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气气
闻臭方可品香
文|气气
拿起装满臭气的口袋,鼻子靠近吸一下。这便是北京陈圆圆的日常工作。这一职业要求忌烟、忌酒、素颜、无香,学名嗅辨员,民间管他们叫闻臭师。嗅辨员出现在中国已有20年,有专业培训、职业资格证,工作起来有科学公式,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没品位。
嗅辨师是靠鼻子吃饭的,那是不是一定需要嗅觉特别灵敏的鼻子?陈圆圆释疑:“嗅辨师的嗅觉不需要超乎常人的灵敏。你是以普通人的水平去感知恶臭的,太灵敏或太不灵敏的鼻子都不行。”根据规定,嗅辨师的嗅觉器官必须没有疾病,从业年龄在18岁到45岁之间。
据了解,专门从事恶臭污染控制研究的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是2002年通过验收并正式命名和授牌的,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首批建设的3个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负责全国恶臭嗅觉测试方法及嗅辨师、判定师的培训和管理。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从成立之初,就有了嗅辨员这一岗位,现有在职嗅辨员40人,高级工程师陈圆圆就是其中之一。嗅辨员的主要职责是嗅辨从工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地采集回来的气体样本,判定这些地点周边的污染状况。
要想从事嗅辨员工作,必须通过专门培训并取得嗅辨员资格证。嗅辨员考试需要考生从5张无嗅纸中分辨出两种浸过嗅液的纸。这两种嗅液是从30多种各类臭气中选出来的,已稀释过很多倍,气味很淡,不但没有臭味,甚至有香味。嗅辨员资格证有效期3年,过期后需重新考核。
嗅辨室也有相关严格要求,要远离散发恶臭气味的场所,室内能通风换气,温度保持在17~25℃,至少可供6—7名嗅辨师同时嗅辨。“舒适、无异味的环境能让嗅辨师的嗅觉灵敏度保持在最佳状态。”陈圆圆介绍,“实验室除了要满足上述条件,桌子、椅子等都是玻璃制成的,防止异味被吸附在里面。”
为避免嗅辨师因过度疲劳影响嗅觉,一般每嗅辨一小时,嗅辨师需休息10~15分钟。嗅辨师休息时,助理人员会用气体净化分配器在无臭袋内充入纯净空气,再挤压出来。陈圆圆解释:“我们管这叫洗袋。这些专用无臭袋经过长时间堆放,可能会产生异味。实验前要先洗袋,确保无异味。”
现在各区县的环境监测站也都定期对辖区内的垃圾处理设施、工厂等进行恶臭监测,分到陈圆圆这里的嗅辨任务少了许多。“对PM2.5,你们是用眼睛看见的,我们是闻出来的。”陈圆圆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