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马克俭:半生贵州缘一世贵州情

2016-03-21 10:08朱江等
当代贵州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桂林贵阳

朱江等

2月18日,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贵州省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

走进马克俭的办公室,宽大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工程图和计算资料,甚至连书柜上也贴满了手稿。

马克俭已近83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当我们问他打算多久退休时,他说:“搞科研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科研是我生命的动力,我没想过会退休。”

马克俭大半生都在贵州,对贵州可谓有缘更有情。50年弹指一挥,从贵州工学院到贵州工业大学、贵州大学,马克俭亲历了那一代科技工作者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贵州50年来的沧桑巨变。

1946年 缘起

1933年,马克俭出生于湖南岳阳。幼年,马克俭在桂林进入当时由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创办的“广西桂林儿童教养院”。

后来因为抗日战争,又随儿童教养院辗转至遵义,1946年随院返桂林途中经过贵阳,从此马克俭开始了他与贵阳的不解之缘。

初到贵阳,高小尚未毕业的马克俭偷偷从教养院跑出来参加考试,并顺利进入贵阳市战时中学(现贵阳一中)学习,那是他第一次接受正统教育。随后教养院搬回桂林时,马克俭选择留在贵阳,在贵阳度过了相对平静的三年学生时光。

1949年初中毕业后,马克俭返回湖南岳阳。

1958年 再续

1958年8月,23岁的马克俭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工民建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当时刚刚建校的贵州工学院土木系任助教。故地重游,不仅开始了他扎根贵州50多年的人生历程,也邂逅了属于他的爱情。

马克俭的妻子名叫成复秀,1958年怀着当一名建筑师的梦想,从四川南充考入贵州工业大学,成为刚组建的土建系的首届学生,那年她19岁。两颗怀着寻找同样梦想的心灵,在贵州相识并走在一起。

1963年,马克俭与成复秀登记结婚。由于工作都很忙,他们基本无暇照顾彼此的生活。直到退休,妻子才到马克俭的工作单位帮忙做些事,马克俭说,我们到老了才做到“夫唱妻随”。

1978年 不惑

“文革”让马克俭被迫浪费了10年光阴。

1978年,改革开放,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提出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振奋了马克俭的心,正值不惑之年的他心中产生了要做些实事的想法。

当时住在湘雅村的马克俭每天和贵州工学院副院长徐采栋(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步行40分钟上下班,看着身边落后的环境,他暗暗下决心,要为贵州建设奉献终身。

随后的日子,马克俭忘我地工作着,计算复杂的微分方程、制作精细的工程图、大胆的设计新结构……他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俭也逐渐树立自己在结构领域的学术地位。

1986年,广东某高校向妻子抛来橄榄枝,同时也以土木系主任的职位邀请马克俭加盟。

“当时贵州省不放我,协调一年都没成功。”当我们问马克俭没走成是否有怨言时,他想了想:“没有什么怨言了,在贵州生活那么多年,已经融入这片土地,而且政府也很支持我的工作,平台也能发挥我的专长,一直有工作等着我干,我离不开贵州了!”

2007年 突破

2005年,申报院士时,有人对马克俭说:“贵州这么落后,哪出得了院士?”马克俭很生气,心想:我一定当给你看!

2007年10月30日,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第二轮评审答辩。此轮答辩,将最终决定2007年进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马克俭至今还记得,当时整个现场鸦雀无声,大厅坐着黑压压的人群,他们是几百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评审团。

几百双严谨甚至苛刻的眼睛——通过他们严格把关,保证将各领域最优秀的专家选入代表国家工程科学技术最高水平和最高荣誉的工程院圣殿。

60天后,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2007年新增的33名院士,马克俭名列其中。

这一刻,贵州省终于实现本土院士的零突破。

2015年 见证

2015年底,由马克俭担当设计的贵阳市大十字环形天桥拆除。这座天桥是贵阳的地标建筑,也是马克俭的智慧结晶。

这座天桥如今结束了它的使命,将由地下通道代替,马克俭很赞成,“城市发展太快,现在大十字附近全是高楼大厦,拆除环形桥后视野更开阔,使市民能更多地享受蓝天白云。”

半个多世纪以来,贵州从百废待兴到如今的蒸蒸日上,马克俭是见证者和亲历者。马克俭说,他很有幸在贵州目睹了这一切。(责任编辑/岳 振)

猜你喜欢
中国工程院桂林贵阳
桂林行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乐!乘动车,看桂林
记录院士人生,展现院士风范,传承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