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鸽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河南新乡453002)
以就业为导向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设计研究
——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为例*
王秀鸽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河南新乡453002)
文章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导向,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为例,按照“1+2+1”模式对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善,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实践效果较好,培养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可、好评。
城乡规划;培养方案;“1+2+1”模式;就业
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在国内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作为独立学院,在其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情形下,就业率、就业质量已经成为影响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脱颖而出,是独立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负责人员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文章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为例,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角度对其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并付诸于实践,取得了实效。
新科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出发点,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重点考虑了几个要点:一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二是提高手绘能力及软件运用、作图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社会实践、适应社会能力。
结合高校转型发展,新科学院人才培养使学生掌握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毕业时能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开发与管理、研究与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新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制定了“1+2+ 1”的培养模式[1]。前一个“1”为通识教育,所有学生入校第一学年进行通识教育,侧重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2”指突出分流,就是中间两个学年,对全体学生进行分流培养,按照就业意向[2](一部分学生选择就业,而另一部分选择考研或考公务员)进行分流;后一个“1“为实践环节,包括两块内容:一是安排即将就业的学生进入实习基地进行实地实践,将所学理论得以运用,二是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一)授课顺序的调整
城乡规划专业的许多课程之间,都有严格的先后修读顺序,诸如大一时必须开设两学期的绘画课程,才能保证大二、大三时的手绘课程,建筑设计的先修课程是建筑制图、建筑概论、建筑初步等。科学合理的授课顺序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在进行课程安排时,还要考虑每个学期的学时分配是否合理,使学生学习压力适中。
(二)适时增删课程和课时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对与专业需求发展脱节的课程进行删减,对同类课程进行整合。如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其内容可整合进入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城市建设史中。
我国目前城镇化建设发展,有着巨大的人才需求,为使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服务社会,同时又符合新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的,进行了课程的增设。如在2013版的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小城镇规划与设计课程,增加了管理学的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培养的人才既能做规划又能管理,满足社会“做规划的人不懂管理,做管理的人的不懂规划”的人才缺口。
(三)加强基础课程教育
城乡规划专业高考招生时,对学生绘画没有要求,多数学生都没有绘画基础,而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离不开手绘表达和电脑绘图,学生考研时多数高校都对手绘有较高的要求,工作中很多的岗位也对工作者的绘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授课安排时,可将相关课程的授课内容综合起来统一考虑,如绘画、建筑制图、建筑初步等课程,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城乡规划专业绘图的技巧和规范。
(四)调整课程类别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的需求,新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中有些选修课和必修课之间,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可进行适当地调整和变化。
(五)增设专业方向,设置课程模块
结合学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设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1.“1+2+1”的培养模式,在中间两年,按照学生的就业意向,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或就业、或考研,目标不同,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不同。2.增设课程模块,可按设计类、工程类、管理类、房地产类进行分类,发挥专业限选课的作用,给学生创造按兴趣自由选择课程的空间。规定每一类的必修最低学分,培养综合性人才。
(六)就业创业类课程的增设
培养方案中第一学期设定的课程除了传统的外语、政治、体育、高数等公共课,还增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第六学期增设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都作为必修课,此类就业系列课程的开设很有必要,能够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当高年级临近就业时,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积极应对的技能,对就业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城乡规划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会熟练使用各种相关软件,同时还要多进行实地实践,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将现实表达出来,因此实践、实习课程至关重要。新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从四个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能力的提高。
(一)课内实验
城乡规划专业很多课程都有课内实验,课内实验536共有学时,对课内实验学时进行合理化发分配,制定更为合理、完善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充分发挥课内实验课程的作用,让学生在期间得到应有的实践,以期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二)教学实习
新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实习15周,合理安排教学实习的时间,和相关课程紧密结合,达到先理论、后实践。协调各个学期教学实习之间的关联性,整合实习内容,增加综合性实习。
(三)课外实践
为增加学生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机会,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新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还增设了学生课外的实践、实习,大一至大三,三个学年六个学期,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增加学生两周的社会实践、实习。大一两学期的实践由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教师,布置相关专题,学生按照专题进行实践;大二学年两学期期末实践由思政教研室教师指导,学生按专题进行;大三学年由专业课教师指导实践,按专题进行。效果较好。
(四)毕业实习
新科学院城乡规划毕业实习包括毕业生产实习(4周)、毕业设计(12周),毕业生产实习时间,学生可以到实习基地或自由联系单位,进行实践,并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毕业设计时间,学生按照所选课题,进行调研、规划、设计、作图,之后进行毕业设计答辩。毕业实习严格要求,严格挑选具备指导能力的老师进行实习指导,控制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保障质量。
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调整之后,已有三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较高,学生考研率,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都居学校专业就业首位,得到内部一致好评。我们对就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得到社会用人单位认可,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1]沈国彬.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苏州大学,2012(5).
[2]梅宪宾.独立学院“1+2+x”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2).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 employment,this paper set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enan as an example,and proposes to adjust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1+2+1" mode to revise and consummate the training program to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major.Students trained by this system not only show a better effect in practicing but also receive high evaluatio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training program;"1+2+1"mode;qbtain employment
G640
A
2096-000X(2016)21-0034-02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研究——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JYB2015062。
王秀鸽,研究生学历,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城规系系主任,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