贡献者。
中国应该借巴厘部长宣言的东风,力挺多边贸易体系尽快实现宣言的目标,重振昔日的活力。
2013年,中国贸易额已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贸易国,有义务也有需求为加强多边贸易体系作贡献。2005年我曾力劝国内相关部门勿推动申办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因为当时反全球化运动非常不理智,办会招惹是非,而且中国还缺乏经验和影响力,会议不成功,卖力不讨好。如今时过境迁,中国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或许可以考虑申办下届部长级会议,力促世贸成员达成共识,顺利结束多哈回合。中国可以借此展望经济转型、扩大内需、新城市化建设、服务业进一步开放、新能源开发、环境治理等领域为全球提供的巨大商机。
这一方面是对国际社会发出力挺多边贸易制度的积极信号,更重要的是展示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实实在在的商机。对内可以借助国际承诺助推经济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和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机遇,为实现由贸易大国过渡到贸易强国这一最终目的服务。
编辑|赵丽芳 lifang.zhao@wtoguide.net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