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2016-03-19 05:50刘志侃张志伟
高教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课程体系专业

刘志侃,赵 峰,张志伟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刘志侃,赵峰,张志伟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但在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还存在着价值功能及内涵探究不足、运行机理的控制与责任不对称、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失谐等问题。应立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加强其培养模式的价值及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控制与责任对称制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兼容合力、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的有效衔接等问题的研究,以此推动我国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实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方式,也是顺应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进一步推进,很有必要对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回顾与系统梳理,以期建构起既适合地方高校办学类型特点,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符合地方高校学生实际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为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发展提供建议。

一、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演进历程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进展和研究主题的嬗变,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历程,大致可分为创业教育驱动、创新创业教育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两个阶段。

1.创业教育驱动阶段(1999—2009)。创业教育源自于欧美等先进国家,并于20世纪90年代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倡导以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为主要培养内容的创业教育已在西方发达国家达成共识,并随之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教育理念。我国于1999年1月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强调:“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昭示着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创业教育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该阶段的前期,其研究主要以国内部属重点高校为研究主体,并以我国高校扩招以及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毕业生就业困境、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以及实现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为研究背景,主要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成功创业者培养并以创业就业为归宿[1]进行了研究。虽然部分地方高校也开展了基于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尝试,但基于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零星的探讨阶段。

随着我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教育部于2007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规划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高校转变教育观念,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共识。该阶段后期,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人才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变化以及适应现有岗位的就业能力,同时着眼于社会发展的趋势所需要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研究主题,力图破解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的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该阶段后期基于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其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研究的关注点已从单纯的创业活动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转变,其研究重点就是通过创业教育,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并以此促使创新教育变得更为具体和实在。

2.创新创业教育驱动阶段(2010—至今)。教育部于2010年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和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出发,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 这一表述既昭示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趋于成熟,也标志着我国以创业教育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已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相继从深化教学体系、学科专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构、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等环节入手,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到了突出的位置。因此,该阶段以创新创业教育驱动人才培养内涵建设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地方高校及其该类专业发展转型的新常态。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机理研究

在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研究上,作为知识型组织的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所属院系与其他院系所属专业一样,其内在运作机理备受关注,它是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一个共同研究热点和难点,从而成为该研究的关键部分。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内重点高校该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比较系统,而地方高校相对滞后。总结近几年地方高校该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可将其研究划分为“实验区建设” 型、“项目孵化”型、“学科赛事” 型、“校企合作” 型等四种类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上述“四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并非孤立或独立运行,它与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主动学习、创新创业培育紧密相关。古天龙等以突显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视角,强调实验区建设以满足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并将理论课程体系、实验保障体系和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与创业园等作为实验区建设的组成部分,同时将人才培养方案与试验区建设有机统一[2]。周坚和等将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围绕“构思(C)—设计(D)—实现(I)—运作(O)”思路展开,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适应不同层次和教学环节的实战项目作为驱动,突出未来工程师职业素质、专业技能、社会意识和创新精神四大要素的全面均衡发展[3]。周宇等以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倒逼机制”为视角,探索了将学科竞赛培养人才的机制与教学计划有机对接,并依托大学生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有效开展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指导及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4],这些方面的探索基本反映了目前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以“挑战杯、电赛、软件设计赛、嵌入式大赛、创新创业项目”等为构成的学科赛事现状。李如春等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等环节,阐释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企业生产同步互动、无缝链接的“校企”培养模式[5],力促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生成。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不难发现,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分为纵横两个方向。纵向是地方高校该类专业所属院系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即地方高校该类专业在运行模式的创建和选择过程中,通常借鉴国内重点高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培养社会发展需求人才为导向,建构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横向则是地方高校该类专业在吸收同类高校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及其经验的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需要说明的是,地方高校该类专业创新创业运行方式并不惟一,从不同维度划分,可分为多种模式,如:以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载体[6]、以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为驱动、以制度激励措施为机制等多种运行方式等等[7]。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研究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微观载体,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人才培养功能的发挥。综合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从其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观点以及专业课程设置关键点两个方面加以归纳。

1.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观点。培养方案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培养环节、课程结构设置及其培养规格的定位,它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静态表达[8]。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制度模式,培养方案服务于培养目标。根据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可分为工程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以及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如王冠凌等倡导“以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三个课堂一体化”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9],切实加强大学生应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黄兆信等总结了温州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经验,要结合生源特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创业教育和工程教育与学生的年级特点及其对应的工程教育层次、创业教育层次、创业教育形式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10]。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层次需求多样化、学生职业实现的多样化,以及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的多样化,促使其电子信息类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趋势明显,尤其是与之相配套的学制设置上的“2+2”“1+3”“3+1”等模式,已成为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度机制,确保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课程设置的关键点。课程设置的前提必须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它是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评价课程设置的关键,主要考虑合理的课程结构与合理的课程内容[11]。贾丹平等介绍了沈阳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课程建设带动专业建设的课程设置方案研究成果,其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理论模块的课程结构、内容以及相对应的实践平台建设,并从实践技能层、能力提高层、综合创新层和科技研究层等四个层面建设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12]。王冬霞等探讨了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建立工程化核心课程群、优化基础实验、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综合性实验等同步运行的课程体系建设[13]。郭业才等总结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从公共基础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主干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群、专业选修课程群、特色课程群进行课程设置,并与公共实验平台、专业实验与开放创新实践平台、特色实践平台紧密衔接[14],引导学生向“工程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分流培养的探索经验。方红等认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在课程上应按照“基础、专业和应用”三个层次进行设置,在“应用层次”中增设“技术前沿课程和工程实践”内容课程[15],将其创新型人才培养落实到实处。

值得肯定的是,由“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设置”所构成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中,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课程开设的合理内容、合理顺序以及各课程之间的有序衔接,凸显课程内容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方法论及时代发展要求的前沿,并与实践环节有机融入,服务其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研究的共识。

二、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模式中的价值功能及内涵探究不足

1.价值功能探究。培养模式价值功能一般意义上包括培养模式价值反思、价值演变和价值发展等方面。在其价值反思方面:地方高校该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兴起的探究已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其重要性并通过发掘培养模式兴起的背景及其根源,从而更为深刻地基于地方高校探索该类专业培养模式发展的内在规律、社会需求与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生成的运作机理以及培养模式价值功能的深度挖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其价值演变方面:探讨地方高校该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依赖对其发展阶段的理性认识,发展阶段不同,所显现出的价值功能亦有所不同。在研究中因其对该“类型”高校及其该类专业发展阶段及其现状还没有充分把控,导致在研究中将“应用型、创业型、创新型、多样化以及产学研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同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价值发展方面:从已有的文献,大部分研究者结合其高校该类专业所实施的“学科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取得的成绩来彰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但在现实中的学生“赛事”演变为“为了参赛而参赛”的趋势明显,甚至成了个别教师之间的角逐。事实上,价值发展视野中的价值功能并非从组织的单一视角论及,而是要将该类专业与高等教育改革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绝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生成相结合,并转化为现实的职业发展能力等多维视角进行探究,这恰恰是研究中缺失之处,从而导致在实践中“有名无实”“重形式、轻内容”,以少数学生个人的“赛事”成绩取代大多数学生的“收获感”,偏离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诉求。

2.培养模式内涵。什么是培养模式?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对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释,“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16]”因此,人才培养目标既是确立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也是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直接反映。在此基础上厘定人才培养规格,确立基本培养方式,包括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构建和管理,并将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的合理生成作为培养目标的归宿。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的界定还未将创新创业有机地统一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导致实践过程中创新与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处于游离状态。从现实中反观,虽然地方高校所属专业都有相应的培养目标,但其培养规格及其培养方式的实现上与“目标”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些既是现状,也是困境。

综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功能在一定意义上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产物。尽管地方高校以学校主导,制定了相应的办学定位设计,但囿于该类专业的院系主体,未有效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自身实际,对其培养模式的价值反思、价值演变、价值发展以及培养模式内涵等进行深刻研究,这也是制约地方高校该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原因所在。

(二)培养模式运行机理的控制与责任不对称

培养模式运行机理与模式选择紧密联系。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地方高校不仅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也面临存在着各地方高校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专业同质化倾向。作为应用型的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模式选择与运行上,如何与研究型高校及技术技能型高校该类专业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有所区别,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复制或增容,这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目前,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其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中,呈现出“应用型、创业型、创新型、创新创业型、多样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反映了地方高校在教育改革与创新方面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些“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借鉴或引入中的同质化趋向明显。实际上,在地方高校该类专业所属院系对其培养模式的选择与运行上有一定的控制权,既可以决定培养模式的决策,也可以把控资源的调配与使用。然而,在专业培养模式选择的控制中,未能有效以其高校类型、办学定位、办学基础、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差别为基础依据,并紧密结合所属院系的资源现状、社会需求及其学生需求现状进行有力论证与研判,也缺乏对其“模式”选择后的科学构建、管理与评价。在模式的运行中,所属院系以及教师及其教辅人员,对其创新创业培养模式运行产生的结果承担责任很小,甚至不承担责任。因此,培养模式运行机理的控制与责任不对称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现实瓶颈,这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实质上,任何“模式”的演进与运行机理,都与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现实背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关联,最终都要通过学生这个主体来体现。仅有设计,而没有相应的“接地气”的控制与责任的对称,再好的模式也难以获得成功。

(三)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衔接研究失谐

课程体系建设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又是规约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尽管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探索,但尚存在着不能很好理解和处理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关系,尤其是对课程设置及其课程品质的优劣与教育实践范式的品质关系未能有效地消化与吸收,致其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衔接失谐。从已有的研究文献,对课程设置中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归纳。

1.研究广度与深度。该类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多为对事实的基本介绍,或对原课程设置的顺序调整以及删减,而对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深度开发所应遵循的原则、步骤、模式、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展开缺乏深入探讨,缺乏基于办学类型、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差别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总结与归纳。

2.课程设置调研与建设。该类专业课程设置需要进行深入的论证分析与考察,详细描述基于地方高校该类专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度性以及市场需求的深度研判,并据此科学合理地进行该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但已有的研究文献表明,大多停留在描述、参考国内已有案例或者采取移植、重新包装进行组合,缺乏基于自身高校类型及其专业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考察和调研。

3.研究视角与方法单一。地方高校该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在参考国内重点高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取得了进展,但大多地方高校的该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仍处于学习模仿阶段,缺少基于应用型高校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师资队伍转型及其建构为基础前提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多维度研究,研究视角与方法局限,很多观点与课程内容高度一致,缺乏独特的理念与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方高校该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长足发展。

三、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解决新增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等紧迫要求,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程中面临理念文化冲突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与大学生就业实现等多重拷问,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持。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的梳理后发现,尽管其研究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但在研究领域还有许多方面亟待深入探究。

(一)加强基于高校转型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及内涵研究

高校转型发展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讨论与思考的热点问题,既给地方高校带来了压力与挑战,也带来了动力与机遇。其目的就是应对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和国家人力资本市场耦合度不高的现状、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现实。

基于此,地方高校该类专业所属院系要在充分研判地方高校应用型类型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所属院系该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目标价值差异性,前者是学校发展目标,后者是人才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因此,立足高校转型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价值的实践性、过程性、针对性、反省性、实效性以及绝大多数学生受益性等方面的价值研究,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其内涵研究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人才培养层次,是一种类型人才培养,并非都以“人人是发明家、人人是公司老板”为培养规格,解决的是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和国家人力资本市场耦合度相适应问题,强调的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征。因此,要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资源保障机制,结合该类专业标准进行认真思考,克服生搬硬套、跟着别人走的惯性思维和思维定式,建立起以应用型为特征的人才培养逻辑体系,推进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创新,真正意义上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多样化成长,满足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生成为第一要务。在这个意义上说,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契机,推动其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与内涵的探究力度,既是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所属院系面对的高等教育改革形势,也是当前乃至今后的任务。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控制与责任对称制度的研究

控制实质上是管理的一个基本环节,相对责任而言应是一个对称关系。对称控制与责任,就是化不对称为对称、化消极对称为积极对称、化低层次对称为高层次对称的优化制度配置方式,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目前,在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还没有基于培养方案的控制与责任对称的深度研究。反映在地方高校该类专业所属院系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运行过程、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控制失当或控制过度,致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同质化趋向明显。只有扎实落实与控制相对称的决策责任、运行责任、质量责任等方面相匹配的制度机制,才能有效防止步入“有形无实、换汤不换药、有责不担”的培养模式怪圈。因此,地方高校该类专业所属院系既要把握培养模式的控制权,还要杜绝控制权的失当与过度,将对称控制与责任体现在培养模式的过程始终,这不但是地方高校该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点,也同样是同类高校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兼容合力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它要求地方高校必须从封闭运作的学校教育模式转向开放的合作教育模式,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预示着地方高校该类专业要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标准,培养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该类专业相继从学制模式、课程设置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视角,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兼容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二者兼容合力的生成,并培养富有创新创业特征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政府政策法规的引导支持、社会、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也涉及到高校发展定位和顶层设计,更涉及到该类专业所属院系人才培养中各环节、教师转型、制度机制、人员匹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地方高校该类专业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现状与自身实际,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兼容合力为着力点,破解制约二者兼容合力生成的瓶颈,提高人才培养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地方高校该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难点,也是重点。

(四)优化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研究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又是规约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尽管在其课程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需要从课程设置的品质决定着教育实践范式的品质意义上,突出以创新创业为特征的逻辑体系,并以课程体系研究的深度、广度与方法为着眼点,力图将课程体系研究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标准,知识结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从知识到能力生成需要的环节、环节设计,知识内化为素养的过程、内化的环境以及外化的环境等等方面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深度研究,注重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的吻合度,优化与培养模式相衔接课程体系最为关键。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教育领域,囿于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等原因,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多种问题制约。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长足发展,一方面靠的是地方高校对于推进转型发展的坚定信心与智慧,另一方面靠的是对于来自教师治学态度的满足与回应,前者来自于管理层面对于“转型发展”的认知和理解,后者来自于因这些认知和理解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二者共同构成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合力。

(责任编辑:梁京章)

参考文献:

[1]刘志侃.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117.

[2]古天龙,景新幸. 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08.

[3]周坚和,唐培和.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CDIO多层次立体化培养模式探析——以广西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3(4):35.

[4]周宇,王国红. 地方高校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宁波大学信息学院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93.

[5]李如春,沈永增. 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2(1):151.

[6]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土化实践——以温州大学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9(4):81-82.

[7]席成孝,刘志侃. 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4(2):108-110.

[8]林玲.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114.

[9]王冠凌,武峰.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191.

[10]黄兆信,曾尔雷. 地方高校融合创业教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39.

[11]董泽芳.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4.

[12]贾丹平,桂珺.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沈阳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省级特色专业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2):6.

[13]王冬霞,周军.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创新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之课程体系建设[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6):90-91.

[14]郭业才,王友保. 以电子信息专业类协同建设为契机,构建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4(2):54.

[15]方红,雷霖. 电子信息创新型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309.

[16]周远清.质量意识要升温 教学改革要突破——在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高等教育研究,1998(3):8.

The Exploration about the Training Mod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jor Stud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Prospects

LIU Zhi-kan,ZHAO-Feng,ZHANG Zhi-wei

(Sh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0,China)

Abstract:The training mod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s an internal requirement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development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But in the training mod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jor stud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there exist a lot of question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value function and connotation, the asymmetry between operation mechanism control and responsibility, the detuning of course system and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study on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the value and connotation of training mode, it mainly explores the above problems to promote Chines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loc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innovation;talents training mode;exploration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2014年度研究课题“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4-Y21)。

收稿日期:2015-10-15修稿日期:2015-11-06

作者简介:刘志侃(1966-),男,陕西宁强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1-0030-06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课程体系专业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与处理的措施探讨
以创新力为导向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系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