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学院 靳丽丽
河北科技学院校本特色视角下英语视听说课改策略研究
河北科技学院 靳丽丽
本文主要针对河北科技学院办学特色,提出构建校本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构想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大学英语 视听说 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与网络的高速发展,高校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迅速普及,出现很多具有校本特色的网络课程,如MOOC教育模式,并借此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文化。2004年与2008年教育部先后发文要求高校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如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各大高校以此为切入点对传统听力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根本性变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网络课程,传播校本文化理念。
因此,如何构建网络环境下具有校本文化特色的课程成为各个院校和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当务之急和研究重点。目前,部分院校提出多媒体环境下改革英语视听说教程。例如,黑龙江大学提出“基于网络的交互式大学英语3+1模式”,北京邮电大学的教学成果“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这些教学成果为我们探索与研究视听说教学模式提供了范例。
校本化是学校依据“泰勒模式”,结合学生需求、社会需求、本校教学资源、教学时间、学生生源特点,制定本校教学目标,将某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教学内容等量身定制,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笔者所在学校的招生生源大部分为高考分数在450~550的“90后”大学生。新生代学生喜爱新鲜事物,手机网络不离身。因此,高校将网络化、信息化融入教学过程,整合、使用优质教育资源是一种创新。学生利用多种数字媒介,如教学资源平台、新媒体、大网络、局域网进行学习和讨论,用数字视频提交作业,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精神。
河北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新型本科院校,目前正在向职业院校转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承担着通识教育、语言教育、思辨教育等基础教育的使命。视听说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有实质帮助。因此,笔者所在部门在英语课程设置上立足本校,结合本校办学特色,摸索创建校本化特色的英语视听说课程,以此顺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为社会培养掌握实际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1.精选特色教学资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之一。选择教材时,教研室经过研讨,选择《新视界大学英语视听说综合过程》教材。该教材最大的特色是融入时事新闻素材,含有视频、音频,教学单元有不同的主题。这些主题贴近大学生生活,涵盖社会热点、工作旅行等常见话题,非常实用。另外,笔者所在学院的英语课程正在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视听说课程要被打造为具有校本文化特色的视听说课程资源库。课题组准确把握学校办学特色,结合教材及当前热门话题,将之分类为校园文化、生活场景、工作场景、交通旅游、人际交往、娱乐休闲、保健医疗、自然天气。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全校师生时刻都遵循传统文化理念。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剧表演,促进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弘扬传统文化。
2.新型视听说教学模式构想。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笔者所在学校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建设8间大型自主学习语音室,为英语课程改革提供坚实基础。视听说课程因此定位为网络化、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模式。课题组着力构建网络环境下“课前引导+网上自主学习+课堂面授+在线辅导答疑”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模式,打造校本文化特色的课程。 首先,学校要引导学生学会网络化、自主化学习。其次,学生要养成上网自主学习的习惯,依据自身的语言水平及学习习惯到语音室进行网络化学习。学生完成网上自主学习后,教师依据学生完成进度安排课堂面授。课堂教学期间,学生依据网上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开展课堂交际活动,可以利用情景表演、角色扮演、辩论、讨论和陈述等形式进行相应的口语训练。教师应督促检查学生课下网上自主学习的进度和程度,为学生解答疑问,便于教师调整和布置学习任务。教师应准备在线辅导答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讨论区、QQ、微信等实现师生在线交流、网上辅导答疑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网络环境教学实践中,笔者主张主体化教学实践,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自主学习的指导,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自主网络学习模式,使学生充分体验校本文化特色的教学过程,逐步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适合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
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网络为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使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出调整,以顺应教育发展趋势。教育将与信息结合,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当今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面对新群体,教师应注意到他们的思维特点和生活习惯。他们在电脑和网络环境下成长,几乎时刻不离网络和移动设备。教师可以将信息教育作为教学手段引进课堂,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立体化,充分利用优质高效的网络教学资源,打造特色视听说课程以及浓郁的校本文化,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自主学习时自愿及时接受教育,体验学校的特色文化教学,以此使学校依托新型课程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数字化、校本化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编号:2014YYJG278)
ISSN2095-6711/Z01-2016-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