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晶(荆州市荆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荆州 434000)
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深化应用
韩晶(荆州市荆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荆州434000)
电网公司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有建设性的策略,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质量。
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深化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行业管理也要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但是程度相对较低,在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明确信息化管理的不足,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深化是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实现发展的必然趋势。
1.1业务架构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内部已经实现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将公司的各种业务、管理形式纳入了系统,走信息化管理的道路。根据该系统的整体框架构建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的管理类型比较多样,涉及到员工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业务架构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中,在管理信息化优化的理念下,业务领域也开始逐渐升级优化,增设了许多新内容,例如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员工自助等,对原有系统内部的其他管理形式例如绩效管理等进行了改进。在应用中,主要采用由总部为主导的业务模式,需要搭建统一的平台,业务系统相对比较贯通,实现了与公司其他部门发展的有机统一。通过深化,业务内容增多,业务能力相对提高。
1.2应用架构
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应用类型比较多样,可以有效的支持人力资源的相关业务,其中涉及到人力资源计划、组织管理、招聘管理、福利保障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应用渠道的开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便利,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工作质量。当然,应用系统的应用需要多种类型的平台进行支撑,例如人资管控、电子招聘平台、相关教育培训平台等,促进了系统的平稳有序运行。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提出了相应的准则,发布了信息行业的发展目标,在信息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技术的研发力度,丰富信息建设成果,对信息相关的业务进行渠道拓展,在实践中不断实现优化升级。原有的应用模块丰富了内容,创新了形式,提高了应用质量。例如教育培训部分,新增了专项计划储备库等应用部分,实用功能相对更强,可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决策、也实现了社会化学习的目的。在招聘管理部分,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优化,实现了移动端优化,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减少了工作量。其他模块也同样,又增设了许多新版块,实现了功能的升级,提高了使用的效率和质量。
1.3数据架构
在该系统的应用中,数据架构没有做过多的改变,存在的数据类型相对比较多元。在国家电网公司发展过程中,业务不断发展,涉及的类型逐渐多样化,因此对数据类型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深化过程中,数据架构类型内容丰富。在实践中,数据主题域得到了实际的优化,在这样的基础上增设了新的内容,例如全员绩效子主题,包含的内容类型比较多,涉及到的内容和业务架构中蕴含的内容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数据架构模块的系统改进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优化,从实际出发,可以按照业务模块进行具体的划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在全员绩效模块中,进行数据平流转涉及到的应用系统相对多元,例如邮件平台、信息监控系统、调度系统、营销系统等。该模块涉及到的数据类型繁多,其中包括人员、合约管理、结果应用、标准工作积分等结构化数据。在模块的应用中,通过相关平台的应用,可以进行数据的获取。这个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工作流程,可以通过目录进行组织机构等数据的获取,然后通过各种应用系统对绩效管理运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发送,通过数据集成形成有效的管理信息,为后期的工作进行指导,为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了交互功能的应用,加强了人与网络设备的联系,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交流和反馈,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1.4技术架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中,技术架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国家电网公司发展中,行业涉及到的技术类型比较多样,在信息化管理中,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系统深化的要求,对系统中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整改和建设。在技术优化升级过程中,要根据电网公司运行的情况,对相关技术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系统架构,其中包含的构造类型多,例如服务层、基础框架层等部分,实用性相对较强。在服务层中,系统可以通过平台提供公司的各种业务服务,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集成层中,需要的设备元件技术含量高,接口类型多样,实现了信息和共享,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蕴含多种信息的信息库,实现了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基础框架部分,利用平台SG-UAP实现了展现界面等操作,其他部分软件的深化,实现了科学决策和数据获取。这个过程中,采用了一定的存储机构实现了数据的存储,便于后期工作的实行。技术架构的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系统中各种类型数据的相互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从而实现了业务应用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了SEGRP-HR系统进行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深化,通过对业务运行情况的分析,制定了具体的部署方案。这个过程中,主要采用多种部署方式混合的形式,应用效果相对比较理想。当前,在该系统中,一级部署形式应用较多,在教育培训模块,由于业务运行的需求,在各个分单位进行了相关设备的部署,满足了部分人员在线学习的需求。通过内网和外网的结合,形成了总体部署环境。其中包括的服务器类型比较多元,例如系统生产服务器由服务器集群和负载均衡组成,还要辅助决策应用服务器和商业智能服务器等,不同的服务器构成的设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系统运行中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负责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提高了系统运行的质量。总体的控制中心采用互备的方式进行部署,内网中的数据库服务器中,下设多种分支服务器,从而可以实现生产的功能、作为考试平台的功能、进行网络在线学习的功能、绩效考核和薪酬发放的功能等。外网环境应用的服务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由招聘服务器集群组成,采用一定的设备进行负载均衡。一般情况下,在内网和外网之间,可以采用一定的设置进行隔离,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保证系统平稳有序的运行。
在该系统应用中,前期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科学的原则进行系统的建设,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集成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要结合电网公司的生产发展特点,明确系统集成应用中的要点,重点进行外部系统的集成。这个过程中,可以从三个部分进行系统集成功能的设计,包括界面、数据、应用。其中外部系统中,涉及到的功能类型比较多,通过外部系统的构建,可以实现财务管控、信息监控、主数据管理等功能。在界面应用部分,相关的集成需求相对较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信息交流、获取的平台,为后期工作的实行提供了基础。应用集成,是外部系统的核心部分,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应用服务,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这个过程中,应用集成要与相关的数据相结合,通过大量数据的应用,用户可以在这个板块及时通过相关标识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整体储存的效率,同时新增设了更新等功能,保证了信息的有效性,为实际的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降低了电网公司发展业务的难度。在数据集成部分,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利用系统平台,对数据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传输,满足公司不同部门工作的需要。当然,需要相关部门发出信息的需求指令,管理人员根据指令进行数据信息库的查询,然后进行发送,简化了工作量。通过界面、数据、应用集成的组合,保证了系统运行的流畅,实现了功能的整合,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实现管理系统的深化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深化中,要明确系统深化的重难点,采用科学先进的手段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功能升级,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1]张 勇,王 奔,卞建玲,等.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应用研究与实现[J].电力信息化,2011,09(2):60~63.
[2]王思宁.深化应用提升绩效谋动责任央企“登高”计划——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深化应用与提升绩效会议报道[J].电力信息化,2008,6(11):9~10.
[3]王 奔,冯 东,陈俊宏,等.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辅助决策模块建设及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1,09(12):22~25.
[4]温 超.不断深化国家电网公司总部企业门户的应用水平[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1电力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1:141~142.
[5]张健,王奔.SG-ERP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建设方案[J].电力信息化,2011,09(10):28~32.
2016-4-29
TP315
A
2095-2066(2016)14-0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