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协同育人模式探讨——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区顶岗实践为例*

2016-03-19 07:12黎雅婷刘琦
高教学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顶岗协同

黎雅婷 刘琦

(梧州学院 文法学院,广西梧州5 4 3 0 0 2)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协同育人模式探讨——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区顶岗实践为例*

黎雅婷 刘琦

(梧州学院 文法学院,广西梧州5 4 3 0 0 2)

大力推进协同育人是当前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近年来地方院校增设的热门专业之一。然而随着该专业在各高校的相继开办,该专业也出现了学校培养不完善、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不认可等问题。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各高校开展的传统教学实践形式归纳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运用社区顶岗实习的形式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协同育人模式,以进一步改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协同育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区顶岗;实践教学

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改革,大力推进协同育人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近年来地方院校增设的热门专业之一。然而随着该专业在各高校的相继开办,该专业也出现了学校培养不完善、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不认可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传统育人模式的缺陷,使得学生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导致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度不高。根据专业特性采用社区顶岗形式进行创新,对于培养更多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十分必要。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我国从治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公民和社会团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当中。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大批能够为社会与公民提供更多优质高效公共服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然而当前既具有系统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在我国仍十分匮乏。国家最早于1998年初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原国家教委相关文件表述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由此可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诞生开始即是为了解决社会公共事务问题,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此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领域面向公共事务领域的各类部门及单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是能在教科文卫等公共事业领域具有较强创新应用实践能力的专业性人才。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为高校增设的热门专业之一,目前全国已有几百所高校开设这一专业,其中大多数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地方高校。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中的问题也愈发凸显,最主要表现为就业状况不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应聘时容易吃“闭门羹”,或者找不到合适应聘的岗位,从而被迫去应聘一些专业不限的岗位,或是转行从事与公共管理无关的其他岗位。而专业就业现状也影响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部分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有招收其他专业的调剂生才能凑齐招生人数。而造成就业状况不良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该专业的传统培养体系采用理论教学较多,但实践教学不足,导致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较弱,加上部分用人单位对于该专业了解不足及认可度不高,因此很多单位对该专业招聘并不热衷。另一方面,尽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国外已发展较为成熟,但在我国其办学模式、培养理念等仍较缺少成熟的本土经验积累。相当部分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在依托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等相近专业的教学资源基础上整合而成,因此造成学生毕业后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定位。

二、传统育人模式下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困境

面对目前专业发展的困境,教育界已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在人才培养效果上十分有限。纵观目前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用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类型。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有课堂模拟教学、校内实验教学等形式,包括教师在课堂上角色模拟扮演、案例课堂再现以及公共管理模拟实验等。尽管校内实践教学具有可控性强,教学活动易开展等优点,但由于其与社会真实环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作用仍十分有限,更适合作为校内理论教学的辅助形式。校外实践教学则主要有专业见习、参与社会活动等,包括高校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行业部门集中开展寒暑假实习,或高校规定实习学分的前提下由学生自选实习单位分散实习,或高校不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公共管理部门活动等。校外实践教学的优点在于学生真实参与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能更深入掌握工作技能,因此效果较好。然而校外实践教学显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近年来各高校在开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遇到实习时间、深度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首先由于校外实践时间安排较短,一般仅为寒暑假或者周末等,使得学生无法系统学习到工作技能;其次由于实践目标不明确,很多单位并未让学生参与到重要工作任务中,学生大多被安排从事打印复印、抄送文件等行政杂务,实习的深度不强;再次,由于大多数实践单位的工作任务较重,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难以选派出专门的指导老师对学生实践进行管理指导,因此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难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三、协同育人模式下社区顶岗实践教学探讨

针对传统育人模式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困境,应以高校与相关行业单位协同育人为基础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笔者认为社区顶岗实践是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协同育人模式的一个有效途径。所谓顶岗实践是指学生经过两年在校学习(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校内实训等),到生产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一种教学形式[2]。因此,社区顶岗实践即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完成校内学习的基础上,由学校组织直接参与社区工作岗位工作。一方面,社区顶岗实践能有效缓解当前普遍存在的社区工作人员不足和任务繁重等问题,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真实担任社区工作岗位,能够迅速掌握相关工作技能,并在实践中自主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具体而言在运用社区顶岗实习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协同育人活动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集中型顶岗实践

时间集中型顶岗实践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总实践课时不减少的前提下,将实践的时间安排更加集中,也即减少实践的总次数,增加每次实践的时间长度[3]。由于该专业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不强、直观感差和见效慢等特征,学生只有在较长时间的深入顶岗实践中才能系统掌握实践应用技能。以往传统的短期、间断性实践次数虽多但时间过短,实习内容之间没有连贯性,学生大多还没完全进入岗位状态或者刚产生感性认识就结束实践了,因此难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因此需要将以往零散分布于寒暑假以及周末的短期实践整合为时间集中的长时段实践。具体而言,高校应在保证理论学习完整性的基础上,对现有理论教学时间进行集约化整合,以增加实践时间,例如在一个学期中,可以将理论教学时间整合为前三个月,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加上寒暑假整合为赴社区顶岗实践时间。

(二)任务驱动型顶岗实践

为了避免传统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了解实践目标要求,为了拿学分而实践或单纯从事行政杂务处理工作等问题,学生在担任社区顶岗期间应采用任务驱动来保证顶岗实践教学质量。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4]。任务驱动首先需要对顶岗实践教学内容加强管理。一方面,应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加强实践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以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加强与锻炼,反过来也能进一步提高其今后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加强实践内容的连贯性,每一次实践的内容都应以前一次实践所掌握的技能作为基础,保证学生在四个学年的实践中相应能力得到螺旋式提升。同时,为保障顶岗实践教学任务的落实,在上岗前应由社区、高校和学生本人共同制定工作任务书,明确学生在实践期间需要完成的基本工作任务及所需要达到的工作要求。对于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要建立完善的多方考评体系,将顶岗实践成绩与校内理论学习成绩相挂钩,纳入学生大学期间所修学分当中。

(三)教学相长型顶岗实践

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我们可采用“教学相长”的理念将学生顶岗实践与双师型教师培养有机结合。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既具有扎实理论教学知识与技能,又具有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能力的教师。如前文所述,根据专业特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需要采用时间集中型的方式进行顶岗实践。而随着学生赴社区顶岗实践时间的调整,专业教师就会出现相应的理论课堂教学“空窗期”。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空窗期”对专业教师进行双师型培养。具体而言,在学生社区顶岗实践期间,专业教师同时到社区单位挂职锻炼。一方面能够解决专业教师平时难以抽出时间参与双师型能力培养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解决社区工作单位实践导师数量有限的问题。同时通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够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实践示范作用。因此,将学生顶岗实践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相结合能够使得社区、高校、教师以及学生达成多方共赢的局面,从而更好地实现协同育人模式。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快速发展,公共事务管理重要性将愈发凸显,这一趋势必然使得社会对实践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加剧。大力开展协同育人,进一步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根据专业特性采用社区顶岗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在新时期下实现高校的顺利转型发展,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实践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1]郭宏斌.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区共建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安徽省H学院为例[J].黄山学院院报,2012(02):100-103.

[2]张燕琴.学生顶岗实习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结合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09):46-48.

[3]王欢芳,胡立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时间集中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08):35-37.

[4]朱妍妍.基于教学辅助平台的任务驱动式学习环境设计与实践[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Promoting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push forward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popular majors to establish in recent years.However,as it was arranged,some problems have emerged in the major,such as the incomplete professional culture,students'difficulty of employment and low recognition in society.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practice form,this paper points out building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by community field work,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of 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cooperative education;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community field work;practice teaching

G642

A

2096-000X(2016)22-0014-02

梧州学院2016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NO:Wyjg2016B005);梧州学院201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NO:2015C018)

黎雅婷(1985-),女,广西梧州,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顶岗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方法初探
公共事业管理的局限性及管理方式选择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从建构主义下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南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