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石 幸
研究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石 幸
高职院校应有和谐的氛围。教师和学生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特有的作用。其中,高职院校辅导员结合学生特性,在思想教育、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向等方面指导学生,以此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的校园风气。
高职院校 辅导员 构建 和谐校园
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变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不仅要有高等教育,更要有新世纪的校风、校貌,处处体现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辅导员应认真做好工作,充分发挥好引领和教育作用,构建和谐校园,使高职院校得到进一步发展。
高校辅导员是和学生联系最直接、最频繁的管理者。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受到辅导员的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这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校自身的综合实力。
1.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一些高职院校未能及时完善学生在受教育、生活以及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所需设施。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等,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处于不完全健康状态。这就要求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将所学专业知识和工作实际结合,针对每位学生实施对应的思想引导和心理调节,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充满自信,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2.从思想教育本身的职能来看,辅导员不仅有责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更应该时刻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对世界有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人生有正确把握。同时,辅导员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不触犯法律,遵守社会公德,成为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人。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对学生拥有良好思想品质具有关键作用,属于基础性力量和基石,这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体现,其中辅导员是具体的执行者,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
3.从现今高校的德育状况看,高校扩招使高职院校的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时期。由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趋紧密,有些社会问题在学校出现,一些学校问题也出现在校外。一些学生面临多样而又全新的变化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处于被动状态。这就要求辅导员不能再用传统的管理和教育方式,应运用新的管理方式适应学校和社会的变化。
辅导员除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之外,还要鼓励、教育学生拥有奋发向上、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要教导学生将诚信、团结、友爱落到实处,逐步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新时代的辅导员除了教导学生,还要融入学生,和学生一起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及挑战,把教育融入交流或沟通之中,建立和睦的师生关系。
1.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团结勤奋、刻苦努力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进步。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协同合作,开展充满趣味性的知识竞赛或学习对抗赛等活动。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可以在校园内形成蓬勃向上的学风,还可以为学生树立脚踏实地的精神,把高职院校所要实施的学风建设具体化、行动化,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和学习氛围,逐渐形成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
2.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先后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对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起到很大作用。在大学,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是自己的同学和教师,一部分人要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相处。如何与同学及教师形成和睦融洽的关系,这就需要辅导员的指导。
辅导员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辅导员要教导学生真实表达自己,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第二,教导学生当别人和自己的意见不同时要学会尊重和接受,每个人对待同一事物都会有不同想法,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最后,教导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只有自己对他人真诚,他人才会用真诚之心回报。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承受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一些应届毕业学生不能找到符合自己专业或心意的工作。针对这种状况,高职院校辅导员应从新生入学起,引导学生一步步积累知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在与人相处等方面锻炼自己,提早适应社会。辅导员应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合理的认识,要让他们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用积极的态度应对就业压力,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做好就业准备和职业规划。
综上所述,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构建和谐环境。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校的教职工,应正确认识自身对于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应把自己的职位特点和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结合起来,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1]王音音.浅析高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2
[2]秦 昊,骆理俊,徐 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3]哈丽娜,周永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检验医学教育, 2012
ISSN2095-6711/Z01-2016-10-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