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显萍(四川万坤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泸州 646000)
关于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探讨
陈显萍(四川万坤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泸州646000)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理念逐步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园林成为现代园林建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对我国园林的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作用
绿色植物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大量粉尘。阻隔来自太阳辐射的大量紫外线。在城市中形成一道无形的保护膜。同时绿植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城市空气。而且绿植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性是城市最好的美容师。城市中种植高低错落有致的绿色植物,可以使城市更宜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园林植物可有效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城市园林的合理配置对于改善城市空气状态具有良好的效果。绿植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吸收空气中热量和水汽、释放氧气,调节城市的温度和湿度,使城市的全年温度更加均衡。不至于出现夏天过热、冬天过冷的极端天气,使城市更加宜居。
2.1生态功能优先原则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设计思路就是运用巧妙的设计将生态进行合理配置,力求打造一个生态健全的自然的景观结构。在这项工程建设中,景观的搭建利用地被、草、灌木、乔木复合群落结构,以此来加强景观的叶面积指数。景观的建造要亲民自然,与民众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城市园林景观还应具有抗污染性来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降污降噪的功能是其优化城市环境的必备功能。不仅如此,植物景观也应发挥其对人体的正面影响力,根据具体环境来配置适当的植物来增进人体健康。
2.2适宜原则
基于生态节约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因地制宜,对于不同的地域,它的文化、环境、经济等都不同,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和风土人情,还有依赖当地民俗民风、自然环境情况等因素进行设计。比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地方民族特色,结合当地的土壤状况、气候条件、植被物种等因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这样的园林景观不仅反映浓郁的地域风土人文色彩和特征,而且利于对园林景观的管理和维护,从而降低了成本。
2.3植物配置必须和谐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要求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保持不同植物之间相互协调,尽量避免将形态差异过大的植物搭配在一起。比如丛植,其不但可以作为主景,亦可作为配景,还可以当作背景或隔离措施,但是不论怎样使用,都应遵守艺术构图规律,在表现植物群体美的同时,还要表现出植物的个体美。由于不同植物的姿态具有差异性,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还应做到不同植物之间、植物与园林其它要素之间达到和谐协调。另外,植物配置还应带给游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尽可能满足游客欣赏和游憩需求。如群植,通过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不仅有“成林”之趣,还可为游客遮荫,一举两得。
2.4建立循环系统的天然景观
自然界中的光、水、土壤、植物本身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再加上风景园林对城市空气的净化,整个城市环境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循环利用的过程。如有植物就必须用水进行灌溉,自然也就融入水系统,因而也就有灌溉给水系统设计,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延续风景园林的生命。所以建立循环系统的方法进行景观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水、土壤,使景观设计变得更加美丽。
3.1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水平不够
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进行植物配置设计应当满足城市建设的生态平衡的需要。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方面的设计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外在美感的建设与城市资源环境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绿化植物配置设计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影响城市的整体园林绿化的水平。
3.2地域特色不突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园林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形象,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建设内容。一些具有文化底蕴和历史的城市在城市化建设当中展现新容新貌。但是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城市园林规划者往往忽视这个特征,忽视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弱化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导致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匆匆融入批量化城市建设的浪潮,而丢失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可谓得不偿失。因此,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城市特点。科学化配置园林植物,使城市园林成为见证城市发展,体现城市特色、传播城市文化的载体。
3.3植物配置缺少多样性
从我国目前的园林设计实际过程来看,很多园林的植物配置过程过分的追求植被的观赏性而大量种植价值很高的植物,这样就导致了植物的种类单一。有些园林还可能在后期保养过程中将相对不具备观赏性的植物斩草除根,这样就加剧了园林植物的单一性。在短期内植被的单一性可能不会体现出不良的影响,但是在一段时间后,植物过于单一会导致该园林的生态效益不高,各种病虫害现象严重,植物之间不能进行交互。所以想要让单一的植物健康生长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植物不能良好生长也就间接导致了该风景园林项目的寿命减短,造成经济资源、生态资源等浪费。
3.4对植被保护不到位
因为大多数的园林绿化植物都种植在公共区域,如公园、市中心、学校、马路和公路等等,有的时候不能够进行很好的保护与管理,最后导致了植物产生杂草或者受到病虫害等等的危害。还有的游客或者行人不自觉的进行了破坏,导致植物受到损伤甚至是死亡,造成了环境以及经济的损失。对此,园林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及监督的制度和其执行。
4.1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与植物形态配置
不同的城市,具有各具特色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城市园林的建设只有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互融合才具有和谐性,更能体现美感二在园林植物配置中:①有机结合灌、乔、藤等各类植物。同时要兼顾高、低、远、近、曲、直,使园林植物高低结合、错落有致;②要结合季节特点配置植物,使园林在各个季节展现不同的风貌,展现季节的魅力。总的来说,植物的配置要注重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布局,使园林建设效益最大化。
为提高城市园林的审美价值,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色彩形态配置植物。①注重花朵颜色的协调搭配,展现花朵的色彩美;②利用植物形态、花朵开放姿态的搭配组合来营造不同的景观,展现植物的形态美;③配合展现主题,通过专业的植物修剪,获得一种独特的形态美,展现趣味性。
4.2结合乡土植物,展现不同风貌
我国地大物博,地被植物品种繁多,而城市之间的地被植物不尽一致,所以根据各个城市植被特点,因地制宜选用城市乡土地被植物展现园林绿化的特色。乡土植物由于对本土气候和土壤条件已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而且在长期本地生长过程中,已经与本地其他生物构成了和谐的生态系统。这样在园林绿色植物配置过程中利用乡土植物,不仅有利于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而且乡土植物的配置还可以更突出地区景观的特色,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群落。同时,城市中古树名木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和活化石,任何的园林绿化都不能以破坏古树名木为代价,反之要加大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建议在绿化过程中对古树名木资源充分加以保护和利用,展示地方特色,突出园林景观文化品位,加大政策执法力度,加强宏观微观管理,安排专项经费、改善立地条件、制定树体保护措施等。
4.3考虑季节变化,实现植物配置多样化
植物是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形态上变化的,所以如果忽略了季节对园林的影响就可能破坏风景园林整体的美观性。所以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考虑植物的开花季,如果是数目的话也需要考虑树叶变黄、落叶及结果等的时间。如果能够把植物随着季节更替而展现出来的形态变化结合到园林的植物配置中去,那将会大大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对于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所以一项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成功与否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4.4注重配置的经济性,加强园林养护管理
如果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不合理。不仅达不到好的绿化效果,还可能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成本浪费。同时还可能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增强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合理性,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植物配置时要结合园林当地的气候、植物生长特点及习性等特点,尽量种植易成活、易打理、易养护的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植物,在降低园林绿化成本的同时,后期养护管理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园林植物在每一个时期都要有人精心照料,才能保证园林绿化景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最大价值。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工作,对城市整体的环境建设、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合理地规划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效用,才能使城市的居住者有更好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空间,进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1]戚少飞.关于园林绿化植物配置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134.
[2]胡从云.关于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思考[J].现代园艺,2015,10:167.
[3]赵雪松.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265.
2016-3-8
TU986.1
A
2095-2066(2016)11-0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