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松 梁朝朝
◇教育与教学研究◇
输尿管软镜技术的教学体会
樊松 梁朝朝
近年来输尿管软镜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医生重视。输尿管软镜可在直视下观察各个肾盏以及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整个泌尿系统,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输尿管软镜价格昂贵且易损坏,且其操作难度大,学习曲线较长,有必要进行规范化教学。
输尿管软镜 技术 教学
输尿管软镜可从人体自然腔道进入,镜体能主动或者被动弯曲,适应输尿管的自然走行,并可在直视下观察包括肾下盏在内的各个肾盏以及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整个泌尿系统[1]。目前输尿管软镜技术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多种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治疗。但是,输尿管软镜价格昂贵且易损坏,且其技术操作难度大,要求高,学习曲线较长,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规范化培训。结合我院开展此项技术的情况,初步探讨输尿管软镜技术的教学经验,以提高教学及临床效果。
Addison等[2]于1929年首先报道了使用硬质小儿膀胱镜检查患儿肾盂。Marshall等[3]于1964年首次应用F9纤维光导输尿管软镜通过F26膀胱镜鞘经尿道插入左侧输尿管达9cm,观察到左侧输尿管中段结石。Takagi等[4]于1966年通过输尿管造瘘口将输尿管软镜插入肾内观察各肾盏及肾乳头等结构,之后经过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注水改善清晰度。但是早期输尿管软镜工作通道细,视野清晰度差,导致输尿管软镜技术不能广泛开展。近20年来,随着输尿管软镜及相关辅助设备的制造技术不断的快速发展,镜体从最初的F13缩小到目前的F7.5,而且伴随主动弯曲技能、光纤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作通道的出现,手术视野及清晰度不断改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进一步加强,提高了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采用输尿管软镜技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及上尿路内生性肿瘤等疾病,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涌现出包括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双通道输尿管软镜以及机器人辅助输尿管软镜等一系列输尿管软镜新技术,具有视野图像清晰度增加、弯曲角度更大、工作通道增大、镜身缩小以及损耗率降低[1]等特点。基于以上输尿管软镜技术的优点及特点,其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1 理论教学
2.1.1 重视基础理论和解剖知识学习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初学者必须熟悉输尿管软镜技术的整个手术过程,掌握输尿管软镜及其显示系统、各种配套材料的构成以及进行安全规范化操作(包括各种输尿管内引流管的使用规范)。更应该遵循和熟悉掌握《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输尿管软镜的手术适应证、禁忌症及并发症,以便更好的处理术中和术后的突发情况。并且要求术者全面掌握肾盂肾盏的分布、输尿管的走行以及输尿管生理性狭窄段等肾脏和输尿管的解剖结构,熟悉泌尿系统疾病在B超、X线以及CT等影像学上的特征表现,才能在术中有的放矢,迅速发现结石、肿瘤等病变的部位并给予有效治疗。
2.1.2 重视输尿管软镜各项参数 熟悉输尿管软镜的各项参数对正确的操作尤为重要,各个厂家的产品参数不一,性能也存在差异。以电子输尿管软镜Olympus URFP 5为例,其镜体尖部、中部和尾部直径分别为5.9F、8.0F和8.9F,工作通道是3.6F,主镜体长度是67cm。以狼牌纤维输尿管软镜7325.0711为例,镜体外径2.5mm,内径1.2mm,上弯130°,下弯160°,主镜体长度是70cm。由以上数据可知输尿管软镜镜体细长且质地柔软,所以在使用输尿管软镜时动作要轻柔、顺畅,以保护软镜镜体。对于初学者,建议术前1~2周在患者体内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进行输尿管软扩张,术中在斑马导丝引导下置入输尿管软镜鞘,此过程可减少进镜的阻力,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输尿管软镜镜体。同时,在使用输尿管软镜的整个手术过程中,尽量不要让软镜长期处于过度弯曲状态,避免输尿管软镜的弯曲度下降。
2.1.3 人体模型操作、离体及活体动物实验训练 人体模型操作教学可应用于输尿管软镜技术,按照操作要求进行输尿管软镜技术的人体模型操作示教和技术训练。这种人体模型操作的实践性教学具有感性、直观、易于记忆等特点,教员可以现场指导学员完成人体模型训练,及时纠正操作上出现的问题,教员和学员们之间可在实践的同时提出问题并进行相关讨论。经过实验,猪肾是用于模拟泌尿外科手术训练较为理想的动物器官。利用猪肾进行离体或者活体实验训练,能更加形象地模拟、贴近人体真实情况,从而缩短输尿管软镜技术的学习曲线,让学员能更加快速、高效地进入相对熟练阶段。
2.2 虚拟模拟器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已开发出多种医用虚拟模拟器。临床实践显示输尿管镜的手术并发症主要发生在输尿管镜操作早期。初学者参加虚拟模拟器培训虽然不能完全代替临床训练,但可以缩短学习曲线。虚拟模拟器在输尿管软镜技术训练和评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且不受时间的限制,值得教学上推广。
2.3 “手把手”培训以及循序渐进地学习 每位学员因其既往经验及领会能力不同,培训后所能达到的技能水平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临床操作技能基础较好的学员,教授一些较为复杂的输尿管软镜操作技巧,并且让学员们之间进行交流,总结各自的心得。对临床操作技能和学习领会能力较弱的学员,可采取“手把手”或者“学徒式”教学方式,先熟悉输尿管硬镜的操作技术,再进行大量的输尿管软镜模拟训练,进而充分掌握输尿管软镜技术的基本技能。
对于绝大多数泌尿外科手术,尤其是输尿管软镜技术,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熟练的程度。作为教员,应该考察学员的膀胱镜及输尿管硬镜操作以了解其腔内操作的基本技能水平。其次,教学病例上可以选择结石负荷较小、位于肾脏中上盏且相对易进的输尿管口操作。然后选择结石负荷较小、位于肾脏下盏结石病例由学员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输尿管狭窄、输尿管抱镜等进镜困难、手术视野不清等情况时需要教员来操作。
掌握了输尿管软镜技术的各种操作和基本技巧后,可进一步进行复杂结石的处理的学习和实践以及对血尿的探查、上尿路内生性肿瘤的活检与诊断。输尿管软镜技术作为泌尿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地弥补输尿管硬镜和经皮肾镜术的不足。因此,教员应在教学中积极观察和发掘各学员的长处和短处,综合、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员们快速、熟练地掌握输尿管软镜技术。
[1]MULTESCU R, GEAVLETE B,GEORGESCU D,et al.Improved durability of flex-Xc digital flexible ureteroscope∶how long can you expect it to last?[J]. Urology,2014,84(1)∶32~35.
[2]ADDISON O. Congenital Valvular Obstruction of the Urethra [J].Arch Dis Child,1929,4(23)∶255~263.
[3]MARSHALL VF.Fiber Optics in Urology [J].J Urol,1964,91(1)∶110~114.
[4]TAKAGI K.Fiberscope[J].Geka Chiryo,1966,14(5)∶548~560.
Teaching experience in flexible ureteroscopy techniqu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022,Anhui
FAN Song,LIANG Chao-zhao
In recent years,more and more urological surgeons pay attention to flexible ureteroscope technology. The whole urinary system including every renal pelvis and calyces,ureter,urinary bladder and urethra can be observed directly under flexible ureteroscope,which p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rinary system diseases.Flexible ureteroscope is very expensive and easily damaged,furthermore,it is very difficulty in operating with long learning curve,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teach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Flexible;Ureteroscope;Teaching
R69-4
A
1671-8054(2016)03-0113-0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合肥 230022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2)
泌尿外科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编号:2014xnzx028)
樊松,男,博士
2016-04-05收稿,2016-05-13修回
/(编审:刘文华 施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