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铜仁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
董丽
(铜仁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中的精英群体,其价值观的培育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文章在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要性的基础上,强调以生为本、显隐交互和地缘文化的培育原则,并提出了彰显主导引领作用、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搭建网络载体平台、秉承实践育人理念、完善核心体系建构等全方位的立体化路径,以求助推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高度概括,即首次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并随后将其提升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的全局高度来抓。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中的精英队伍,肩负着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是民族地区建设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的思想涵养和价值趋向必定影响着当地民族群体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基于此,如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就成为当下亟需我们考究的重要课题。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省内少数民族大学生居多,能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之有效地融入该地区大学生的教育生活之中,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应然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剩余的扣子都会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可见,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养成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如其分的从理论指导、精神支撑、道德准则和目标奋斗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价值上的指引、取向和评判标准,为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确立了根本方向。积极的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以帮助他们科学系统的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从内心体认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地用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我实践,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价值行为。
(二)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甄别能力和理性思考的实然需求
时下,我国正处于改革“深水期”,市场机制暂不够健全,多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圭臬、文化思潮同时并存,威胁并侵蚀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性和牢固性。陶行知认为: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将核心价值观沁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之中,并不断把握他们心态的形成、变化及发展规律,可以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事物的科学研判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
(三)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诉求
“既然马克思主义认定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主义,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中国形态就应当继承这一思想,因此,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与向心力,对人的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会转型之际,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奢靡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正在一些大学生中滋生和蔓延,严重滞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贵州实际,启导和指引大学生准确、科学、系统的领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核,汲取精神营养成分,从而促进其自由全面的发展。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诉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3]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军,其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本地区和本民族形成强大的树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只有持续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建设,才能日益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以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之力量。
(一)以生为本原则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对象,只有得到充分尊重,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在培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即以学生为本,在培育活动中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权利,合理有效调动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创造条件使他们健康成长、综合提高、全面发展,并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时引领,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推动效用。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全面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方面的合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引导他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把握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效统一,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诉求。
(二)显隐交互原则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两种基本的教育方式。所谓显性教育,指利用各种公开的教育载体,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的组织实施,进行直接、正面、灌输式的引导和教育,力求在短期内取得实效。而隐性教育则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熏陶,通过间接、渗透式的教育达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功效,让受教育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得到影响和感化。针对当前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性和行为特征,若完全采取灌输式的显性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不仅难以抵至预效,反而易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排斥甚至逆反心理。因此,在开展培育过程中,不但要有显性的认知导向,更要有隐性的价值体验。灌输与默化同行、显性与隐性交织,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有明确的价值指引又能在春风化雨中获得内心的情感体验,并自觉外化于实际行动之中。
(三)地缘文化原则
在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之根本目的即是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大学生在多元的民族文化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引领民族地区的思想文化朝着正确指向发展,以保障区域经济前进中的社会主义方向。贵州地处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东部,全省共有49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6.11%,少数民族种数居全国第二;且全省多以山地为主,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这一地缘因素决定了本省异于其它地区的特殊境况: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共生互融,无论从语言、服饰、建筑、饮食、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得以充分体现。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之中,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原则,又要兼顾当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性和地方高校的具体情况,找准贵州地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并以此切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才能不断落实培育之功效。
(一)彰显主导引领作用,强化核心价值体认
主导性即规定性和指向性,就是指在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关系中,有一种事物或现象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事物或现象起着指导、引导、领导、统领的作用,规定着其他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而也就规定着由这些事物或现象构成的整体系统的性质和走向。[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核体现,在当代中华民族的整个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起着指引与统率之作用。因此,在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秉承与坚守价值取向与思想理念的一元主导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多元的社会文化思潮中主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在尊重差异中扩大主体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
(二)革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价值培育效能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地方高校的特殊群体,在心理品质、行为养成、文化习俗、学习生活等方面均异于普通大学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绝不能简单采取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应高度重视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探索建立一套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革新课堂教学内容,转变灌输教育模式,积极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讲故事、看视频、热点讨论、案例剖析等,真正做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无声中融入学生头脑、扎根学生心灵,进而转化为其自觉行动。当然理念的培养与践行不能只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应向其他领域辐射至专业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等,全方位、立体化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育过程之中。
(三)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价值培育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是一所高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沉淀和创造出来的,反映着高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人文精神,同样具有重要育人功能。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理念、心理情怀和行为方式发生着不同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前提之下,更应充分结合本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切联系的地方民族精神,不断丰盈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开展民族优秀文化名著导读活动、民族传统文化学术讲座、民族节日庆典、民族科技创新平台等等,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寻求与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我们所引导的价值观念的交融点,着力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和谐价值培育氛围。
(四)搭建网络载体平台,拓宽价值培育渠道
在“眼球经济”“拇指经济”的时代,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凭借其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等特点,有效弥补了传统媒介的不足,并迅速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挥传统媒介作用的同时,还应投其所好,努力营造“微博微信微时代”的微环境,搭建少数民族大学生便于融入的微平台,不断拓宽培育渠道,日益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愿参与其中,以指引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让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其平时生活的一部分,变得生活化、常态化。
(五)秉承实践育人理念,内化价值培育涵养
理论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世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认知说教层面,更要践行于生活实际,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正如习近平所指“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1]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即在于实践,民族高校要坚持不懈的推动大学生的实践养成,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利用民族特色节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红色文化基地活动等等,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感悟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和真谛。
(六)完善核心体系建构,夯实价值培育保障
制度是体系的具体化,体系是制度的抽象表述,在某种程度上体系裁决着制度的方向,且为制度奠设合法基础。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使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培养路径体现在各项制度和体系的部署之中,使核心价值观犹如空气全面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并能保持恒久的吸引力。梅洛·庞蒂曾说:“当身体被一种新的意义渗透,当身体同化一个新意义的核心时,身体就能理解,习惯就能被获得。”[5]因此,贵州高校在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精神涵养的和谐育人环境的同时,还需构筑高校应有的实践平台,创设科学的制度体系,内外联结,使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既有人文关怀的抚慰,又有制度道德的规约,以保障本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自觉前行。
此外,高校还应对各个部门单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方法和经验进行及时归结,发掘规律性的东西,对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教育宣传、行政措施、典型案例和社会实践等加以规整和树范,通过体系制度固化下来,以使日后工作有理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广大青年应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北京晨报,2014-05-05.
[2]人民论坛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EB/ OL].http://www.rmlt.cn/News/201307/201307051558362530.html.
[3]孙业礼.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EB/OL].http:// www.qstheory.cn/dukan/qs/2014-10/01/c_1112660005.htm.
[4]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116).
[5]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2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231-03
作者简介:董丽(1981-),女,河南周口,贵州铜仁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elite groups in the minority,the values cultiv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areas and the national long-term peace and good govern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inority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 concept and cultivating the foundation of necessity,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student-oriented innov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combined explicit and implicit education andcultiv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training principle,and proposesa full range of three-dimensional pathto highlight the leading role,enrich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build the plat form of network carrier,adhere to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system etc,in order to help and push the effectiv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view to the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ethnic minority;college students;the core values;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