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君辉 摄影 刘虎成
马天宁:一个法国人的环保自述
记者 何君辉 摄影 刘虎成
马天宁,法国驻汉总领事,卸下这个官方身份,外人对他的第一感觉是典型的法国帅哥。他的眼神中有法国人的浪漫柔情,中文水平不错,时不时蹦出句俏皮话,气场很强却让人感觉随和温暖。
马天宁有自己的一套低碳保养秘诀,简单、有效、绿色。说起来多数人也都知道:吃安全的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最关键的是尽可能多走路。
他说,现在自己对生活方式的看法,已经变得越来越“东方化”,“因为对于这个国家,我早已不再是陌生人,武汉已成为我的第二个家。
真正的财富不是有多少钱,而是水是清澈的、天空是蓝的、吃的东西是安全的。
如果我在每天工作之余能爬爬山、看看天,在大树下坐一坐,这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环保并不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它都是具象的事物。
——马天宁
环保理念在法国深入人心,他们明确地认识到,只有从日常小事做起,才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以家为圆心,步行在5分钟之内,我就能‘搞定’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半径,不一定涵盖他所有的生活,却能勾画出人生的主要轮廓。如果你了解了一个人生活区域的几个关键点,大致就能描绘出其生活的基本面貌。
马天宁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在工作日里基本上“马不停蹄”,连在车上的时间都要拿出来办公和吃饭,他说那是因为工作需要。但在每个周末,他对自己的定位很单纯——一个需要全身心放松休息的人,“我对生活并不贪婪,除了必要的工作,我并不愿意每天都干活。宅在家,睡觉听音乐,这都是我放松的方式。”
马天宁爱好走路,这也是他彻底放空自己的方式,因为家住在汉口惠济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步行显得格外适宜。这里是老街区,在这个区域内,医院、超市、公园这些辅助设施完美到位,给他的步行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到武汉差不多两年多了,我越来越喜欢压马路。”穿梭在老街区,他偶尔会停下来打招呼,有的是外国游客,有的则是店铺老板。
他说现在自己的生活半径已经被拉长了,以家为圆点,开始向15分钟的距离拓展,“其实法国人的生活节奏很慢,边走边看,慢慢熟悉一座城,我喜欢这样的氛围。”
雾霾笼罩下的城市一角
经常被堵得水泄不通的万松园路
“武汉需要更发达的公共交通,幸运的是这些都在建设中。”
在汉担任总领事期间,马天宁曾多次往返于武汉与法国之间,时空转换让他发现自己与家人、朋友以及曾经熟悉的环境产生了距离。“一边是法国整齐有序的街道,一边是中国嘈杂混乱的马路;一边是清澈的索恩河与罗纳河,一边是浑浊的江湖水——这一切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刚开始,马天宁感觉自己像错位于另一个空间里,有点令人茫然不知所措。
“探讨低碳城市建设,对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中的武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天宁认为,目前城市所面临着交通拥堵,让其发展遭遇严重的高碳瓶颈。
马天宁讲起了一次经历,那天司机开车载他从万松园路回国贸大厦办公室,不到一站的距离,被车堵得水泄不通,堵在路上的感觉,还有汽车排气管的震动声,让他恨不能“弃车而逃”。
“去过巴黎的人一定都知道,巴黎的地铁、公交车网络十分发达,十几条地铁线路几乎覆盖了巴黎城区每一个角落,无论你到哪里坐地铁都是最优选择。”马天宁说,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能最大限度的限制了个人汽车的行驶量,在巴黎狭窄的街道中,并不适合开车穿行,昂贵的停车费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大多数人会选择公共交通。
“好在近几年,武汉地铁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是积极探索建设低碳城市的绿色发展新途径。”马天宁说。
“重视每一个生活细节,节省更多的能源。”
人们都常说保护地球,人人有责。其实做到的又有多少?
环保有时候成了一句口号。可是在法国就不一样了,从政府高层到普通老百姓,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都十分强烈。
马天宁说,环保理念在法国深入人心,他们明确地认识到,只有从日常小事做起,才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没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一切的生活都成了奢侈。
根深蒂固的环保思想使得马天宁从小就痛恨浪费,细节到有没有关电脑,有没有浪费纸张,有没有做好垃圾回收。
他介绍,为了环保,法国人喜欢淋浴而不是盆浴,冬天用油汀而不用空调;夏天开窗多通风;出行倾向选择拼车,而不是一人开一辆车,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节省更多的能源。
马天宁说,“每个人都是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主人。环保实际上是保护人类的未来,保护我们的家园,所有的人都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