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博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导向
曹博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从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入手,找出产生消费行为误区的原因,提出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社会要注重对不良消费风气的净化、家长要转变不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等对策。
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导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明显提高,应当说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很有必要。
(一)凸显自我,攀比消费
调研显示,人情消费、超前消费、享乐消费以及符号消费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也就是盲目追崇品牌、吃饭讲究排场、交朋友不惜重金等。对这些大学生来说,所谓的面子和享乐的心态已经把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给侵蚀了。
(二)单一模仿,从众消费
如今,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陷于一味跟风的泥沼中,不管产品适不适合自己、缺不缺,都要统统先买下来,这样就致使消费处于一种无效状态。尽管多数大学生主张自我,然而因为他们本身的集体化特点和他们所在的氛围的关系,大多数同学在消费中的“从众”现象仍然很普遍,这种消费行为也就是所谓的“趋同”。如果不对这样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将会导致超前、攀比等消费心理的出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就是以拥有各种品牌为资本来进行炫耀的。
(三)面子至上,情感消费
随着日益发达的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出现,大学生的社会圈子越发广泛,好友、老同学彼此的联系也变得频繁,情感消费的潮流之风迅速蔓延。有别于其他集体,对大学生这个特别的消费集体来说,情感因素在其消费行为中占了很大比重。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要想维系好友、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财政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们都有和别人交往、交流的要求,希望与别人搭建起一座情感的桥梁,渴望在群体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就会努力寻求群体认同感。正是这样的需求,使他们不惜用物质方式去满足精神的渴望,以至于经常出现情感消费支出的膨胀。
(一)社会因素
大学生在学校是一名学生,在社会是一个有支付能力的人,他们的消费行为自然会受全社会风气的影响。弗洛姆指出:“广告的效用主要是引诱你买东西,刺激你的欲望,你就是这样地被引诱。”[1]当代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大众媒介,凭借其独特的宣传模式引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各种商品经过媒介的加工传播,促使大家的新奇感不断提升,从而导致购买欲膨胀。当今的大众媒介大部分都只注重对物质商品的推广和传播,而忽视精神产品的宣传,这样物质化的消费宣传不利于引导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行为。
(二)家庭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长大上学后家长又普遍担心子女在学校吃不好,因此对其消费行为的管理经常处于宽松状态。这种方式经常会引起大学生铺张浪费等恶习和消费知识不足、技能欠缺的问题。此外,很多家庭本来就存在种种不良消费行为,从而错误引导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三)个人因素
大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消费心理。20左右岁的年龄正是他们思维成长的关键时期,尽管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还算合理,但也确实有相当一些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还不够成熟,具体表现为缺少合理的消费规划,特别是由于每个月都有充足的现金可供支配,更容易出现一时兴起的购物行为,造成没必要的浪费。大学生这种热衷于追求多层次、全方位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他们追求满足感、自我、奇特、新潮等特殊的消费心理。
孙伟平认为,大学生要形成理性的消费行为,就要和社会实际情况相联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消费观为指导,以“自我教育为主,其他教育为辅”,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正确消费意识,从而指导他们的消费行为。[2]
(一)加强学校教育
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既给家庭带来了财产上的损失,同时又曲解了在学校期间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毫无疑问,其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就大学生自身来讲,这个阶段所形成的消费观念也许会一直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高校应该用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指导,在传授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让他们懂得健康的、合理的消费行为所必须具有的观念、知识、技能等,从而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消费观念,践行健康的消费行为。
(二)改善社会环境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在与社会接触中很容易受到不良消费行为的影响。因此,要使大学生有个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首先要净化社会上的不良消费风气。当前,不少信用消费已经普及,这样的超前消费很可能会造成入不敷出的不利结果。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很容易受这种消费行为的影响甚至冲击。其次大众媒体要有传播正确消费行为的责任心。社会媒介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要宣传积极的消费行为,抨击庸俗的奢侈主义、拜金主义等消费行为,还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上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行为。
(三)加强家庭教育
父母的消费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所以,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行为,家庭教育和影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少数家庭要改变错误的消费行为,同时不要过分溺爱子女,放任他们的消费。这样的溺爱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造成误导。家长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子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赚取生活费用,从而培养起他们自立自强的消费品质。再次,家长不仅要提供给子女生活费用,还应同时给子女提供一些合理的消费意见,以及对子女存在的一些消费误区及时纠正。家庭消费教育既要注重身教,又要注重言传。
(四)加强自我修养
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消费行为,关键还在大学生自身。加强自我修养就是逐渐把学校的消费教育、家庭的消费教育、社会的消费影响等转化为自己的内在修养。正确消费行为的养成,要求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调整。大学生要加强对消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遵守正确的消费行为准则。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既要保证实现真实的需要,又要保证使消费合乎自身的实际情况,既要满足必要的物质生活享受,又要有利于人的精神气质的养成,由此才能形成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行为。
[1]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5):141.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树立马克思主义消费观[N].光明日报,2014-2-28(7).
〔责任编辑:卫宇坤〕
G641
A
1002-2341(2016)04-0030-02
2016-07-08
曹博(1992-),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