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国际关系中的价值意蕴和启示

2016-03-18 19:48罗勇蒙云龙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世界思想发展

罗勇 蒙云龙

1 钦州市经济信息中心,广西 钦州 535099;2 钦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国际关系中的价值意蕴和启示

罗勇*1蒙云龙2

1 钦州市经济信息中心,广西 钦州 535099;2 钦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重要思想和指导原则。把该思想拓展到国际关系层面,可以表述为发达国家离不开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离不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相互离不开。这一思想的价值意蕴在国际经贸关系、政治及安全关系、全球共同治理等方面均有明显体现,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有重要启示。

“三个离不开”;国际关系;价值意蕴;启示

1 “三个离不开”思想概述和拓展

1.1 “三个离不开”思想概述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在我国一直倡导贯彻的“两个离不开”思想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中央第一次提出了“两个离不开”政治观点是在1981年7月16日关于转发《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的通知文件中,即:“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在次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的“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王恩茂同志在报告中对“两个离不开”的思想作出进一步阐释。之后在全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和统战工作中逐步形成了“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谁也离不开谁”的观点, 并进一步发展为“汉族和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即“两个离不开”的观点。

1990年9月,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视察新疆,在高度肯定“两个离不开”思想的同时,进一步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1]从而在“两个离不开”思想基础上发展完善为“三个离不开”思想,并作为我国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1.2 “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国际关系层面的拓展

“三个离不开”思想在我国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国际关系层面,当今世界全球化、一体化发展方兴未艾, 160多年前马克思的断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已经成为普遍认可的事实。世界各国、各民族日益进入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发展阶段,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已经呈现新的变化,“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国际关系层面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即拓展为发达国家离不开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离不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相互离不开。

2 “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国际关系中的价值意蕴

2.1 国际经贸关系融汇着“三个离不开”思想

经贸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的基础,是国家间关系的压舱石。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和一体化,在这一发展浪潮中世界上所有国家无一例外的不能脱离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而封闭的独自发展,各个国家都在不同的国际分工、产业链及价值链上扮演着不同角色,在全球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中交叉发生关系。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在不断加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融汇着“三个离不开”思想。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各自的发展水平,在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资源要素、市场发育等方面有极大的差异,从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互补性和相互制约性。一方面,发达国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及日用品等初级产品,另外其各类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等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庞大消费市场;发达国家的国际资本需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结合起来进行跨国投资。联合国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国际贸易额已经占到世界经济总产出的近五分之三。在该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到2010年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商品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从25%增加到47%,在世界经济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从33%提高到45%。”[3]

另一方面,基于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受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人力资源以及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发展也离不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进程中需要引进发达国家的投资、需要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需要引进发达国家的高端制造设备等。

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依赖与制约在加强,但是也明显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在诸多领域受制于发达国家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不平衡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依然承受着巨大牺牲。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需要相互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2.2 国际政治及安全关系渗透着“三个离不开”思想

随着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并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联合国发布的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的“南方的崛起在速度和规模上均史无前例。必须从广泛的人类发展角度来看待南方的崛起:它为我们讲述了在生活着全球绝大多数人口的国家里,个人能力的显著提升和人类发展的持续进步。”[4]随着经贸关系的相互离不开,在其基础上的政治关系也必然相互离不开。发达国家为了确保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必须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同时,发展中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也需要避免同发达国家的对抗,避免受到发达国家的封锁制裁。稳定的政治关系是二者所乐见的。

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改革,国家安全问题出现新的变化。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都无法单独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越来越多的不完全因素呈现突发性、全球性、跨国性、联动性,诸如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及核不扩散、生化武器、信息完全等问题上需要各方加强合作。此外,世界局部动荡和不稳定地区大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今天也必将给发达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带来威胁。在这方面,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早已经注意到了,1988年他在《展望21世纪——和平竞争的胜利》中提出,“第三世界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第三世界是世界范围内战争与革命的集中点,西方世界就像贫穷的汪洋大海中的富饶孤岛。为了保证21世纪是和平的世纪,一定要保障第三世界的安全,发挥其经济潜力,并满足其政治抱负。”[5]所以发达国家要学会和发展中国家分享全球化的成果。

需要认识到的是,南北国家间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乃至冲突。主要发达国家仍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不同方式干涉别国内政,在第三世界国家推行其所谓的“民主”、“多党制”、“人权”等等,乃至直接干预他国政权更迭。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来自发达国家的挑战,打破不平等的国际政治旧秩序,就必须加强南南合作,提升在南北对话与谈判中的话语权。

2.3 全球共同治理贯穿着“三个离不开”思想

伴随着各国工业化的发展以及资本全球性扩张,在全球化进程中全球性问题也随之凸显。国际恐怖主义、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全球性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事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利益。这些全球性问题具有世界性、影响具有长期性,具有超意识形态性和错综复杂性等特征。已经可以看出,“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紧迫问题,几乎没有一个单靠一国的力量就能解决的”[6]。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认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让现在的趋势持续下去,这个行星的增长极限将在今后的100年中出现。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建立全球的均衡状态,必须尽早开始工作”[7]。所以,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方面,必须开展全球治理合作。

3 “三个离不开”思想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启示

“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国际关系层面的运用,既深刻反映了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也反映了当今世界南北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差异与合作,也说明了南南合作的重要性。当今世界仍如邓小平同志所做的判断那样,“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8]。“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国际关系中的价值意蕴为中国在促进自身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开创新型国家关系,构建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进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1 创造性开展全方位外交,积极构建新型国家关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全球性问题上紧密相连,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关,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紧密相连,这早已经成为国际共识。这就要求我国的对外交往活动是全方位的。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诸多挑战前所未有,比如,中国作为崛起中大国如何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如何处理地区和全球热点问题,如何处理中国快速发展而引发周边国家的忧虑问题,如何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等等,这都需要中国创造性开展对外交往,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创造性争取和平的发展环境。

在国家交往上,坚持超越意识形态和制度差异,积极与发达国家开展对话与合作,同主要发达国家探索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为我国争取和平发展扫除最大障碍。同时,始终不渝的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团结合作,构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发展中国家与我国一样仍然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和我国一样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是我国能源资源的主要进口来源地,在打破不平衡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全球问题治理上具有一致的诉求。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改善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在外交内容上,既要重视传统的经济及政治外交,又要促进科技、人文、教育的交往,主动积极开展军事交流。在交往层次上,既要重视高层互访,又要注重建立各级别的交流机制,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在外交手段上,既要有硬外交手段,也要有软外交手段,多打组合拳。在外交形象上,根据不同的情况,展示友好善意和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必要时也要展示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及威慑力。

3.2 推动对外产能合作,深化互利共赢战略

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不同,同是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的国家间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由此而来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就呈现出多样化和极大的差异性,这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和各自发挥比较优势提供了可能。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需求多样化、市场潜能巨大,市场供给能力强劲,市场运行稳健,产业水平、科技装备水平、人力资源水平等方面基本处于世界中等水平,这样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创造了巨大空间。

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水平迈进,不同的产业景观各不相同,有的产业存在产能过剩,有的产业存在产能不足,有的产业在国际市场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有的产业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产能结构性差异将持续存在一段时期。因此,积极推动对外产能合作存在广阔的空间,一方面,中国可以将过剩产能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国家,将中国有优势的产业与世界市场对接起来,如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电力、钢铁和综合配套等领域与有关国家展开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对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大,技术装备水平要求高的产业,加强与先进国家的产能合作,实现产能共享。通过对外产能合作,整合国际资源,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从而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促进各方供给和需求的有效互动,形成各方利益交汇局面。这为中国深化互利共赢战略,促进与世界各国包容、平衡、持续的增长及共同发展提供了可能。

将推动对外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战略、中非“三网一化”合作、中国与东盟合作等区域性合作结合起来,针对各国不同实际开展差异化的产能合作,让产能合作成为中国深化开放合作,提高国际竞争水平的重要抓手。

3.3 积极参与并推进全球治理,促进和谐世界建设

如前所述那样,当今世界是一个紧密相连的人类共同体,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挑战,也面临着各类全球性问题的威胁。中国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需要学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并推进全球问题的治理,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在国际热点和地区问题上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不仅要学会做参与解决问题的工程师,更要学会做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设计师,创造性介入国际事务。

在积极参与并推进全球治理过程中,我们既要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也要承担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积极倡导“和谐世界”理念,以新安全观、互利合作观和文明包容观促进和谐世界建设。这本身也就是为创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服务。

4 结语与展望

尽管世界仍很不太平,地区和全球性热点此起彼伏,人类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但世界发展潮流将继续证明,发达国家离不开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离不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相互离不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继续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继续深化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是各国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积极构建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将是世界各国的正确选择。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探索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推动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合作仍将是中国外交的主旋律。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238-238.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276.

[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南方的崛起:多元化世界中的人类进步[EB/OL].[2016-10-10].http://www.un.org/zh/development/hdr/2013/.

[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南方的崛起:多元化世界中的人类进步[EB/OL].[2016-10-10].http://www.un.org/zh/development/hdr/2013/.

[5] 理查德·尼克松.展望21世纪——和平竞争的胜利[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252-252.

[6] 王兴成,秦麟征.全球学研究与展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63-93.

[7] 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R].李宝恒,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20-20.

[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1.

(责任编辑 骆桂峰)

罗勇,男,广西北流人。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当代世界政治与中国国际战略,海洋争端。

D820

A

2095-4859(2016)03-0441-03

猜你喜欢
世界思想发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