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促进作用分析

2016-03-20 13:15:22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朱文婕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人才教学模式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朱文婕

高校教学改革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促进作用分析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朱文婕

现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实际教学存在教学模式落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育理念的转变,完善教育目标,创新教育模式,改进评价体系,以此促进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进而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高校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 培养 促进作用

现今,高校教学改革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技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创新人才培养中,教学作为重要手段,其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成果。所以,有效培养创新人才,高校要重视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一、高校教学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

1.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指在教学思想及教与学理论的指导下,学校给予特定教学资源与环境支持而产生的教学活动。从过程要素方面分析,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成果评价等;从结构要素方面分析,教学模式主要是由人、物、信息等因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形式。现今,高校课堂教学中,大部分采用“传递—接受”“刺激—反应”的教学模式,教师是主导,决定教学进度、内容等,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此教学模式尽管可以实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未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学习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2. 教学方法落后。为完成某一项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共同采取的教学方式、手段、渠道的总称为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成果有非常密切关系。可以说,好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不好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影响教学的顺利展开。现今,高校教学中,一些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重教学轻学法,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自学,重结果轻过程。此种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不佳,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使其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

3. 课程体系不完善。现今,高校课程体系尚不完善,教师存在实践观念薄弱、综合教育力量不足、轻视创新教育等问题,缩小了学生的知识面,出现人文与科学分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等现象,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知识划分太细。目前,学校进行设计课程时,教学内容划分太细,太过注重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为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很多教材面面俱到,导致教师为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经常会进行一些取舍。这样不仅导致学生知识与能力片面化,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其二,课程内容落后。很多教材内容十分落后,很少涉及科学发展前沿的东西,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其三,课程太过求同。教学内容多为定论知识,不容置疑,未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启发,导致学生习惯接受书本知识,缺少思考。其四,课程结构不合理。学校的专业课设置课时较多,缺乏对基础课程的重视,注重课堂教学,轻视活动教学,必修课太多,选修课太少。这样的设计导致课程门类过多,课时较多,学生压力大,自学时间较少,未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时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

二、高校教学改革策略

1. 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新型人才观。教育理念是高校教师与管理人员对教育目的、方法及任务的看法。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教育中,专业知识理论教学受到高度重视,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专业学习的系统化。此种教学理论为学生进一步创新思考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倘若太过重视基本概念、强调步伐一致、注重服从教材,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创新的动力,无法培养创新能力。所以,学校要想开展教学改革,就要重视教育理念的转变,让每位教师与管理人员均认识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此落实相关改革措施。同时,为有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学校可组织开展教学改革研讨会,针对现代教育观念予以讨论,从而使教师深入理解现代教育观念,使其得以真正落实,进而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2. 完善教育目标,明确创新导向。高校工作中,教育目标是一切的出发点与归宿。制定教育目标的时,教师必须将创新能力培养当成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发展式,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获取、分析与利用有关信息。此外,要想实现创新,学校还要加强对知识的分析与整合,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展开独立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创新教育模式,以创新为先。高校教学中,教育模式是培养学生的固定流程,是教师与管理人员共同努力而建立的教学常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学校就要重视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灵活运用,联系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首先,现代教育中,学校应将学生创新能力、终身教育思想、自主能力的培养当成基本精神,从而将知识积累、个性培养、能力提高定为教育目标的支柱,以此完善教育模式。其次,学校要加强传统教育与现代网络教育的结合,以此完善教育途径,使学生时刻处在知识的海洋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还可以为师生交流提供可靠的平台,增进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主题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式教学等教学模式的运用,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4. 改进评价体系,鼓励创新行为。教育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与学生学习行为有一定的指向、激励作用。为此,学校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重视改进教育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传统教育评价体系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简单模仿与记忆情况。如果学生模仿与记忆得较好,就会得到教师很好的评价。此种情况会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所以,学校应积极改进评价体系,增加生活实际内容的融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可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相应的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中,高校要想培养创新人才,就要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完善教育目标,创新教育模式,改进评价体系,从而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纳入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中,以此为社会培养适合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创新人才,实现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王卫星,王一舒,王 爽等.地方高校产学研用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探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黄晓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创新人才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大学教育,2013

[3]马骧飞.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金 旻.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倡导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

[5]周光明,段书凯,杜彬恒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和实践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6]张翠薇.创新人才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培养模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

[7]王云海,王宇航.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

ISSN2095-6711/Z01-2016-10-0262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人才教学模式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