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生活实际的《环境保护》活动化教学

2016-03-21 08:13李日永厦门外国语学校福建厦门361026
地理教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措施模块

李日永(厦门外国语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26)

基于学生生活实际的《环境保护》活动化教学

李日永
(厦门外国语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26)

高中地理课程目前有七个选修模块,这是对必修模块的补充与延伸,也是新课标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体现。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能够突出地理的学科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把选修模块的学习变成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本文以选修6《环境保护》为例,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学生全员参与的学习活动,搭建让学生充分展示的平台,并指导学生回归生活实践,提升能力,构建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活动化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开展地理选修模块的活动化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一、探寻环境问题,自主研习

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局限在课堂上短短的45分钟,还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广泛存在的热点问题,在不少地区环境还呈不断恶化的趋势。同样,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周边,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类型不同、程度不等的环境问题,学生也已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危害,形成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在《环境保护》模块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基础开展教学活动。

在《环境保护》模块教学之初,可以安排一至两周时间组织学生通读教材,梳理教材内容。《环境保护》模块教材对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原因、产生的危害、如何防治等作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梳理教材正好把学生关于环境问题碎片化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本模块内容形成整体的认识,形成关于环境问题的知识体系。例如,环境问题可分为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三类,学生往往会片面认识或将三者混为一谈。教学时可以用人地关系示意图来分析环境问题三个类型的划分依据,“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主要是因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则主要由于人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超出了环境自净能力导致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分清三类环境问题,理清各类问题的主要发生地、形成原因及对应的措施。

在对整个模块内容体系有了大体上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自己家附近去观察,发现有哪些环境问题,了解这些问题造成的危害及其形成原因;或是让学生选取自己比较关注的环境问题,收集相关资料,详细了解该问题的分布、危害、成因等,并试着提出防治建议。从学生反馈的结果来看,家庭居住环境不同的学生关注的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如工业区附近的学生,多关注大气污染、水污染问题;人口密集区的学生,多关注生活垃圾堆放问题;来自新疆的学生则更关注水资源短缺、荒漠化等问题。

学生各自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要么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要么是学生的兴趣所在,都是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为此,可进一步布置学生从环境问题的分布、危害、成因,以及防治措施、建议等方面,把收集的相关图文资料制作成PPT课件,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某一环境问题的资料收集、课件制作、课堂展示任务,也可以独立完成这些任务。从实践情况看,学生基本上是个人独立完成,虽然完成的效果不一,但总体上还是令人满意的。

二、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展示

新课程,新课堂。课堂是学生表达、展示的舞台,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地域,是师生思想交流、碰撞的场所。全员参与的课堂才有生气,才有活力,也才更高效。

每节课的开始,可以安排一位学生上台做10~15分钟的环境问题介绍。学生心理上都希望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是赞誉。因此,从选取环境问题到制作课件环节,学生都会做认真的准备。要在课堂表达、展示的学生既期待,又紧张,生怕自己选的问题不新颖,担心做的课件不吸引人;听的学生也想从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发现自己要避免之处。这已不仅仅是一节地理课,也是一节演讲展示课,促使学生在介绍内容、形式,在课件配图、文字字体和颜色或是版面设计、遣词造句,都精心斟酌,在现场表达上下足功夫,这既是地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促进着学生地理表达能力的提高。如,一位来自新疆的学生介绍沙尘暴时,从他的一次经历说起,使用了一张高大沙墙迎面扑来的图片,一下就牢牢抓住了同学的眼球,抓住了同学“欲知后事如何”的心理,效果很好。

学生做完介绍后,可以设计现场提问与回答环节,让学生对不理解之处提问,主讲人回答,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可发动其他学生来回答,如果还是解决不了,那就作为本节课教师重点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合作探究;也可以结合基本地理原理,由教师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例如,水土流失问题对多数城市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可以从“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入手设计问题,对比地形起伏和植被覆盖情况不同的地区,让学生得出流水对起伏地形的侵蚀作用比对平坦地区大,流水对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侵蚀作用比对覆盖率高的地区大的结论;再提出“山区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一般较高,可为什么水土流失多出现在山区”这一问题,学生就很容易从植被覆盖率这一因素加以考虑,回答出是有人为原因使得植被覆盖率降低,如“资源过度开采、毁林开垦”等原因;再提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引导学生针对人为原因来提出措施。还可以对问题反向设问,如“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得到缓解,主要是采取了哪些措施?”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与掌握,并运用逆向思维举一反三,解决相似问题。

学生上台介绍一般是按座位号依次进行,教师并不要求按教材内容顺序来安排学生的介绍顺序,这也是为了避免与教材结构重复。因此,在部分学生介绍完后,要对学生所介绍的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比较这些问题的异同,概括出不同环境问题的共性,又关注其差异性。例如,对每一环境问题,主要应掌握其分布特点、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等。对生态破坏问题的防治措施,一般可以归纳为非工程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建立预警监测、制定法律法规)和工程措施(生物工程措施和非生物工程措施)。防治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虽也分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但表述上要有区别,其具体的工程措施应体现如何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回收处理。这既帮助学生有效理解与记忆,又为后面介绍的同学提供介绍的模板。这样的知识框架、体系,在全班同学多次的展示过程中,可以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成为解读环境问题时的一种自觉意识。还有,全班50位学生,每人一讲,有的环境问题必然被多次介绍,有的是重复介绍,有的是从不同案例切入,对这些,教师都不在事前做调整,这既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也让学生从这多次的重复中发现重点,把握主要问题。

三、回归生活实践,提升能力

学生经过课前大量资料的收集,自主学习和课堂上听取同学的介绍,合作讨论探究,构建知识体系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基本上能达到课标对《环境保护》模块在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的要求。但是,学习一定不是仅仅满足于此,如课标所言,地理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要对其生活有益,对其终身发展有益。知识是从实践中来,从生活中来,终将要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实践运用,以解决地理问题。

厦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山、海、城融为一体的美丽城市,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也是最新设立的四大自贸区之一,社会经济活跃,工业发展迅猛,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化进程快速。正因此,厦门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三大类型的环境问题均有表现:资源短缺的问题主要有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的问题有森林破坏、湿地萎缩等;环境污染的问题更是多种多样。这些环境问题就在学生身边,是学生可见可闻可感受到的,是《环境保护》模块学习的重要实证案例。在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反思环境问题的成因,并从对家乡热爱的情感出发,提出解决家乡环境问题的措施。因此,在《环境保护》模块教学后期,可以布置学生再次回到有环境问题的地方,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的这些问题,采访家人,对相关部门进行走访,探究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发展趋势,提出预防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有学生就学校附近火电厂的粉尘排放问题,查找许多世界发达国家的处理办法,经过实地测量计算,提出加大电厂与生活区绿化隔离区建设的措施;有学生对杏林湾的湿地保护提出了建议,应对当地肆意回填、随意抽沙及大量捕捞等现象坚决制止,要合理布局湾区周边的污水排放管网,保护水质等。也有不少学生以此为契机,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入探究,如“厦门市筼筜湖污水问题及处理方案”“以屋顶花园做城市绿化可行性”等课题,研究成果得到学校的表彰。学生在探究家乡的同时,不忘服务家乡,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更提升解决地理问题能力。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措施模块
环境保护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