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黄 鹂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及改善教学质量的研究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黄 鹂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笔者依据河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为调查对象,阐述该职业院校职业素质的现状,提出改善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对策,为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素养、满足社会对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提供参考依据。
职业院校 学生素质 教学质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一要求赋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现代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真正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本文结合河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和问题,探讨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策略,努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本研究以河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抽样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研究方法,主要针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访问,结果如下:
1.职业技能现状。职业技能指人们从事职业时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是对个人胜任工作岗位的专业水准的衡量。调查结果显示,调查采访的学生中,76.4%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其专业知识,大约21.6%的学生能基本掌握,2%的学生基本对所学专业不太感兴趣,并产生厌学情绪。关于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88.5%的学生表示实习期间在校所学知识对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能指导其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10%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1.5%的学生基本无法将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这些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实践时暴露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因此,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怎样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相结合。
关于学生持有资格证书的调查发现,专业资格证书和非专业资格证书的持有率共占70.7%,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应用能力证书达90%以上。关于实际操作实践的调查发现,85.4%的学生表示能较好适应岗位工作,8.6%的学生表示能完成实习岗位工作,6%的学生表示在实习中遇到较大的困难。
2.职业意识现状。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职业意识的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将来从事职业的价值、职业学习态度和职业敏感度三个方面。关于职业价值这方面,54.6%的学生从自我发展、行业前景和社会意义等层面思考过自己从事工作的职业价值,15.5 %的学生关于这一问题没有做过深层次思考,他们的认识只停留在将来从事工作的稳定性、薪酬和升职等方面,29.9%的同学对职业价值这一问题没有考虑过。这说明,近半数学生对将来从事职业的价值认识较模糊。关于职业学习态度的调查发现,94.1%的学生表示职业学习非常必要,他们表示工作之后继续学习专业技能、与人沟通的技巧、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自身发展和提高所不可或缺的。关于职业敏感度的调查发现,学生整体上的职业敏感度较低,这一点和目前就业形势紧张有很大的相关性,68%的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没有信心,无法预测将来的职业成长和职业转换的趋势。
3.职业道德现状。职业道德是“职业人”在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中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并在个人从业的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职业道德一般包括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能否做到爱岗敬业、有责任心、互相合作、积极进取等方面。89.4%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较准确,能认可自己在企业中的服务地位,愿意从基层做起并做好,以博得企业认可,以服务强势填补学历劣势,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团队合作方面,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与行动力。93%的学生表示,他们高度认同今天的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要靠一个团队的共同协作,个人在其中要有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在行动力方面,97.2%的学生能服从团队安排,81.8%的学生在自己工作的各个环节能做到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1.通过日常行为教育,激励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主要依靠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训练。首先,学院要求辅导员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对积极参加争创文明宿舍、争当文明学生等活动的学生,在个人量化考核中给予加分,在每周班会上予以表扬鼓励。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干部向全院学生发文明倡议书,对不文明现象进行舆论约束和氛围导引,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养成文明行为。其次,通过量化管理,教师考核学生职业素质指标。有些辅导员将班级管理模拟为公司管理,借鉴企业对员工的行为要求,形成班级日常行为规范,将员工出勤率变为学生上课出勤率,用公司员工的量化标准考核学生的日常行为,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习惯,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2.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思想特别强调集体及其活动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调节作用。该职业技术学院每个班级每周举办主题班会,每半个月进行党团组织活动,并且根据社会事件和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定期地开展社区服务、义务支教、慰问帮扶、答疑解惑帮帮团等活动,积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管理过程中,学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求学生遵章守纪、尊师重教,考试中诚实守信,上课开会不迟到、不缺席,班级活动中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学习上有竞争、有合作,生活中互相帮助、融洽相处,有错误勇于承认、敢担当、能改正等。通过这些日常活动和管理,日积月累,教师不间断地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和不良习惯进行反复修正,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
学院成立了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如数学与信息工程系的数字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机电工程系的倾芯志愿者服务队、教育科学系的新教育协会和心理健康协会等,吸引了大部分学生。各个社团结合其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义务维修家电、慰问夕阳红敬老院、关爱留守儿童义务支教、心理健康咨询、义务献血等,促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完善个性、学会尊重、团结协作,形成健康人格,扶贫济困、关爱他人,确立社会责任感,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进步与教师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学校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学院通过积极探索,能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岗位设置。首先,学院按照“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合理”的原则,制订分配办法时,强化岗位管理意识和手段,工资待遇随岗位变动,制定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贡献大小相适应的分配办法,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其次,学院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名师、十佳青年教师及优秀教学团队评选的评价标准中,将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单列并作为重要考量因素,激励教师加强实践锻炼、重视实践教学、注重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第三,学院对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深造、研究生课程进修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例如,教师学位学习的费用待学业完成后给予全额报销。第四,学院鼓励教师参加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参与工程项目等。根据不同专业教师的需要,教师到不同的企业中参加1~4个月的实践锻炼,感受企业一线需求,增强实践能力。学院制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通过规范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使其真正从课堂走到生产一线,亲身体会企业的真实需求,把在企业学到的知识引入课堂,在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真实感、指导学生开展实训、提高职业技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何育静.高职院校思修课程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6
[2]张 蕴.高职学生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实践[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
[3]王贤纲.高职专业技能培训教学的综合措施[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
[4]汤 巍.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分制管理模式[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
[5]何 毅,蒋春敏.浅谈职业教育的实验教学改革[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
ISSN2095-6711/Z01-2016-10-0261
黄鹂(198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本科,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