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传娟++费蕙蓉
摘 要: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新常态下,如何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而县域经济是当前“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对县域经济发展更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于濉溪县来说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升级。
关键词:新常态;县域经济;发展升级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区域基础,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因此,在新常态下研究和探讨县域经济的发展升级问题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2015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在这份报告中选出了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400强样本县(市)、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创新力50强,濉溪县分别名列第204位、第48位和第29位。
1.坚持“工业强县”主战略,县域实力显著提升
近五年,濉溪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12.8亿元增长到203.5亿元,年均增长18.14亿元,每年增幅均在12%以上,其中2011年增幅达到18.4%。2014年全年濉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5亿元,增长12.8%,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4%。濉溪县始终把“工业强县”作为发展的主战略,切实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大力实施干部帮联企业、主导产业培育、规模企业扩张、企业技术改造等工业促进工程,工业增速强势回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位居全省县级前列,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4年全年实现工业投资141亿元,同比增长17%;技术改造投资65亿元,增长6.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6家,总数达239家,其中50家重点企业被纳入省经信委信息平台。主导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六大产业全年实现产值341亿元,同比增长19.5%,拉动全县工业增长13.6个百分点。同时,县域经济的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增长12%,比2010年增长126.8亿元。
2.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就在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近年来,濉溪县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创新举措,加快转型升级,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24.1:48.1:27.8调整为2014年的20.5:55.9:23.6,其中第一产业下降了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7.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2014年完成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2.7%。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濉溪县依托“2+1”园区(濉溪经济开发区、濉芜现代产业园、百善食品工业园),着重抓好产业的集聚发展,不断壮大“2+1”主导产业,即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和食品精深加工。第三产业亮点增多。全年新增限上流通企业23家,总数达80家,新增福田辰茂酒店、中苑商厦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南坪港项目竣工,浍河通航正式投运,开启了淮北地区通江达海的新纪元。2014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8.07亿元,存贷比51.94%,同比提高5.33个百分点。
3.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经济发展平稳有序
濉溪县委县政府不断地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强化招商责任,创优投资环境。2014年全年引进省外资金90.3亿元,利用外资18173万美元。引进亿元以上规模项目27个,其中投资1-3亿元项目19个,3-5亿元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引进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全省县级领先位置。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发展,县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工作已报国务院待批;濉芜产业园新增征地面积1500余亩,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个,入驻产业项目8个;百善食品工业园产值突破50亿元大关。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项目推进调度和服务,215个重点项目推进整体顺利,2014年完成投资154亿元,其中39个省“861”、73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5.5亿元和110.4亿元,均超预定目标。今年1至8月份,全县171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84.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63%。县委县政府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确保项目承接有序,推动县域经济平稳有序发展。
二、新常态下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升级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新常态下,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升级压力随之增大,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亟待解决。
1.县域经济发展不足,经济总量依然偏小
近年来,濉溪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发展明显不足。2014年末濉溪县人口110.4万,占全市51.3%,土地面积1987平方公里,占全市70%以上,而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较小。2012年至2014年濉溪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68.9亿元、185.83亿元、203.5亿元,淮北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20.5亿元、703.7亿元、747.5亿元,濉溪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为27.2%、26.4%、27.2%,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2014年濉溪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2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56元,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51828元,城乡差距较大。2012年至2014年濉溪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5736元、17251元、18046元,仅相当于淮北市的53.6%、52%、51.7%。财政收入分别为23.01亿元、24.38亿元、26.4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2.8%、26.2%、28.9%。
2.产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
濉溪县部分行业的层次还比较落后,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新兴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
(1)农业方面。传统农作物质量优产量高,但是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主要还是以传统种植养殖结构为主,农业生产和产品研发的技术含量较低,农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较少,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虽然有一百多家农业产业化企业,但是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2)工业方面。传统六大行业占比较大,但是拉动工业增长能力较弱,“2+1”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2014年六大行业实现产值34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70%,但仅拉动工业增长13.6个百分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煤炭行情下滑,致使六大行业中与煤炭相关的行业增速减慢,其中煤电及矿产采选、煤化工及精细化工、煤炭装备制造等影响较大。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和食品精深加工“2+1”主导产业发展较快,但是规模相对较小,优势还不突出。
(3)服务业方面。传统服务业层次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传统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规模普遍较小,档次偏低、竞争力偏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缺乏大型商贸城市综合体、缺大项目带动,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发展缓慢。
3.发展环境不优,要素制约严重
一是土地指标制约严重。近年来,濉溪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开发区建设,使得用地需求量明显增大,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凸显。二是资金制约严重。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规模小、资金紧张。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对于民营企业不予贷款或者仅贷很少款额,而小额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额度小,这与企业资金需求差距较大。三是人才制约严重。企业招工困难,缺少高级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工人等,即使招到也很难长期留住人才。此外,行政审批程序复杂繁琐,耗时长、效率低,以及国家、省、市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均严重制约濉溪县域经济的发展升级。
三、新常态下实现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路径
面对新常态,濉溪县更加需要积极应对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奋力开创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新局面。
1.扩大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濉溪县在全省二类县中排名较前,但是相对一类县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当前和今后仍要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县域经济的支撑重在产业,而产业的发展依靠重大项目来推动,所以,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需要强力推进。扩大经济总量就是要通过招商引资抓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从而提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数额和增速,进一步提高经济指标占全国、全省、全市的比重,努力实现由二类县向一类县迈进。
2.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效益,全面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
(1)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加大初级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伸加工链条,调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效益和质量。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大力培育家庭农场、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紧盯国家产业政策走向,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研究制定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规划,运用“互联网+”和产业相结合,启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提升项目。着力加强首位产业培育力度,引入、培育铝基新材料的大型龙头企业,切实提升铝基新材料产业的集聚力和牵引力。运用“互联网+”和装备制造相融合,大力发展自动化、电子化的高端装备制造、汽摩配件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濉溪县域经济发展实际,重点发展物流、金融、中介、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连锁经营、大型商超、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生活型服务业。加大口子酒文化宣传,做大做强酒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依托柳孜运河遗址,加快推进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等建设,依托临涣、双堆的淮海战役革命文化,加快推动红色文化旅游。
3.优化发展环境
加强集约节约用地,加大对土地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坚决打击闲置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开发区重大投资项目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加快发展担保、信贷、信托、各类创投等非银行类的特色金融服务业,建立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结合濉溪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育力度,调高奖励补贴标准,尽可能留住高层次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县域经济发展紧缺的相关高级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此外,要进一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大力宣传国家、省、市优惠政策,切实把政府的“有形之手”转变到创优发展环境上来。
参考文献:
[1]薛国文.县域经济发展探索[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16.
[2]孙琳琳.濉溪跻身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EB/OL].安徽发展研究网,2015-09-08[2015-10-16].
[3]濉溪县人民政府.濉溪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濉溪县政府网,2015-08-10[2015-10-18].
[4]费蕙蓉,杨以谦,姚传娟.资源枯竭型城市淮北的转型发展研究[J].理论建设,2013(04):66.
作者简介:姚传娟(1983.01- ),女,安徽怀远人,汉族,中共淮北市委党校法学与管理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