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国诗人邓肃的诗文看其传播观

2016-03-20 17:10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书信息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 晖

从爱国诗人邓肃的诗文看其传播观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晖

邓肃是两宋之交的著名谏官与爱国诗人。在关系到国家安危与重建的历史关头,他敏锐地察觉到信息在两国交战中的重要作用,并付诸诗文。他在诗文中对能提高传播效能的活字印刷技术给予热情赞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等建立了一套高效运转的传播体系,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

邓肃 《栟榈文集》 传播观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号栟榈。他的一生处于北宋风雨飘摇社稷崩摧、南宋立足未稳内忧外患的交替之际。他是一位著名的谏官与爱国诗人。《沙县志》卷九列传论:“邓肃之以花石纲诗见逐,可以必汴京之将亡;观肃之以留李纲罢归,可以必南宋之不竞,善人之为国之纪,然哉?”这样一位历经北宋亡国,又参与南宋建国的孤忠耿直之士,在思考如何获取胜利保家卫国时,先人一步地考虑到信息系统的建设。

《语文建设》1989年第2期第59页刊载了奇光先生的《汉字改革的首倡者》一文,文中引用邓肃启奏中的一句话:“夷狄之巧在文书简;简,故速。中国之患在文书烦;烦,故迟。”这篇文章认为邓肃从文字的社会效能角度提出应讲究文字书写上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认为他是我国古代改革汉字的首倡者。持同样的观点的还有周有光先生和吕叔湘先生。

《语文建设》1989年第4期第46页的“来函照登”栏目刊载胡双宝先生题为《邓肃是不是“汉字改革的首创者”?》的文章,文中认为 “(邓肃)讲究文字书写上的速度”并非邓肃本意,即邓肃所论非文字的繁简迟速,乃是当时的官风、文风。

以上诸位先生对邓肃是不是汉字改革首倡者观点的争论已过去二十多年,笔者之所以旧话重提,是因为诸位先生虽然都从文字的社会功能角度,提出简化文字或改革官风文风的问题,但是却漏掉核心内容,即需要深刻理解邓肃写作的动机及其文章内涵。笔者读邓肃的《栟榈文集》,结合当时险峻的社会背景,认为邓肃提出的既不是文字书写上的改革,亦不是要扭转当时的官风与文风,而是他作为一名深深忧虑国家安危的主战派,深刻地认识到信息传播的强大功能,从而重视传播技术,提出战争时期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重要性。

一、关注传播技术,加快信息流通

北宋灭亡之前,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邓肃写作《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组诗,其中能看到诗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毕昇活字印刷术强大的信息复制与生产能力,感叹传抄诗篇之传播速度远不及毕昇的“二铁板”。“一得新诗即传借,许久夸谈今见真。车马争看纷不绝,新诗那简茅檐拙。脱腕供人嗟未能,安得毕昇二板铁。”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使古代信息生产技术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往前迈了一大步。这一技术完整地被沈括记录在《梦溪笔谈》之中:“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这不仅详细记述了毕昇做“二铁板”的方法,并且说明此法在复印速度上“神速”:“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虽然目前没有毕昇用泥活字生产书籍的有力物证,但从技术产生于社会需求的角度讲,这一技术在民间起到实际作用,引起不少上层文人的关注。

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曾任宰相、时任潭州长官的周必大用“胶泥铜版”印其自著《玉堂杂记》二十八条。当然,这已经是毕昇发明泥活字一百五十年之后了。在此之前,郑肃早就对当时的这一最新信息技术产生了极大兴趣。郑肃生活的时代离毕昇创作泥活字的时代相离大概五六十年。当时新诗的传播主要依赖传借,而书写是主要复制途径。即使是当时极其认真且书写迅速的写手,亦未能完全满足需求,因此单纯依靠人力的传播远远不如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来得快。邓肃热情地称赞了这一新式的信息复制技术,并向社会大众宣称“脱腕供人嗟未能,安得毕昇二板铁”。

二、收集准确信息,知己知彼

钦宗靖康元年(1126),邓肃经李纲举荐入京任鸿胪寺主簿。后金兵犯阙,邓肃奉旨护送儒释版籍入敌营,留五十日返回。他忧国忧民,积极主战,冀望收复中原,中兴大宋。在金营的这段时间里,邓肃充分展示善于收集信息,提炼信息的才能,“敌人之情已备知之”。

首先是对金兵人数的准确估计。邓肃通过金人分配一千万宋廷所纳之绢的情况,则“尽敌人之数不过十六万有余”。这只是全军的总数,还要减去一些并不能正式上阵打仗的人员,如“有阵亡者,有疾病者,有以事还国者,有随军以供战具者”等,最后邓肃准确估算出“敌人正兵固不过八万耳”。因此,金人不足畏,他热情地鼓舞士气“若天下人人有乐赴功名之心,而使之攻八万巳骄之敌,则社稷生灵又何患哉”。

其次是通过细致观察及言谈,敏锐抓住金兵内部各色人等分配不均导致军心不齐、兵士惶恐而惧战与厌战的情绪,“如臣所闻则敌兵亦何尝不怯也夫!敌兵之数既不甚多,又加之以其心离,其气怯,倘合天下之力以攻之,若无足畏者”。《孙子兵法》讲“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此,邓肃认为金兵不足畏。

最后总结金兵打胜仗的原因。金兵能战胜宋朝,是因为他“惟信赏必罚,不假文字,故人各用命”。只要赏罚严明,不须命令,将士们就能奋勇杀敌。手续繁复而缓慢的文书制度在战争时期易沦为一纸空文。《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写道:“信赏必罚,其足以战。”要使有功劳的一定获得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必须建立准确而快速的信息传播与反馈系统,这一点邓肃已了然在胸。

《孙子兵法》提出心理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是对信息的全面掌握,不仅是清楚敌方军事实力、保障能力等硬环境,而且要掌握敌方将士的心理、精神状态等软环境,经过细致的加工提炼之后,成为制定战略战术、打败敌人的先决条件。“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可以说,邓肃在战争时期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并且能自觉收集与运用信息,使信息为自己服务,而且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可行机制。

三、减少传播环节,提高传播效能

传播是从传播者到接收者的信息传送与反馈过程。怎样才能建立一个高效运转的传播系统为打胜仗保驾护航呢?

第一,重视口语系统的直接性。宋朝廷文书系统繁杂,宗室中人赵善括曾撰文对这一现象提出意见:“宋人奏议多浮文妨要,动至万言,往往晦蚀其本意。”这样的文书系统会造成信息渠道的阻塞,使信息不能及时传播,有功之臣得不到及时的奖赏,犯罪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邓肃认为在两国交战时期,量材任人、赏功罚罪决定着胜负关键。可是宋朝“轻重上下正在吏人之手,赏既不明,人谁自劝,此正朝廷之大病也”。针对这一情况,邓肃提出许立功者可以自陈,“欲望专立功赏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陈”,以减少“吏人之手”,从而避免了由于信息渠道的不畅而带来的信息延滞,若在短期之内立功之人不能上报则仍然按功行赏。战争时期,设立专门机构,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并且准许用口语传播代替文字传播,这样能减少中间繁杂的传播环节,缩短传播渠道。面对面的传播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准确而有效地传达信息,提高传播效率,能有效地达到赏罚明确的目的。

第二,注重行文的简洁性。南宋初立,内部兵荒马乱,外部敌寇追赶,可谓是险象环生。金人立张邦昌,邓肃饿死不食楚粟,奔赴南京。高宗建炎元年(1127)授左正言,遇事感激,不三月连上二十疏。邓肃在正月初八,上殿奏议,写道:“夷狄之巧在文书简,简故速;中国之患在文书烦,烦故迟。今日事势岂可迟也?”他联系危急的时局,提出文书“烦简”与“迟速”的关系,并对比太祖太宗时期法严而令速,指出今日文书益烦政事益缓,烦冗琐碎之弊端,进一步提出“兵戈未息,边鄙未宁,朝廷措置当如救焚如拯溺,岂可揖逊进退尚循无事之时乎?”救人于水火之中,必须快速行动。“比尝有讨论祖宗官制之命矣,今越两月不闻,所正者何事?岂以为用兵之际未暇及之乎?殊不知用兵之道正以此为急务耳,盖法祖宗以考官制畧虚文以稽实效者用兵之本也,不务其本而欲齐其末,臣所未闻。”

邓肃认为在生死存亡之际,各级官府应摒弃徒具形式的规章制度,公务要“限以旬日,期于必至”。只有使信息高效率地运转起来,才能上通下达毫无阻滞,收到实效。由此可见,邓肃早就深刻地认识到内容繁复、信息庞杂的“虚文”对信息传播的负面作用。他与主战派李纲交游甚密,有促膝之情。李纲在情势危急之下救亡图存,曾表达过相同的观点:“然而事廹势急,兼收并用,弃瑕録善,舎短求长,欲得真贤实材相与协力而扶持之,使士夫不复事虚名而收实效,官司不复行虚文而施实绩。”

现今,信息化战争已成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信息在战争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在南北宋风云变幻的战争时期,充分掌握与利用信息资源是打胜仗的必要条件。身处彼时彼地的邓肃率认识到这一点,能身体力行地收集与运用信息,千方百计地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如渴望先进的传播技术、设立专门机构、缩短传播渠道、摒弃虚文等。汉字书写、官风以及文风只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这些不是邓肃所想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其留给后人的主要精神财富。

ISSN2095-6711/Z01-2016-11-0262

猜你喜欢
文书信息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敦煌文书P.2642《释门文范》释录
黑水城出土的一件元代书信文书考释
“嵬名法宝达卖地文书”年代考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关于回鹘文书中几个词的探讨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