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英 朱龙凤(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阜阳 236000)
同伴接纳、共情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献英 朱龙凤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阜阳 236000)
共情、同伴接纳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特别是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的影响,文章从父母教养方式和共情、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伴接纳和共情之间关系着手,回顾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促进同伴关系和共情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共情;同伴接纳;父母教养方式
共情,又称移情、同理心,是个体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识别,并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作出相应情绪反应的过程。由共情的定义可以看出,共情不是一种单一的心理体验,它涉及了多方面、多个过程,不仅包括个体从多个维度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识别和了解,更涉及了各种情绪状态的应对以及产生与他人同样的情绪状态和相应的行为反应。由此可见,良好共情能力的人能够及时把握他人的情绪情感,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就是人们生活中所说的善解人意。因此,良好的共情能力是促进个体社会交往的良方。而对共情的研究也主要在近四十几年,且多集中在共情的作用、共情的测量方法、共情训练的方式和效果等方面,对于共情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只有一些零散的实证研究,其中包括内在的认知、情感和自我控制等和外在的情境、教育训练、家庭的环境等方面。
同伴接纳是同伴关系的反应,同伴关系主要是指个体和同龄人之间建立的关系,或者是与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建立的人际关系。个体与其他同伴人际关系的好坏主要由个体在这个群体中是否被喜欢和接纳来衡定,这就是同伴接纳,即同伴群体对个体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是接纳还是拒绝。相对而言,被群体接纳和喜欢的个体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愿意与他人交往。因此,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个体社会交往状态的反应,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关于同伴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同伴关系对人格、学业的促进作用,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方面,如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同伴关系与社会技能训练,同伴关系与家庭关系,同伴关系与气质、社会观点采择等。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家庭中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是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就是家庭中父母或其主要养育者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不仅表现为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和要求,更表现为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行为的处理和反馈。根据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和方式,国内研究者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放纵型和溺爱型。民主型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不仅从情感上关心和接纳孩子,而且会根据孩子的发展和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民主型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以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为依据,是我们比较提倡的一种教养形式。专制型的父母也会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不过专制型的父母没有考虑孩子自身的发展状态和需求,而是从自我的角度对孩子提出一定的教养策略。放纵型的父母则对孩子不管不问,任由孩子自由发展,虽然孩子的成长没有外在的束缚和压制,但也养成了无视外在规则和约束,容易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溺爱型父母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处处为孩子考虑,事事为孩子做到位,岂不知,这样恰恰耽误了孩子自身的成长。由此可见,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本文则主要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来探讨个体同伴关系和共情能力的发展,进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个体同伴关系和共情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对共情和同伴关系之间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探求父母教养方式在影响同伴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共情的中介作用。
世界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曾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孩子的成长首先起步于家庭中,个体的各种社会能力的发展也首先从对父母的模仿学习开始,而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呈现的行为倾向——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身心的发展有着强烈而深刻的影响。有关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表明父母对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Hartup(1985)研究表明,父母至少从三个方面影响着子女同伴关系的发展:首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往为个体与他人的交往奠定了人际交往基础;其次,父母和子女良好的交往促进个体对外界的认识和探索,促进个体和同伴的交往;最后,父母和子女交往中形成的交往技能为个体和他人的交往奠定了基础。Pettit& Mize(1993)研究认为,父母通过四个方面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1)父母是否为幼儿提供了和同伴交往的机会;(2)父母是否对幼儿和同伴的交往行为进行一定的指导;(3)父母是否帮助幼儿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4)父母是否对幼儿的不良交往行为进行纠正和训练。国内的尤雪虹对幼儿交往能力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父母对幼儿的交往要求、母亲的职业以及母亲对子女的教养方式能够显著地预测幼儿同伴交往的质量。吕勤、陈会昌研究指出,父母的教养态度和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存在高度相关。研究还发现,同伴交往中被拒绝的幼儿,在家中受到父母严厉的、权威性地处罚;而受欢迎型幼儿的父母则较多地与幼儿交流和沟通,积极地引导幼儿的行为。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待子女的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的综合体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社会性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内外许多的研究都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共情能力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Darling N&Stein berg L(1993)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积极的教养方式能够促进个体共情能力的发展,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会阻碍共情的提升。Mehrabian A&Epstein N(1997)的研究表明,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会严重影响青少年共情能力的发展,如儿童期被虐待的青少年共情能力普遍较低,甚至有的还有施虐倾向。
Qing Zhou 和 Nancy Eisenberg 等人(2002)考察了儿童父母温暖、父母表达性与共情反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温暖与共情有显著相关。Vreeke和Mark(2003)采用个案追踪的方法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共情发展的关系,得出共情受到父母的反应敏感性和训练方式的影响。Eisenberg等人(2004)考察了父母表达性对儿童共情影响,发现父母的积极表达与儿童的共情反应呈边缘性显著。Darrick J&David P.F(2004)的研究发现,儿童共情发展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父母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孩子共情能力更强,更会关心和理解他人。与之相反,在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共情能力会相对偏低,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自我而非他人,在平常的生活中会显得更加的粗暴。M Schaffer,S Clark,EL Jeglic(2009)的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孩子的共情能力和孩子的反社会行为。
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也开始对父母教养方式与个体共情能力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胡文斌(2009)从天津选取了 351名大学生,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共情能力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进行了测查,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如情感温暖)显著影响共情能力的发展。余腕皖(2010)的研究发现,共情与父母亲教养方式呈正相关,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共情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同伴关系是年龄或心理发展水平相近的个体之间建立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而同伴接纳则是同伴关系的具体表现,个体是否被群体中的他人接受或喜欢。同伴接纳水平是影响个体成长中的一种重要的同伴关系。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事实证明,共情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都有重要作用。关于同伴接纳和共情之间关系的研究还较少,较多的是关于共情和人际关系、人际情境的研究。
Rogers(1957)在研究咨访关系的人际交往成分时,首先阐明了共情对人际关系中问题的治疗作用。Guzzetta(1976)指出咨询师与他人的共情能力不仅是心理咨询的基础,而且在不论是专业的、家庭的还是友谊的关系中,共情能力强的人都能够处理好不同的人际关系。Miller(2009)等人关于儿童、青少年研究的综述表明,共情是情绪发展和成功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共情能力与社交能力呈正相关。Banmrind(1978)指出共情的表达性社交能力能够增进人际关系的质量,促进良好的社交,共情对健康的人际交往和良好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Eisenberg N.的研究也发现,个体的共情和角色采择能力对人际关系起着修缮和弥补作用,能够缓解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冲突,进而促进人际的温暖和谐。Rushton(1982)认为共情是一种关键的亲社会技能,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他人观点的理解以及对他人感受的体验能力增加了其助人、合作和慷慨性行为,因此也增加了让同伴接受的因素。Hoffman(1988)指出青少年由于情感共情和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能够更好地维持和发展亲密的关系。所以,共情能力是建立和维持友谊关系的一种重要能力,同时它可以增加亲密关系满意度并改善家庭关系的质量。Davis(1983)通过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的观点采择能力和交往的敏感性及人际信任有显著正相关,而观点采择能力是共情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得出结论个体共情能力与社交敏感性、人际信任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个体的害羞、孤独、较差的社交能力以及恐惧呈负相关。Erlanger(1996)共情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冲突管理、问题解决和一般社交适应性的发展。Samni(1999)也指出作为社会性发展的决定性组成的有关情绪能力的结构影响着人际关系的质量,也证明了共情与社交能力的相互关系,健康的人际交互和良好人格特性的形成都离不开共情的参与。
国内研究者也对共情能力和人际关系进行了研究。陈珝(2008)通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定量表》证明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共情能力的发展可以很好地预测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彭秀芳(2006)对大学生的共情结构及其与积极人格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积极人格对共情及其子机构具有明显的预测功能,共情因素和情景因素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和预测功能。韩丽颖(2005)以大学生为被试,对其共情特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共情作为个体的人格特性,存在特质与状态两种理解取向,二者都影响助人行为,状态共情与助人行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特质共情主要通过状态共情对助人行为产生作用,即状态共情是体质共情和助人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
5.1 父母教养方式对同伴接纳和共情的影响
同伴关系和共情对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减少个体的孤独感。现今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家庭成员中心理发展、年龄、知识水平等都不在一个层次,致使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缺少共同的语言及平等交流的机会,进而导致心理上的孤独感。而良好的同伴关系则满足了个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解决了个体心理成长的需求。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个体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个体在于同伴相处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能,学会了各抒己见地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了个体思维的发展和协作能力的养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也改变了个体原有的“自我中心的”的形态。个体在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处处被谦让,事事被家人关心和呵护,处在家庭的中心地位,很少去主动地关心他人,而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个体学会了谦让、合作、分享以及关心他人。
共情能力是个体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一个重要中介,对个体的道德发展、良好人格的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个体人际友好的发展。具有良好共情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更会关心他人,在社会交往中得到他人的接纳和欢迎。
而在前文中,可以了解到父母教养方式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同伴交往,在个体共情能力的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个体同伴关系和共情能力的培养,都可以从父母的教养态度入手。如在同伴关系的发展中,作为父母首先要改变思想,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和自己的关系,然后为孩子创设交往的条件,在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教孩子同伴交往的技能以及对同伴矛盾的处理策略等。对于共情能力的培养,父母要以身作则,理解和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温暖,让孩子感受到被人理解的滋味,潜移默化地促进孩子共情能力的发展。
5.2 同伴关系和共情关系的研究
前文中还介绍了同伴关系和共情能力都对个体的社会交往、社会生活的适应有着显著的影响以及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关系。同伴关系作为人际交完关系的一种,是否和共情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或者说父母教养方式对同伴关系的影响有没有共情的中介作用,或许是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探讨的问题。另外,目前关于同伴关系和共情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的研究中,多以大学生和成人为被试,而在儿童阶段或幼儿阶段,三者又有着怎样的关系,这都是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1] 郭瑞媛.移情的测量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2): 30-32.
[2] 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而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20-23.
[3] 方晓义,郑宇.初中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4):33-37.
[4]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02,18(3):85-87.
[5] Stephan,W.G,&Finlay,K.The role of empathy in improving inter group relation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99,55(4): 729-743.
[6] Qing Zhou.Nsncy Eisenberg, Sandra H . Losoya, Richard A.Fabes Mark Reser. The Relations of Parental Warmth and Positive Expresseveness to Children's 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 and Social Functioning:A Longitudinal Study[J].Child Development,2002,73(3):893-915.
[7] G.J.Vreeke,I.L.van der Mark.Empathy,an integrative model[J]. New Ideas in Psychology,2003,21(3):177-207.
[8] Carlos Valiente,Nancy Eisenberg,Richard A.Fabes,et al.Prediction of Children's 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 From Their Efforful Control and Parents'Expressivity[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4,40(6):911,26.
[9] 王敏,张振松.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6(4):125-126.
[10] 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1):113-116.
[11] 彭秀芳.大学生的移情结构及其与积极人格、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12] 曾彬.彝族地区3-6岁幼儿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1):18-19.
[13] 胡文斌,高健.大学生共情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9):1050-1151.
[14] 马宁宁.家庭教养方式对高年段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5] 邹玉龙.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145-146.
[16] 陈小荟.父母教养方式彝族中学生共情的关系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4.
[17] 纪小琳.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共情能力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elationship among peer acceptance, empathy and parents upbringing
The occurrence of empathy and peer acceptance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involving a variety of factors,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ividual's family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arents upbringing and empathy and peer accepta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er acceptance and empathy,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er relations and empathy ability have provided the certain basis.
Em pathy; peer acceptance; parental upbringing
B844
A
1008-1151(2016)12-0112-03
2016-11-12
张献英(1988-),女,安徽阜阳人,阜阳幼儿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从事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朱龙凤(1986-),女,安徽阜阳人,阜阳幼儿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从事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