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降压,你做对了吗
总以为自己是高血压的专家?那就赶快来测一测,对照一下,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无所不知”。
1.血压测量有几种形式?
答:有三种。很多人认为,测血压还能有几种?血压计量出来的不就一种吗?其实不然,血压测量一共有三种形式,分别为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诊室血压的测定由医务人员完成,可能出现明显的白大褂紧张症或者漏诊隐匿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则是患者随身佩戴便携式血压计,测量昼夜24小时内每隔一定时间的血压数值;虽然什么都不用患者做,但需要去医院,让医生协助完成佩戴及监测,这种测量方法有些昂贵,不是很便捷。家庭血压则是患者自己在家使用家庭血压计测量,需要自己定时测量,很多家庭都能够负担,而且越来越多国家的健康指南都建议,在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的时候参考家庭血压测量数据。现在很多智能家庭血压计,不仅能够提醒患者测量血压,还能够自动记录数据,十分方便。
2.是不是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才需要家庭血压计?
答:不是,所有家庭都需要。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但知晓率极低,很多高血压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这跟家庭血压计的缺乏有关。我国《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建议,血压正常者,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如果还没有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但是水平较高(≥130/80mmHg),那就需要增加测量次数,每月、至少每季度测量一次血压。所以说,像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一样,家庭用的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也应该是必备的家电之一。家庭使用的电子血压计的第一个读数一般为收缩压(高压),代表心脏收缩时血压的最高值,第二个读数为舒张压(低压),代表心脏放松时血压的最低值。如果家庭血压≥135/85mmHg,可以确诊为高血压;当家庭血压<130/80mmHg时,为正常血压。由于患者面对医生多少有些紧张,所以诊室血压的高血压标准则较高,当诊室血压≥140/90mmHg才算高血压。
3.自己测血压的时候怎么量?
答:双臂各量一次,取高值。如果把心血管看作一条管道,它所需要承受的最大压力是我们需要担心的,所以两只手都要量,而其中高的血压就是治疗的目标。一般来说,我们两只手的血压差异在5~10mmHg,选高的那一边作为测定值。如果两只手的血压差超过15mmHg,就有可能存在主动脉剥离、主动脉瓣膜出口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窄缩等问题。除了两只手血压有差距,收缩压和舒张压还会因为生理状况不同有所变动,有的变动属于正常范围之内,而有的变动可能需要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在家庭血压监测中,患者可能每天需要量好几次血压,面对复杂的情况很容易变得焦虑,如果血压值相差很大,应立即就医。
4.什么时候服用降压药效果最好?
答:早上服用。很多人都觉得晚上临睡前服用降压药效果最好,其实不然,早上服药才是更有效且更安全的。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的目的是控制血压过高,防止发生并发症。而当人入睡后,因“生物钟”的控制,加上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压会自然下降。有专家发现,当人入睡后,血压可下降20%,且以入睡后2小时最为明显。如果病人在临睡前服了降压药,2小时也正是降压药的高效期,这样两种作用重叠,就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发生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血栓或心肌梗死。血压的峰值一般出现在每天上午的6:00~12:00之间,故临床主张将降压药安排在晨间服用,以控制高血压的峰值,可更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除已知当时血压过高外,一般应避免睡前服降压药。如需每天多次服用降压药物,应将每天末次服药的时间安排在睡前的3~4小时,切不可等到临睡前再吃。
5.是药三分毒,只要血压降下来了,就不用继续服药了?
答:错。降压药的确存在一些毒副作用,如服用甲基多巴可出现嗜睡、眩晕、腹胀等不良反应。但没必要在服用降压药过程中走向极端。例如,有的患者一旦遇到不良反应,立即对服药降压失去信心,转而停止服药,导致血压不能有效控制。还有的老年人对说明书上的副作用特别担心,排斥吃降压药,或改服其他所谓“没有副作用”的中药。其实,副作用只是对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况做出的特别提示,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有时候药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为治疗作用。比如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可能会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等副作用。但如果患者用药前心率过缓,则副作用可能转化为正作用。且高血压是一种终身的慢性病,以现有的医疗水平尚无法治愈。当血压升高时,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患者需要终身坚持服药,才能控制血压,降低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
6.如果发生了低血压症状,应该如何减少药量?
答:隔天服用一次。日常生活中,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存在这种错误认识,以为将一片药分成两半,就是减少了剂量。虽然从总量上看,这种方法似乎改变了药物分量,但从治疗效果上来说,却是不妥的。一片药能够达到血浆药物治疗的要求浓度,半片就可能达不到同样的效果。如果需要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可采取隔日服用一片药物的办法。但在减药前,一定要询问你的主治医生,切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
(本刊综合)
责编/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