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表现、原因及对策

2016-03-19 05:12王向宇
高校后勤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消极大学大学生

王向宇



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表现、原因及对策

王向宇

[作者: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学生]

文章梳理了目前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的表现,并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分析了大学生产生消极学习行为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学生学习消极行为的对策。文章认为,在学生层面,应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端正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尽快改变高中阶段养成的老师领着学的学习习惯。在教师层面,应明确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学校层面,应设置合理的班型和课程;加强学风和学习环境建设;合理安排课外活动;完善有关制度。

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表现;对策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但从目前高校大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看,消极学习行为比较普遍。对此进行研究,对于改变大学生的消极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表现

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是指在课堂学习这一特定的情境里,学生表现出的不积极参与学习的行为。大学生课堂学习的消极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不认真听课,甚至不听课。具体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有的甚至玩手机、聊天,有的看课外书,有的上课睡觉。

第二,不互动。从目前大学课堂看,师生互动普遍不多。即使有互动,也主要是学生的群体参与,个体参与性较差。共同回答问题较多,单独表达自己观点的很少。

第三,逃课。当今大学课堂学生逃课现象比较普遍。从逃课学生的年级看,据有关调查显示:大一至大三逃课率很高,且年级越高,逃课率越高。所以,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从逃课的课程结构看,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 左右,而公共课逃课率已达50%以上,选修课达60%。[1]从逃课学生的性别看,据笔者观察,男生逃课的次数多于女生。

二.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表现的原因简析

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和学校的原因。

(一)从学生层面看,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缺乏阶段测试。很多高校每学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试。虽然平时表现也计入学期期末成绩,但所占比重不足以引起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据调查,有13%的学生认为大学的考试可以“60分万岁”“无所谓”[2]。正因为压力小,所以,许多学生才缺少学习动力;正因为压力小,所以才消极。

其二,基础教育留下的隐患。在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初、高中阶段,教师和家长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经常说“等到大学就可以放松了,就不用学习了。”经过十年寒窗苦读,这种观念无疑在学生们心里埋下了厌学的种子。暗示他们,使他们误以为高中学习生活的结束就标志着人生学习过程的终结。所以,高考之后,经常出现贩卖笔记、撕书解压等现象。这种现象是学生们宣告自己从痛苦的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的信号,而这种现象也恰恰说明学生们有了厌学的心态。可想而知,带着这种心态进入大学的学生很难认真对待大学的专业课学习。

第三,学习方式没有及时转变。在大学的前两个学年,学生们由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阶段转变的不适应感十分普遍。与中小学学习阶段相比,大学需要学习的知识量较大、涉及面广,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频繁,这就对大学生的自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尽快从之前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向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这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无疑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将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由于不适应,因此,部分学生就产生了消极行为。

第四,部分学生产生失落感。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学习充满信心,可能会产生过高的自我评价。到了大学阶段,各地成绩优异的学生汇集到一起,于是,部分学生的自我优越感大幅度降低,出现较大的心理落差,导致学习不自信,甚至产生自卑感、焦虑感,在课堂上沉闷消极。

第五,90后学生的特殊性。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成长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与此同时,典型的“421”家庭格局带来的过分宠爱和保护,使他们的心理表现出特殊性。比如,盲目乐观、虑事不周、冲动任性、自控力差,等等。这些特殊性使他们在没有过多约束和强调自主学习的大学课堂学习中更容易为所欲为。

(二)从教师层面看,当今大学生课堂的消极行为表现,与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些教师的行为导致了学生消极学习。

第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消极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方法、策略,以及教师管控课堂的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课堂表现。只有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对于课堂能够管控自如,才能使课堂有活力,才能吸引学生,使他们愿意听课。但从现在的大学课堂看,不少课堂教学基本是“一言堂”,缺乏互动,缺乏活力。此外,有些教师的语言过于专业化,学生听起来非常吃力。因此,不免产生消极心理和行为。

第二,现有职称评审制度不利于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教师知识素养与学生知识素养在教育情景下邂逅的地方。一堂好课,应该有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是一颗心出发放到另一颗心上。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来推进这个过程,不能敷衍了事。但从当今大学课堂来看,不少教师敷衍了事,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与教师课上表现基本无关。职称评审“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使大部分教师的工作重心几乎都用在了科研项目上,用在了些论文上。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科研工作失衡,忽略了本科生教学。

(三)从学校层面看,当今大学生课堂学习的消极行为表现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总体活动安排不合理等有关。

第一,某些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难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因此,学校的课程设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度超前开设。如果学校设置的课程内容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而设置的,学生不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就会出现教师讲不透学生学不透的“两张皮”情况,学生课上表现消极就是不可避免的。据有关调查统计,有16.3%的学生认为课程索然无味,内容枯燥,难于理解[3]。可见,学生产生消极学习行为与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有关。

第二,学校的各项课外活动安排不尽合理。当今高校新生活动丰富多彩,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的空间。但活动过于密集频繁,占用了大量学习时间。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懵懂不知所措,各种活动给学生们带来新鲜感和荣誉感,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过去,并以此作为生活重心。部分学生每天忙于学生会竞选、社团活动,参加各种院级校级比赛,使其预习和复习消化反思的时间相对减少。如此一来,陌生的专业课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无法集中全部精力关注老师课上究竟在讲什么。不认真听课,甚至逃课等消极的课堂学习行为便会随之而来。

第三,环境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长时间融入群体行动的个人,不久就会发现或是因为在群体发挥催眠影响的作用下,或是由于一些我们无从知道的原因——自己进入一种特殊状态。[4]”即群体中的人会逐渐个性,带有群体共性的特征。大学生很容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如果处于不求甚解的环境中,大多数学生存疑不问,人云亦云,再加上虚荣心的作用,学生的求知欲会下降,课堂表现自然不积极。

三.改善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的对策

改善大学生课堂学习的消极行为,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努力,仅仅依靠单方面力量难以奏效。

(一)学生层面

一是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所以,树立远大的理想是重中之重。学生要明确自己本专业的整体内容与特征,有一个总体的判断和未来的学习规划。在树立远大目标之后,要制定阶段性小目标。可以以一个学期为单位,每天都有具体的学习计划,注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长此以往,必将有所收获。

二是端正态度,培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注意培养发展兴趣。兴趣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大量阅读本专业的相关书籍,通过知识的积累逐渐培养专业兴趣。

三是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应切实增强学习意识,当活动与学习有冲突的时候,应学会适当取舍;同时,要注意提高学习效率,尤其要摆脱“小公主”“小皇帝”的心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合理安排好学习、工作、娱乐和休息时间。

四是尽快改变高中阶段养成的老师领着学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当作业多的时候,考证任务重的时候,应多上自习;应减少对老师监督学习、同学陪伴学习的依赖;同时,应多与高年级学习优秀的同学沟通交流,多向他们学习。

(二)教师层面

一是坚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无论在中小学还是大学,教师的根本职责都是教学。如果教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不把教学放在第一位,整天忙自己的事情、忙科研,甚至连备课的时间都没有,仅仅靠吃老本,几年的讲义都苦不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最近,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文件,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授课。可以预见,未来时期,本科课堂教学现状将有所改变。

二是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应加大平时学习成绩的比重,增加课上学习心得交流,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学习态度。应适度增加电子媒体、板书,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课堂提问也应注意频率,过多过少都不利于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吸收。提问应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只提问教师熟悉欣赏的学生,提问时要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时间。同时,教师应端正教学态度,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不应是高高在上的恩授者,而应是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

(三)高校层面

第一,应设置适当的班型与合理的课程。应根据每届学生的人数规定合理的班级人数,做到科学分班,保障教学效果。对于课程开设,应科学、严谨,兼顾课程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大学专业课程、技能课程的开设不应一成不变,既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应提供多种课程供学生选择,使学生们源源不断地接触新知识,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降低对学习的排斥感。

第二,应加强学风和学习环境建设。良好积极的学风会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学生课堂表现不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学风建设问题。因此,应加强学风建设。同时,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硬件方面,应完善多媒体教室及辅助课堂教学设备,并且应保证出现故障及时修理。在软件方面,应保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同时,应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各种讲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消极学习行为。

第三,应完善有关制度。一是在教师职称评审上,应制定合理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把教师的教学纳入职称评价的标准中,促使广大教师重视本科教学。二是在学生学业评价上,应制定奖惩措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

第四,应合理安排课外活动,适当减少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课外活动,多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侯普光.大学生逃课行为研究[J].中国市场,2013,(1).

[2][3]李业杰,徐晓君. 应试教育背景下90后大学生学习心态研究[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3).

[4]古斯塔夫·勒庞. .冯克利译.乌合之众 [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责任编辑:卢彩晨)

猜你喜欢
消极大学大学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