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华, 邓 晚, 刘付东标, 江燕姬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 524000)
热带滨海型园林景观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夏春华, 邓 晚, 刘付东标, 江燕姬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 524000)
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地处热带、濒临南海的区位特征及海洋学科的办学特色,突出热带滨海型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分析了园林专业教学改革基础及建设成效,由此研究了热带滨海型景观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策略,即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学师资团队建设,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强化并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等。实践成果表明,广东海洋大学新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办学思路成效显著。
园林;培养体系;重构与实践;滨海型
我国园林专业的教学主要涉及农林院校的园林、风景园林与工科院校的景观建筑、综合性大学的景观学,及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其教学计划、培养方式、办学特色等各有不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与学生培养水平被公认为是最好的,其园林专业教学采用“两翼并重,两渠相融,两阵贯穿”的培养方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翼并重,重点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两个阵地贯穿整个教学实践过程,通过各种设计竞赛、名师讲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就业实习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途径,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1]。此外,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方案汇报、模拟竞标、评审分析等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笔者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园林专业的自身特点,塑造滨海型园林景观设计的教学特色,重构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优化与提高教学质量。
1.1改革目标目前,广东海洋大学园林专业每年招4个本科班,专业课程设置符合教育部园林专业的一般培养要求[2]。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地处热带、濒临南海”的特点及海洋学科的办学特色,应突出“热带滨海”型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充分考虑生源特点、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对园林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建立具有鲜明热带滨海学科特色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华南地域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热带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提高园林专业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1.2改革意义项目实施将推动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突出热带滨海型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特色,改善园林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
通过在实验课程中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支持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竞赛活动,调整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安排,加强学生在热带滨海型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培养,提高广东海洋大学园林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特色竞争力。
通过广泛而富有成效的教改研讨交流,广东海洋大学新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办学模式将起到示范效应。
2.1学校支持教学改革园林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就是要在广东海洋大学办学特色下突出园林专业的涉海特色,因此,学校在人才引进与培养、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学生课外活动及其他科研项目申报中给予政策支持[3]。
2.1.1人才引进费。学校每年拿出部分经费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同时提供临时过渡住房、生活补贴、启动经费等福利。园林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已分配引进指标。
2.1.2人才培养费。学校每年拿出部分经费用于骨干中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深造等所需的费用,园林专业有多名教师受此资助。
2.1.3实验室建设费。学校对园林实验基地进行了建设与维修,对园林实验室进行了规划建设,投入资金购置实验仪器,改善办学条件。
2.1.4`教学教育研究经费。学校每年推动教学教育改革课题研究,资助了多项园林专业教学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
2.1.5学生课外活动经费。学校制定了大学生科技活动及创新学分管理办法、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意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办法、大学生创业大赛行动办法等,保证了学生课外活动的经费来源。
2.1.6网络教学条件建设。学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购置了基于网络的教务管理软件和网络课堂软件,培训了人员,为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支撑条件。
2.2专业建设成效
2.2.1校内外的办学条件。园林专业是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应突出自身在热带滨海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优势,打造涉海专业特色。在专业建设和联合培养方面,已经在教学教改课题研究、教学竞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已与4家企业院所建立了扎实的合作关系,合作经验丰富,在专业综合改革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
2.2.2课程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已颇具规模[4]。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建设的重点之一在于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及实践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特色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当前,广东海洋大学园林专业通过拓宽专业口径及更新教学内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修订了园林专业教学计划,初步形成了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和全校公选课等的课程体系。
3.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是: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思路,突出热带滨海景观规划与设计人才的培养特色。在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上进行优化,在专业教育中引入创业课程和启发创新思维,发挥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作用,增加现代艺术设计原理、热带滨海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造景等设计类课程的比重,加强学生在热带滨海型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实践技能、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校园林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特色竞争力,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服务。3.2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聘请校外相关企业院所专家来校兼职授课,构建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由校内专任教师和合作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结构合理、相互协作的教学团队平台组织(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①景观规划教学团队:承担热带滨海景观规划设计、城市绿地规划、园林生态学、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区规划原理等专业核心课。②园林设计教学团队:承担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学、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设计初步、园林植物配置、现代艺术设计思潮等核心课程。③园林工程教学团队:承担园林工程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苗圃学、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等专业课程。
3.3加强课程建设与滨海教学资源整合
3.3.1推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在明确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热带滨海”型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基础上,将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特色教育相结合,优化具有广东海洋大学学科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加强设计、植物与工程类专业课程建设,积极开设体现专业学科特色的热带植物、滨海景观与海洋文化等系列专业选修课。
3.3.2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开展热带滨海景观规划设计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组织教师立项编写高质量教材,制作和充实各类声像教学资料,积极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CAI课件,录制网络教学视频,争取尽快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
3.4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由于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注重案例教学与现场分析,因此,理论与实验课教学方式方法要根据设计类课程的特点,增加现场分析课环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上,课堂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多媒体与模型、教具、板书等教学形式的相互补充,完善网络教学系统。对于热带滨海景观规划设计等专业课程使用网络教学的方法,加强师生互动,达到动态教学效果,教师能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及时互动,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改革专业课授课方式,重视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形式,强调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认知特点,注重因材施教。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设置课程论文撰写、研讨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获取信息、归纳整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完善课程考核形式,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将设计方案汇报、调研报告、课程论文等纳入课程考核体系。3.5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从二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让每个学生都及早进入教师的具体实践项目中,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性实验”的实施与管理,强化学生“滨海景观设计协会”科技创新团队的协同引领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专业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建设设备完善的3个专业实验室,提高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的规模与水平。加强与校外6个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建立校企、校所合作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平台,提升校外合作教育基地的层次,强化教育基地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及适应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体系。
3.6完善教学基本文件,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园林专业首席教师、课程组负责人制度,建立教师教学质量专家同行评价制度,由强化过程管理向强化目标管理转变。鼓励师生参与教学管理,调动全员积极性,形成教师、学生、管理者三方共同参与教学管理的教学管理新机制。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的全过程监控,发挥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对于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督导功能。
3.6.1教师的考评机制。课堂教学效果在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评价、同行互评和学校督导、专家评价的内容,使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更加公正和科学。制定团队建设规划、评价体系,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使团队成员的交流制度化,制定互动交流制度。
3.6.2学生的评价方法。
(1)课堂评价。积极探索良好有效的考评体系,对实验实习的各个环节实行良好的管理,例如课程综合实习阶段对设计方案的评讲不再采用简单的实习汇报评分制,改用按现场实施效果分析为考评依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采用“四段式”教学模式,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工作内容及相应的表达深度。课题设计是保证设计实验教学质量的核心,新的评价方法应以学生在一段时期内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多少、好坏,在设计及表达中有哪些原理性、方法性、阶段性的进步为主要评价依据。课程考试引入快题设计考核的形式,要求学生在8 h内完成一个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
(2)实习评价体系。继续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实现学校与合作单位的双赢。改革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建立学校、实习基地、用人单位及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机制。除教师对在校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外,本专业将更加注重合作单位和社会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并以此作为调整教学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采用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反馈,通过分析研究后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据。
(3)课外实践评价。结合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专业设计竞赛及企业创业项目等实践。例如,园林景观方案规划设计校园竞赛以“滨海园林景观”为设计主题,参赛作品要求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艺术性,以1~5人为参赛单位。根据竞赛获奖及创业成果对课外实践进行综合评价。
该项目以热带滨海特色性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为基础,以强化其设计实践能力为手段,增强创新能力为根本,突显热带滨海景观设计的个性为目的。①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热带滨海景观设计特色体现于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为开展个性化教育奠定了基础,为构建应用型园林景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该成果已成为2013版园林专业培养计划的内容。③在理论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及教材选编上,强调有关热带滨海型景观设计的具体案例,从实践中总结出有利于应用型园林景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组织申报校级专业精品课程热带滨海景观规划设计,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④实验教学改革。重点在于改革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如模型制作在园林工程学课程中的应用、CAD 三维在园林建筑施工中的应用、CAD专家模式操作在园林建筑与小品创作中的应用。⑤完成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建设任务。如设计竞赛与工程实践兼顾的园林毕业设计教学改革。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定期的教学教改研讨,进一步强化导师制建设中“导”的功能,从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专业竞赛活动,尤其是要重点关注与参加有关热带滨海景观设计内容的相关竞赛,以对个性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予以实践检验。通过加强学校与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合作,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构建热带滨海型园林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的坚实环境基础,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完成以下6项科技创新项目:雷州半岛清代民居聚落空间格局探析——以邦塘古村为例、湛江逸家公园景观设计、雷州半岛滨海特色建筑景观创新设计、热带庭院建筑角隅植物配置模式创新设计、火山玄武岩景观及创新设计、基于红树林的滨海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构建。
[1] 金敏丽,钱奇霞.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6):267-270.
[2] 夏春华,李润唐.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4):46-49.
[3] 江燕姬.“三大构成”在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的创新与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2016(6):334-335.
[4] 夏春华,张雪莲,刘付东标.设计竞赛与工程实践兼顾的园林毕业设计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252-1253.
Re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of Tropical Coastal Landscape Designing
XIA Chun-hua, DENG Wan, LIUFU Dong-biao et 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00)
According to the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we highlighted the target of talent training of tropical coastal landscape design. Teaching reform basis and construction effect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ty were analyzed. The reconfiguration policies for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of tropical coastal landscape designing were researched, including optimizing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integrating costal teaching resources, reinforcing and innovat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link, and perfecting strict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al?ideas of new garden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obtained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raining system; Re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Coast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XJG201208;GDOU2014040637)。
夏春华(1971- ),男,湖北鄂州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工作。
2016-05-30
S-01
A
0517-6611(2016)20-2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