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羊杏平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处, 江苏南京 210014)
农业科技产业扶贫实践与探索
——以泗洪县西南岗地区为例
李 娜, 羊杏平*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处, 江苏南京 210014)
结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江苏泗洪西南岗地区20多年的科技扶贫历程,通过对西南岗地区基本情况的剖析、对不同时期科技扶贫方式的总结和反思,归纳扶贫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并针对农业科技产业扶贫工作中的产业规划、人才队伍、资金投入、资源利用、产业链建设等方面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旨在探索适合当下扶贫新形势的农业科技产业扶贫模式,为具有同质性的国内连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参考。
农业科技;扶贫;实践;泗洪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开展扶贫工作以来,目前全国仍有5%的贫困人口,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返贫现象。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十八大以来我国步入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征程,中央和江苏省内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也详细分析了扶贫开发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减少贫困地区的相对贫困现象、缩小贫困人口收入差距、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共同富裕、特别是连片贫困地区怎样深化精准扶贫、创新扶贫方式、探索脱贫路子都是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1]。
精准扶贫要求对贫困人口区别对待,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要因地制宜,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或转移就业等方式“造血”式扶贫,需要运用科技力量服务于农民和农村,对一个贫困地区进行农业产业整体帮扶工作的前提是全面考察的农业现状,充分了解地区农业生产状况,分析区域致贫因素以及脱贫有利资源,从而确定该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主导产业,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以及相对应的扶贫思路和方式[2]。该文以江苏省泗洪县西南岗地区为例,结合不同时期科技扶贫的方式,总结经验教训,探索适合当下扶贫新形势的农业科技产业扶贫模式,以期为具有同质性的国内连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参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略。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但是,江苏省的苏南和苏北地区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距。为了改变苏北的欠发达面貌,历届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江苏省农科院作为该省的主要农业科研单位,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在泗洪县西南岗地区进行的20年扶贫工作,可为相关地区农业科技产业扶贫提供参考借鉴, 近十年来形成的“固定扶贫队员+科学技术团队+项目资金+农业合作专业组织”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成功推行的“推广一项科技成果、集成一套技术、帮扶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扶贫理念,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的方式将稳定成熟的农业科技种养技术传授给农民,激发了农户科技致富的信心,在产业链上挖掘农业经营大户、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等方式有效组织农户形成专业合作社,合理控制了农业产业规模,在打开产品销路的同时加强农产品储存、加工技术,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帮助当地贫困人口找到了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科技助推地方产业,将有限的扶贫资金合理运用,将科技项目和纯经费资助两者有机结合,使每一分扶贫款用到实处,是符合当下“精准扶贫”要求的农业科技产业扶贫模式之一。
2.1区域简介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西南岗地区是泗洪县西南部岗丘地区的概称,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包括上塘、魏营、天岗湖、峰山、双沟、车门、瑶沟、四河等8个乡镇,94个行政村。全区人口近29万人,占泗洪县的28.7%。该地区是革命老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原因,该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江苏省贫困人口最集中、脱贫难度最大的贫困地区,省级贫困村占一半以上,是苏北发展洼地中的洼地[3]。
2.2区域致贫因素分析该地区长期以来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较差,地形地貌复杂且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洼地易涝、岗地易旱,农业生产受灾频率高。滞后的交通条件导致该地区市场发育不全、商品流通不畅,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商品,限制了农民增收,阻碍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信息闭塞,大多数文化科技农民素质较低,因而观念落后,接受新思想、新思维、新技术缓慢,先进实用农业技术难以快速有效地推广应用,农业生产仍限于原始的、单一的、低效的耕种收获,与推进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要求很不适应,部分农民“等、靠、要”意识严重,加快发展、脱贫致富的主动性不高。该地区常年种植小麦、水稻、山芋、玉米、油菜等大宗农作物,蔬菜和瓜果零星分布,养殖业主要有生猪、肉牛、山羊、家禽,出栏率偏低,经营方式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基本未形成规模化经营[4-5]。
2.3区域农业发展潜在优势该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但生态环境好、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没有工业“三废”污染,水源和土壤清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好,适宜一些特色作物的生长;西南岗地区以农业为主,与交通干线、主要城镇等保持一定距离,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科技进步的潜力大,后发优势强,急需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大交通条件已经得到了改善,畅通的宁宿徐高速公路带来了大流通,为西南岗地区农副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
政府高度重视该区域的扶贫工作,帮扶力度大,省委、省政府连续多年对该地区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后方20多个挂钩单位资源丰富,已逐步改善了西南岗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全面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打下了基础[6]。
2.4阶段性农业科技产业扶贫措施研究界普遍认为我国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4个阶段:①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②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④巩固成果,综合开发阶段( 2001年至今)。江苏省农科院在泗洪县西南岗地区20多年科技产业扶贫案例主要发生在第4阶段,根据具体扶贫方式又分为以下两时期[7]。
2.4.1挂钩泗洪上塘镇、农业科技促小康(2000~2006年)。2001年5月,中央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 - 2010年)》,这是继“八七计划”之后又一个指导全国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是对21世纪初的扶贫战略的全面描述,标志着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巩固温饱成果,消除相对贫困,达到小康社会水平是新的扶贫目标。从2000年起,江苏省农科院重点支持扶贫西南岗地区,挂钩上塘镇,开展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科技促小康的项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生产、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编制了“2005~2015年泗洪县农业发展规划”。通过考察调研和原始资料分析,结合科研单位丰富的农业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优势,基本确定“三定一落实”的农业科技扶贫方式,即:一定项目、二定人员、三定资金,以派驻专业科技人员驻点、协调和组织江苏省农科院科技资源,落实科技扶贫工作的方式;确立了西南岗地区科技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在西南岗地区优先发展肉牛肉羊、优质水果、优质西甜瓜、甘薯加工、旱作小杂粮、强筋小麦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通过六大主导产业的实施建立了433 hm2的优质西瓜连片生产示范基地,天岗湖20 hm2新品种油桃园,指导峰山的专业户种植五彩花生品种、鲜食玉米等旱作小杂粮;在魏营实施了优质专用面包小麦单产增两成的工程等。通过免费提供优质良种和举办短平快项目培训班、农业结构调整讲座班,赶科技集市,实地现场指导、咨询答疑等形式,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介,宣传和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建立了远程教育的接收站点,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市场信息传到村村镇镇。
该时期的农业产业扶贫特点是提出了用农业科技手段提高现有农业产值的新思路,初步尝试“专家团队+技术良种+农户”的产业扶贫方式,是传统扶贫向科技产业扶贫的转型期,部分新兴产业初见成效,为当地脱贫带来了希望,但新兴产业有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够,匆匆上马,后劲不足,出现昙花一现的现象,整体产业规划标准较高,部分指标不够接地气,扶贫主导产业选择过于全面,忽视了实际操作中现有农业基础薄弱、专家技术服务跟不上,或者有的技术成果还不够成熟、农户自身抗风险能力低、接受科学种养知识反馈滞后等因素。
2.4.2 扶贫队员定点帮扶、扶持地方产业发展(2006~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于2007年联合下发了 《关于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的通知》。同时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2006年1号文件也提出了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对该省1 011个经济薄弱村和人均收入低于1 500元的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江苏省农科院也在以往的扶贫基础上,调整扶贫思路,在泗洪西南岗地区实施“推广一项科技成果、集成一套技术、帮扶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科技帮扶策略,以科技扶持农业主导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契入点进行“点穴式”扶贫,力求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以保障扶贫工作的持久性,通过选派六届扶贫队员带项目驻点科技帮扶泗洪县西南岗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目前,通过实施一系列示范推广项目,泗洪县上塘镇已形成“优质稻米生产及深加工” “西甜瓜高效设施栽培” “草莓种苗繁育及设施栽培” “食用菌高效栽培及工厂化生产” “特色种养殖示范”“泗洪大枣”等主导产业;优质稻米推广面积达到400 hm2,打造出“上塘贡米”优质稻米品牌;西甜瓜辐射面积达333 hm2,礼品西瓜毛收益4 500元以上;草莓设施栽培增收45 000元/ hm2;食用菌产业使每户贫困户有1 500元/月的稳定收入;草鸡养殖规模发展到6 000羽;特色甘薯、花生等产业均成立合作社并打造出地方品牌。帮扶的贫困村也陆续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垫湖村被评为省级康居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历届扶贫队员通过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示范推广,以及每年10余场特色产业领域专家参与的农民培训指导,把成熟的技术、稳定的品种送到农民手中,以“先示范后推广,边示范边推广”的方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形成“扶贫队员+科学技术团队+扶贫资金+农业合作专业组织”的长期脱贫模式,旨在打造稳定的全套产业链。农民增加了收入、学到了技术、改变了思想,脱贫成效较为持久,影响力较大,是较为成功的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扶贫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该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经济贫穷的状况。
3.1因地制宜产业规划贫困地区一般资源较为匮乏,农民本身自信心低,脱贫主动性不够,且科技意识淡薄,农业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比例较高,抗风险能力差。因此,对该类地区进行产业扶贫之前一定要进行实地调研,多方听取意见,仔细分析致贫因素,切忌急功近利,仓促上马扶贫项目,一定要把成熟的技术、稳定的品种送到农民手中,避免让弱势群体承受因技术不成熟、品种不稳定所带来的损失,特别是一些新品种、新技术,要加强综试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先示范后推广,边示范边推广,短期内可以步子小一点,稳一点,以激发农户的脱贫积极性,产生内生动力为宗旨[8]。
3.2稳定专业人才队伍扶贫不光是资金的输入,最根本的还是人才的输入、脱贫理念的输入。生产力构成的三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人的素质提高能够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全面提高生产力。扶贫工作要想长久有效则需要建立稳定的扶贫队伍,农业产业扶贫急需既具有农业科技实力也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人才,资源各种整合,充分发挥作用于整个扶贫产业链。在扶贫实际中要从扶贫队员选拔和管理、激励制度上入手,严格把关选派条件,积极鼓励优秀的年轻干部加入扶贫队伍,并对扶贫工作者多组织相关培交流活动,增强工作能力。
3.3准确有效资金投入目前各地对扶贫工作都很重视,扶贫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很多经费没有用在“刀刃”上,尤其是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在资金的投入上更要慎重。扶贫资金以科技项目的形式通过技术帮扶、农资良种补助、基础农田配套设施等方式下放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好方式。农民掌握科学技术,在改善后的耕作环境中通过长期生产过程不断收益是一种最经济的投资回报方式。此外,通过积聚帮扶资金,发展实体产业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配置集体固定资产都是扶贫资金较好的使投入方式[9]。
3.4合理运用扶贫资源目前扶贫工作后方团队力量壮大,往往一个贫困地区有十几、二十家后方单位在支持。但是存在投入分散的缺点,且贫困地区的缺口多、缺口深,靠“单打独干” 收效甚微、浪费资源,需要地方和后方团队资源整合、统筹规划、集中投放或者分期投放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村级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基础,充分调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使各方面的扶贫资金相互配套、形成合力,例如:将规划发展的主导产业放在水利、交通、灌溉有保障的地方,合力建设一个综合性产业示范基地等,旨在多方配合、集中力量打造脱贫致富的核心区,对周边起带动示范作用。
3.5打造完整产业链条科技产业扶贫的关键在于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含量,维护脱贫产业体系的稳定性、持久性。产前要组织分散农户形成专业化合作组织或者发掘大户和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适宜当地有竞争力的品种,配套专业技术团队保障;产中要科学种养,通过专家指导、技术培训等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产后要通过精深加工、安全检测、品牌认证等手段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配套物流、销售渠道完成贫困集体创收全过程的帮扶,缺一不可。产业链上各环节要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从内在紧密联结[10]。
[1] 舒银燕.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16):206-210.
[2] 李海金,罗忆源.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战略创新术:以武陵山区为例[J].中州学刊,2015(12):78-83.
[3] 孔有利.家庭联产承包制与新农村建设对大包干发源地垫湖村新农村建设状况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3):451-455.
[4] 郑瑞强.要素流动视角下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策略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5(33):55-60.
[5] 李新安.生产要素区际流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3(1):129-134.
[6] 罗琦,罗明忠.江西省赣州市农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发展策略[J].南方农村,2015(1):9-15.
[7] 池永文.恩施州文化产业扶贫开发对策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5(3):39-43.
[8] 魏兴宝.基于甘肃榆中县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J].甘肃农业,2013(11):25-26.
[9] 原锁社.贫困县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探讨[J].新乡学院学报,2013(27):18-20.
[10] 孔有利,邵明灿,周建涛,等.经济薄弱村发展成康居村的路径选择:以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的垫湖村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3(1):74-78.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A Case of Xinangang Area of Sihong County Supported
LI Na, YANG Xing-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210014)
Combining with the more than 20 years’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ce of Xinangang Area of Sihong County supported by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e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based on rethink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parsing of basic situation in Xinangang Area.Feasibl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industry planning, talent team, fund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industrial chain construction in the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o provid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ontinuous poor areas of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ce; Sihong
2016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软科学项目[ZX(16)4030]。
李娜(1982- ),女,江苏南京人,副研究员,硕士,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农技推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通讯作者,研究员,博士,从事设施蔬菜及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2016-06-23
S-9
A
0517-6611(2016)24-2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