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逻辑导向的机械工程类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构建

2016-03-21 12:47范彩霞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5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逻辑应用型

范彩霞

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 河南郑州 450063

技术逻辑导向的机械工程类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构建

范彩霞

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 河南郑州 450063

技术逻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行业标准及岗位设置为依据,主要由各级项目组成,其中一级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对应于毕业生职业能力目标,二级或三级项目基于一级项目分解得到,项目实施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相关联,实现大学四年专业能力全程培养。

合作教育;技术逻辑;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机械工程

应用型高级人才最显著的特征是“两个能力加一个适应性”,即: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适应性[1]。北京大学教授张斌贤撰文从“学科体系时代”到“问题取向时代”,指出学科体系意识是指在学科研究中,更多地关注概念、范畴本身的确定性,更多地关注概念与概念、范畴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多地关注学科体系的严谨、完整和包容性。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许多新问题首先不是学科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或几个学科的问题,如果我们仍以原来研究学科的思维方式研究,却是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的。而问题研究取向,所凭借的并不是某一个特定学科的知识、概念和方法,而是几个或若干学科的原理、方法或技术,因此,问题研究的工作原理不但是多元的,而且往往是综合的、跨学科的,所遵循的应当是、而且只能是技术问题本身的逻辑[2]。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是针对具体工作的知识整合和跨学科应用能力的培养,整合知识的纽带并不是这些知识本身的逻辑,而是针对具体技术实践活动项目本身的逻辑方法与过程,通常要用三维物品来表达[3]。

因此,在应用型高级人才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该基于技术逻辑体系建设课程体系,而不能把形式化的知识看成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独立知识体系。本文以黄河科技学院与宇通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体系为例,分析说明基于技术逻辑体系的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和实施途径。

1 技术逻辑导向的课程体系

技术逻辑导向的课程体系应由产业界专家和大学教师以及学生共同确认,要明确、具体、全面、合理,便于逐条落实。同时课程体系要随着产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必须以综合性的研究项目作为关联课程的纽带,且这些项目往往需要多门课程的支持才能完成。图1所示为基于技术逻辑体系的课程体系的示意图,学科垂直走向,项目水平走向,整个课程体系围绕项目组织,以学科知识交织,项目的选择和组合以行业发展所需的技术知识逻辑体系为依据[4],并融入毕业生的能力目标。

图1 基于技术逻辑体系的课程体系模式

实施本体系应首先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毕业生能力目标,其次确定毕业设计的课题(一级项目);最后将毕业设计课题细分为多个子课题(二级或三级项目),放到相关联的课程设计、实训和实验环节完成。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根据项目体系的要求,拿到本学年有关的项目任务书,根据任务书的要求,选择学习课程及其相关的实践环节,并行的完成课程学习和项目实施工作,大学四年级开始毕业设计时再将前三学年的项目研究工作进一步整合深化为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成果,实现学生大学四年应用型技能的学习、实践、创新全程培养。项目课题经校企合作培养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后,以课程体系附件的形式发给入校新生,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及指导教师组合(校企各1名),按照实践教学体系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项目。

必须要说明的是,垂直走向的学科体系同水平走向的项目体系同等重要,不可偏废[5]。项目是来自产业界真实课题,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项目的完成是刚性指标;与此相比,与项目相关的课程是柔性的,围绕项目的进展来进行,因此项目体系和学科知识体系呈现出刚柔相济的特征,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实现软(知识)硬(能力)结合。

2 黄河科技学院宇通班课程体系案例

自2011年起,黄河科技学院与宇通重工签订校企合作培养重型工程专业毕业生,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组建宇通班,同时启动图2所示课程体系,该体系根据行业技术逻辑体系和本校机械工程的专业特点,将毕业生的能力目标分解为面向4个岗位的一级项目:一是制造工艺装备设计项目;二是工程机械结构设计项目;三是生产排程与计划管理项目;四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项目。为了说明该课程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制造工艺装备设计”一级项目的实施为例。

第一步:明确岗位及其职责。“制造工艺装备设计”岗位职责:(1)零部件的机加、装配工艺流程优化;(2)生产标准化管理及实施,生产看板管理推广;(3)评估公司生产节拍,传动件物流环节优化,对生产工艺布局合理性提出建设性意见;(4)各类传动产品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加强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与推广。

第二步:明确毕业设计课题(一级项目)名称及要求,以一级项目任务书的形式确定下来。如作为“制造工艺装备设计”岗位,毕业生课题的方向定为“某型号产品传动件机加、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及生产节拍优化”。

第三步:将一级项目分解为若干二级项目,以项目任务书的形式确定下来。上节中一级项目分解后的二级项目有4个:(1)某型号产品传动件毛坯图设计及其制造工艺性评审,此项目融入到“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大学一、二年级均可)”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中完成;(2)某型号产品传动件机加、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此项目融入到“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及其设计环节”完成(大学三年级);(3)某产品型号传动件数控工艺设计及加工,此项目结合“数控技术综合训练”(大学四年级)完成,可以在企业顶岗实习,也可在学校的数控技术综合训练中心以来料加工的方式完成;(4)某型号产品传动件生产节拍优化,此项目通过企业生产实习完成。

第四步:三级项目由二级项目分解设置,如第三步中所述的传动件数控工艺设计二级项目,可以将其中某一个关键重要工序的数控程序编制单独设为一个三级项目完成,突出三级项目解决具体问题的优势。

图2 技术逻辑导向的宇通班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3 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3.1 双结构集成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国内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实条件,很难在短时间拥有大批具有深厚企业经历背景的教师队伍[6]。自2008年以来,经过7年的探索校企合作教育探索,黄河科技学院总结出“一加一超过二”的双结构集成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其主要途径是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在教学微观层面深度合作。教学的微观层面包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基于技术逻辑体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发挥企业技术人员精于动手实践的优势,发挥学校专任教师知识面宽广深的优势,同一个项目同一门课程可以两个指导老师合作完成,达到“一加一超过二”的教学效果,教学平台不限于教室和实验室,亦可以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这种合作方式区别于学校教学和企业顶岗实习两层皮的浅层次合作,真正发挥全体参与指导教学教师积极性。

3.2 学生主体积极性的激发

学生虽是教育的受众体,但其和其他工业产品不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确保实践效果的重要保障。其参与积极性的激发一般有3个层面。

3.2.1 教学层面

将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分量大幅提高,让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其中黄河科技学院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达到45%。此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浓厚的行业文化教育,如通过新生入学高等工程院校校史教育、邀请行业企业家作报告、制作带有行业寓意的人文景观、开设专业与行业衔接及职场讲座课等[7]。

3.2.2 制度层面

学院推行“五个一工程”,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要“阅读一本经典著作,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拥有一个兴趣爱好,掌握一项专业技能,完成一部综合作品”。从制度层面激发学生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和优化。

3.2.3 课程体系内容安排与国家新出台的就业政策协调一致

与传统统筹分配工作不同,当前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然而多数高校仍然沿袭传统将非常重要的毕业实习放在第八学期,而第八学期正好是学生择业的关键时期[8],毕业生面临择业和学习两重任务时,会尽可能地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择业的环节中,传统上安排在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课题,其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最后流于形式,基于技术逻辑体系的课程体系从学生一入学就明确毕业设计题目任务,并将任务以子课题的形式分配到其他7个学期,学生在第八个学期只需要整合深化前边的项目研究过程数据和实验结果,不仅提高了毕业设计课题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根除了“待到毕业时才开始独立动手实践,问题百出、为时已晚”的局面。

3.3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如何激发企业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校企合作成败的关键。宏观层面主要有3个对策:一是校企互利双赢机制;二是创新管理模式;三是政府支持。黄河科技学院主要将校企互利双赢和创新管理模式融合,主要策略是学校出资建立实习工厂硬件设备,吸引企业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一方面学校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运用学校的师资设备实现经济技术双赢。此外,当地政府以文件形式明确对吸纳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现金资助,这种政策极大调动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的资源优势,实际上,这些企业更加渴望得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也更愿意同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调动了这一部分企业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基于技术逻辑体系的课程体系,该体系技术以行业标准及岗位设置为指导,凸显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首先凝练出层次分明的一、二、三级项目体系,然后基于项目体系实施的需要,以学科知识交织,高度凝练专业特色,项目体系和学科知识体系刚柔相济,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实现软(知识)硬(能力)结合,既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又兼顾人才培养的职业适应性。

[1] 傅德印,王学军.西部地区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张斌贤.从“学科体系时代”到“问题取向时代”:试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教育科学,1997(1):16-18.

[3]于小川.技术逻辑与制度逻辑:数字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871-874.

[4]吴玉厚. 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基础和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3(12):21-23.

[5] CRITERIA FOR ACCREDIT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GRAMS, Effective for Reviews During the2012-2013 Accreditation Cycle [S]. ABET 111 Market Place Suite 1050 Baltimore, MD 21202.

[6] 贾卫平.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38-40,47.

[7]葛继平.高等工程院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11):41-44.

[8]蔡敬民,董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2):77-78.

The Technology-oriente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ng

Fan Caix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NGHE S&T College, Zhengzhou, 450063, China

The curriculum distinctly consists of first level project, second level project and third level project, the first level project that corresponding to the graduates occupation ability goal, could be served as a graduation design topic, and could be further divided as second and third proj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associated with the knowledge learning, a large number of practice training processes of occupation oriented and application driven are integrated into this curriculum by project organization form. This curriculum has double advantages of time and content, realizes sustainabl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during the four years of college.

co-operative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logic;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ng;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6-02-24

范彩霞,硕士,讲师。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项目,黄河科技学院-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高司函〔2013〕48号);河南省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教高〔2012〕964号)。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逻辑应用型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院校“导师组”毕业设计实践与研究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