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
(辽宁省物测勘查院辽宁沈阳110121)
土地复垦在煤矿的实施与治理
■张璇
(辽宁省物测勘查院辽宁沈阳110121)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很突出。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开发矿产资源,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有限的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作为一种土地资源管理的手段,复垦被广泛认为是修复被采矿山破坏土地,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理想选择。本文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要求,并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实现对某煤矿的土地复垦规划,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降低矿山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失,从而得到社会、经济、环境三重效益。
地质环境复垦矿产资源
我国土地复垦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部分矿山职工自发地在排土场、尾矿场上垫土种植蔬菜和粮食。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一些工矿企业由于建设和生产大量破坏土地,开始自发地填土造田,以后逐步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开始了有组织的土地复垦活动。2006年,国土资源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国家环保局7部委(局)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了我国土地复垦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加强土地复垦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了土地复垦义务人的责任和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各个有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土地复垦工作的要求;同时还规定了征收土地复垦费,加强复垦后土地使用管理等政策措施。2003年,国土资源部开始全面修改《土地复垦规定》并修订为《条例》,于2011年3月5日,国务院令第592号发布实施,这是我国土地复垦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将全面推进土地复垦工作,使我国土地复垦迈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该项目开采矿种为煤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1958年6月建井,1964年12月份投产。该煤矿有三条井筒,主井、副井、风井,一直处于生产阶段。由于该煤矿为开采多年的老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使土地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为尽量控制或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不必要破坏,保护和恢复破坏土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质量,确保项目区及其周围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而需对该煤矿进行土地复垦的实施与规划。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其该煤矿已损毁土地主要有场区内运输铁轨对土地的压占损毁,办公区对土地的压占损毁、矸石堆场对土地的压占损毁、选煤楼及其附属设施对土地的压占损毁,工业广场对土地的压占损毁以及井口对土地的挖损损毁。其损毁程度主要为中度损毁和重度损毁,该煤矿经过多年开采,发生沉陷地裂缝对地表有一定的影响,受到影响的居民已经由该煤矿企业进行补偿,并进行搬迁。
项目区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在对项目区土地总体质量调查和损毁土地的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待复垦土地合理的利用方式,以便为合理安排复垦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决策和改良途径选择的基础。按一般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首先对需要评价的土地进行土地质量调查,并根据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该土地利用的目标,两者进行比配后,调整利用目标或提高土地质量来完成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
由于土地损毁类型不同会造成土地的自然属性、经济形状以及生产能力等土地质量特性的差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具有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因此,对土地适宜性评价必须现对其类型进行划分。根据地形、气象、水文、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地面堆积物等若干因素,并确定相应指标来衡量复垦后可能达到的程度,以确定其适宜的用途。
根据土地复垦总体规划,并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从该矿山实际出发,通过对项目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公众意愿的分析,来确定项目区土地复垦方向。
项目区损毁的土地地类为采矿用地,工业场地范围已划拨为国有采矿用地,矿山闭矿后,将矸石对堆场、主副井筒、运输铁轨、选煤楼、部分工业广场等拆除、清理,封堵井口后,进行场区绿化,栽植些树木,办公区和工业广场内道路继续留用,确定其复垦方向为工业用地。
本文根据其自然环境特点和开采方式等实际情况,结合矿区开采活动对土地损毁的阶段性或区域性特点,以便按复垦工作阶段,确定每一阶段或每一区段的复垦目标、任务、计划。
在矿产开采阶段设立沉陷监测点,并对沉陷影响范围进行监测,预留治理资金,9月设立废水监测点;闭矿前,租用农用设备、购买工程所需材料用具;
闭矿后,总体工程先将洗煤楼、工业广场厂房和井筒楼拆除,然后对项目区地表进行清理,然后需要进行土地平整,之后需要绿化区进行栽树并施肥,人工养护。
煤矿开采结束后,根据煤矿土地复垦最佳方案,土地复垦主要为工业用地复垦。土地复垦结合矿山建设过程中的总量控制与循环经济,通过对矿山疏干水与处理回收废水的利用,一方面减少了复垦生态系统管护费用,一方面降低了企业排污费。同时,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起到了显著的水土保持效果,减少了项目影响区域的水土流失量,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由此可见,对矿区进行土地复垦不仅减少了企业开支,同时给当地周边居民和政府带来利益和财富,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土地复垦是与生态重建密切结合的大型工程。复垦的生态环境效益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矿山开采后,对地表植被产生严重损毁,水土流失将更加严重,使矿区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损毁,影响居住居民的生活,所以对矿区进行复垦是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土地复垦可减少洪水流量,增加常流水量,改善了水圈的生态环境;地面林草植被增加,促进野生动物的繁殖,减少风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改善了生物圈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X752[文献码]B
1000-405X(2016)-6-3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