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翠英,刘占仓
(1.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2.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1)
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韩翠英1,刘占仓2
(1.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2.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1)
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发生的起重机械事故,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特点,针对共性原因,应用事故预防理论,提出重视起重机械基础处理、严格实施安装拆卸方案、使用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准确核算起重载荷,强化从业人员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维修保养等相关预防措施,以预防和减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起重机械;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融合,我国建设工程规模迅速扩大、建设速度迅猛提高。在工程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起重机械得到快速发展,其作业能力越来越强大,单机额定起重量已达到8000t,起升高度可随建筑物同步增高,工作幅度不断增大。一旦发生起重机械事故,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造价、参建人员生命健康等各方面将会造成巨大恶劣影响。因此,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越发显现。本文分析了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制定了针对性预防措施,供同行参考,力求有效预防和减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众所周知,存在危险源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危险因素是事故发生的触发条件。围绕危险源随机发生的异常现象或状态即为危险因素,它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可导致事故的危险源和危险因素可概括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个方面,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相接触(交叉),达到危险临界点时,就会导致事故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产生和发展是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1.1 各责任主体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缺陷
在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背后,相关经营者、监督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上往往存在不少缺陷,致使安全隐患未被及时发现、预防、消除。管理缺陷主要表现为:各责任主体单位未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未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或者有机构、有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未按要求履行或执行。致使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实际上的缺位,造成安装拆卸、运输、使用、维修很多环节没有按法律法规、规程、标准要求进行实施;平时监督检查不彻底、不规范、维修保养不力,使起重机带病运行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1.2 相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违章作业
起重机械相关从业者主要有:操作人员、起重指挥、司索、安装拆卸施工人员、检修人员、各级管理人员,以上人员如对起重机械使用说明书、技术性能特点、安全操作规程、国家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标准相关要求了解不足,实际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不合格,或者心存侥幸、责任意识差等,而不按要求作业,将不可避免的发生违章现象。例如:斜拉斜吊、超载、误操作、操作动作太迅猛又不采取措施,吊物上或吊物下站人、吊物捆扎不可靠、使用吊具不符合要求等;如检修工对起重机械构造原理不清楚、维修业务知识不足;检修工作不制定方案和措施,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盲目检修,发生失误致使起重机带病运行等等,都极易导致事故发生。
起重机械存在设计缺陷、出厂时自身质量存在问题等情况,未经检验或检验时不认真,未能发现存在的缺陷,投入使用后与其他危险因素同时合并出现,则易发生安全事故。归纳此类事故发现,大部分原因是起重机械生产、维修时,金属结构焊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使用中受到较大应力时,焊缝开裂致整机结构严重变形、失稳、甚至倾覆倒塌。
起重机出厂时质量合格,在后续使用运行中,起升、变幅、回转、行走工作机构的零部件、钢丝绳、滑轮、卷筒、吊钩、钢结构及连接件等难免发生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如不及时维修,如和其他危险因素同时出现也将诱发事故。
目前我国生产建设中,有大量已用二十多年以上的老旧机械在使用。此类起重机长期使用后各工作机构、零部件已严重老化、金属结构已发生疲劳、有的已达到报废条件。在继续使用中,如再遇到维修保养不到位、操作方法不得当、吊装重量超负荷等危险因素,则大大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几率。
1.4 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检修施工作业存在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认真编制、审查和执行起重机械的安拆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不完善,施工交底不认真,随意更改作业流程,吊装过程中违规指挥、操作,缺乏统一严格的现场管理,施工时不仔细,致使某些零部件未安装到位、安全保护措施不得当、安装用机械及工器具出现故障等情况,从而造成事故发生。尤其是在龙门起重机安拆过程中,因缆风绳拴在活动地锚上,地锚力量不足,缆风绳夹角不符合规定,临时拆解缆风绳、更改施工作业程序等未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等情况而发生事故的概率特别高,教训极其深刻,从业者一定要特别警惕。
1.5 缺少安全保护装置或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因起重机械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为保障其安全运行,标准规范明确要求必须安装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并保持灵敏有效工作。如果这些保护装置,如起升高度限位器、变幅限位器、力矩限制器、吊钩防脱钩装置、运行极限限位器、防后倾装置等出现不起作用、不灵敏、人为的短接或拆除、未安装等情况,或者设备接地、漏电保护等不可靠,一旦发生错误操作、指挥或其他违章行为时,需要对应的安全装置保护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则会导致吊钩冒顶、重物坠落、机械倾翻、触电等多类事故。实际使用中,因起重机未安装起升、变幅限位器,致使吊钩和变幅钢丝绳过卷、钢丝绳拉断,吊物坠落、起重机倾倒,整机损坏、伤人的情况屡见不鲜。
1.6 多台吊车同时施工相互干涉
在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往往是几十台起重机同时作业,在同一施工区域内,也会有多台起重机同时工作,上下、同一平面立体交叉施工非常严重,如果不提前制定防碰撞措施,或制定措施不当、未按措施要求实施,或者监督指挥不力,都极易造成吊车相互挂碰事故,严重时造成起重机损坏或倒塌。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查缺补漏的过程。很大程度上而言,英语一轮复习大于二、三轮复习,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是二、三轮针对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做题技巧复习的奠基石。学生一轮复习不扎实,词汇量不足,基础语法知识不清,在篇章阅读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由于词汇和语法障碍,读不懂文章,这会直接导致学生信心不足,使二、三轮的复习过程举步维艰,复习效果也势必会大打折扣。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明确英语一轮复习的重要性,以保障一轮复习顺利、有效进行。
1.7 大型起重机基础不符合要求
主要表现为:基础水平面或轨道不平,轨道不直、局部下陷、变形、接缝高低差超标,轨道接缝处悬空、未垫在轨枕上,接地不符合要求,无排水设施;轨道止挡不牢固、不结实、不规范、或未设,行走限位碰尺安装不规范;起重机基础不够坚实、地耐力不足,有的基础长时间严重积水造成松软下陷;施工现场腐蚀性较强废水长期对起重机基础上安装的轨道、地脚螺栓、基础节、十字梁等材质及焊缝进行侵蚀,影响其安全。积水也不利于日常对起重机地脚螺栓、基础节和十字梁连接螺栓预紧力的监控。有的企业敷设轨道时未对地基和地下构筑物进行详细勘察和处理,基础设置在电缆、管道等地下沟道设施上,长时间使用后造成了基础坍塌,从而危及起重机的安全。
1.8 对外界环境因素估计不足、未采取有效措施
起重机械在特殊、恶劣天气(风、雨、雪、冻、洪水、雷电等)下施工,应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恶劣天气来临前须及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措施不力或不及时将会对机械造成损害;大型起重机械吊装体积大、迎风面积多的特殊物体时,一定要充分重视并核算风载荷对吊装物所增加的冲击载荷,如因此冲击载荷导致起重机倾覆力矩或吊装载荷超过其设计参数时,起重机将失稳而引发事故。
1.9 不遵守输电线路安全距离规定,违章作业
主要表现为:对安全操作规程学习不够,不熟悉与线路安全距离有关规定;不注意观察周围作业环境;指挥人员工作不认真;无人交底、无人监护、无保护措施、未办理安全工作票。起重机施工时因距高压线太近引起放电、触电事故常有发生。
2.1 把事故预防作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
企业应高度重视事故预防工作,并把事故预防作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可采取的主要方式有: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采取隔离保护措施,避免二者出现交叉,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不相联,使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产生的后果降到最低,中断事故的进程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2.2 采取强制性技术和管理手段,促进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工作
强制性管理手段包括:国家及相关管辖部门颁布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并强制执行;企业自身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设立安全监督机构和人员,制定监督程序和方法;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违反规定者进行经济和行政处罚;安全管理先进者进行表彰等。
强制性技术手段包括:国家及各级管理者制定相关行业相应的标准、规程、强制性条文等技术规范,并认真落实。企业认真执行各级安全责任制,加强内部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和管控流程,加强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企业使用具有优秀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作业人员,以保障机械安全运行等等。
为保障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各相关单位均应设立相应管理机构、安排具体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和管控流程,使相关岗位的作业行为制度化、规范化;深入开展各级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有效开展相关监督检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制定安全控制指标,定期安全考核和评价,建立管理长效机制。监管单位严格执法、督查有效。社会各层齐抓共管,相信一定能迎来起重机械的良好安全局面。
[1]陈家佐.电建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X928.4
A
2095-2066(2016)33-0258-02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