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等数学教育分析与研究

2016-03-20 13:15:22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纪艳凤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院校教材高职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纪艳凤

高职高等数学教育分析与研究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纪艳凤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高数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甄别取舍,满足各专业学生的数学需求;通过对数学文化的渗透灌输,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方式,力争体现高等数学的高职特色教育策略。

高职 高等数学 教育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突出人才培养对当前社会需求的针对性,是高职生在人才市场上竞争的特色和优势所在。社会需求具有多变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能力。高职生不但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必须拓宽知识面,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重视基础课教学。高等数学作为基础课,对相关理工应用等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开设高等数学课程,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高职生认识研究问题的数量意识,有重要作用,是培养全能人才的有力措施。近年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高职数学教育存在着以下三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1.压缩课时,停开课程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高专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尤其是经济和工科方向的专业很有必要开设高等数学课。目前,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学校存在认识偏颇、简单压缩教学课时、删减教学内容的现象。一些学校不清楚数学对培养人才的作用,丢弃数学教育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2.教材选取不规范,专业针对性不强

教材在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教材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目前,高等数学的教材各有特色,各有侧重点,其中不乏质量不高的教材。相对于本科院校,适合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材数量不多,教材分类不明确,针对性和专业性没有明显区分。

3.缺少合理课程衔接,基础、专业学用“两张皮”

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都应该把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类工具类学科,需要学生下大力学习理解和把握。例如,工程类、经济类等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高等数学。实际上,高等数学本就有工程数学和经济数学之分,与专业课程体系应是配套的,前后课程设计应是连贯的。然而,许多学生对专业课程感兴趣,对高等数学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不明确,被动学习数学。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数学基础较差,怕学习高等数学花时间精力多影响专业课,降低对高等数学的学习热情。

从高职教育现状可以看出,某些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既是众望所归,也是形势所迫。一些高职学生数学功底相对较差,数学学习兴趣不高。高职院校落实高数教育过程中,要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出发,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善。

1.科学选定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高数相关课程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基本要求是:以专业应用为目的,以是否够用为尺度。这就要求选定教材内容时,学校必须针对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区分应用数学的难易程度和侧重方向,科学选定高职类高数教材,合理设置教学课时、与专业课配合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重点,使高职院校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进行必要的创新改革,使教师紧密结合专业,有选择性地教授最实用的数学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运用高等数学解决问题的热情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要转变单纯教授知识的观念,从尊重学生人格、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综合努力,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主动求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学生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师重教,对教师的付出予以尊重。对个别学生提出的数学难题,教师应给予及时、耐心、细致的解答,这是培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兴趣的一种方法,有利于为课堂创造良好的氛围。

其次,教学联系实际。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高等数学的运用同解决实际和专业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认识高等数学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将大量的专业问题融入其中,增强高等数学教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

3. 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按专业分类施教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形式单一,主要采取千篇一律的单向理论灌输模式,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影响学习效率。实际上,高等数学教育教学可以根据专业需求的目的性不同,采用启发式、问题引入式、讨论式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将内容分为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基本要求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要求,提高要求是针对学习数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要求。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听课,目的是让学生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分专业授课,区别每个专业选取的内容和侧重点,使教学内容紧紧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按“必需”和“够用”为教学深度的原则,取舍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适当加入现代数学中公认的最具基础性的内容。另外,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将大量的数学美渗入到教育教学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与美感。

[1]赵 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5

[2]刘 燕.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李英杰.关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2

ISSN2095-6711/Z01-2016-10-0112

猜你喜欢
院校教材高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