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渐进式延迟退休提上议程
□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早在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曾表示,人社部会在2020年前将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推出来,此方案是渐进式的退休年龄办法。
2016年7月,尹蔚民透露,延迟退休方案已有雏形,将择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9月,尹蔚民再次介绍了延迟退休方案的最新进展,延迟退休政策有三方面原则:一是在实施上会小步慢行、逐步到位。比如每年往上调几个月。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比如会选取现在退休年龄相对较低的部分岗位开始。三是会在之前做及时的公告,也会在方案出台前广泛地听取和征集意见。
退休年龄问题是一个涉及公民劳动权、社会保险权益的重要制度,许多现行法的制定实施都依赖于退休年龄的确定。因此,一旦退休年龄制度得以变革,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都需随之进行修改。
几十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延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定退休年龄已不合时宜。延迟退休,涉及到对谁有利对谁不利、对前人有利还是对后人有利的公平问题,又涉及到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的问题。政策制定的“经济理性”如何平衡民生诉求的“人文关怀”成为延迟退休最大的一道坎。
最近国家卫计委宣布,“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6.3岁,力争到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这意味着,65岁退休后,人均可拿11~14年退休金,大致符合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要求。目前,我国退休年龄标准,是建国初期人均预期寿命40多岁的情况下制定的。如今,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6岁。延迟退休,是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则,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为了给公众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政策出台后至少5年,才会渐进式实施。
近期,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曾表示,人社部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对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小步慢走,渐进到位”,即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同时提前向社会预告,给公众以心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