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菡梅
浅谈河北省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
姬菡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峻,经济转型压力的不断加大,河北养老服务业需求的显著增多,对现今薄弱的养老体系必将造成冲击。需求促进消费,消费促进供给,供给倒逼改革。为推进河北省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本文从完善政策法规,培训并引进专业化人才,利用京津冀一体化机遇,积极发展养老金融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
供给侧;养老服务业;改革
截至2014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高达1375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1%。而河北省占比达到14.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必将显著放缓,人口红利不再,国未富而人已老。
河北省环绕京津,流动人口相对较大,青壮年跨省流入经济发达的京津,给留守老人和常住劳动力增大了养老负担。留守老人不能很好自理,常住劳动力的减少加大了扶养老人的压力。现今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养老保险体制模式基本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老龄人口的养老需求。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计生政策的出台,很多子女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尽足孝道,家庭养老越来越难以满足老人物质精神上的双重需求。而作为辅助养老模式的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比如,养老院、养老公寓等,服务较为单一,养老成本较高,养老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社会人口快速老龄化,使得“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加大,医疗服务刚需进一步实现。同时,不断提升的老人消费水平及消费观念必将推动养老休闲业的蓬勃发展。
养老服务业的不断推进可以拉动大规模就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第三产业可以比工业产业多创造1倍的就业岗位,为100万个左右。养老服务业是密集型产业,根据一般行业标准计算可知,每4个失能老年人大约需要1名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当前我国仅3500万失能老人的照顾就可以提供大约875万的就业岗位。
养老服务业的不断推进可以拉动大规模内需。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全,使人们解除或减少养老的后顾之忧,转变消费观念,降低储蓄,扩大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养老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可以带动其他行业发展。不断兴办的养老机构及城乡居家养老的建设等在推动相关养老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周边其他相关行业比如,餐饮业,医疗保健业等也都将受益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养老服务业的模式改革可以降低公共财政支出。民办资本的进入及政府养老服务职能的转变,使公办养老服务逐步淡化退出,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社会养老成本。
1.资源供求失衡
经济新常态下,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社会面临转型,老年人对服务社会化的需求日趋增加,但与之相匹配的养老服务发展却并未同比跟进。在社区日常生活中,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活动较多,而基本养老服务,如贫困救助、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无障碍设施、医疗救治、安全救急、托老所、合法权益保护、家庭纠纷调解等方面则亟须加强。同时,城乡养老水平发展悬殊,公办与民办结构严重失衡。
2.资金筹措困难
养老服务业未能迅猛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资金筹措困难,缺少投资。一方面,尽管养老需求日趋增多,养老市场潜力巨大,但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且各市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大多数老年人退休收入并不高,或并无任何退休收入,即便为他们提供层次更高的产品,也会受限于购买水平与购买能力。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对公办的养老机构提供政策和财政多方面支持,社会福利性相对较高,且居于主体地位,这就使得民办机构生存艰难,社会投资兴办养老服务业面临一定风险。
3.政策法规不健全
政策体系不健全,体系的相对滞后性明显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各政府职能部门未有效发挥其职能优势,缺少对养老服务产业的税收优惠和职能倾斜。同时,未制定健全的法律及监管体系,使从业人员缺乏严格的考核,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法律法规的缺失,行业监管的缺席,很可能加剧养老服务行业畸形发展,降低养老服务总体质量,养老业发展停滞不前。
4.专业性人才缺乏
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服务质量水平良莠不齐是制约养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素质相对较高的从业人员缺口很大,基本难以满足养老服务业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利润较低,低营利必将挤压成本,不断降低的成本必将无法雇佣专业素养相对较高的专业化养老服务人员。同时,对现有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降低了养老服务从业者整体的服务队伍素质,很难为老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老年人生理上的个体化差异需要更专业化护理,老年人心理上则更需要温情呵护与耐心陪伴。照料老年人并非只解决其衣食住行,更需要解决老年人精神和心理上问题。因此,培养一批专门从事养老服务的医护人员、康复理疗师、心理咨询专业医师等专业从业者迫在眉睫。
1.健全制度供给与服务模式
政府需要规范养老服务行业的营业资格,加强从业人员素质考核,明确规定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服务收费标准及相应的免税减税优惠政策,做到有法可依。
养老服务模式上,需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给予从业经营者一定政策倾斜,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政府改变职能角色,从社区服务职能中退出,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对社区及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估。
2.提高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素养
着重培养专业化、高素养的相关人才,建设服务专业化体系,实现养老一条龙服务。首先,各地民政部门可协同其辖理区域内各个社区合力设立社区养老服务办事处,定期针对各社区内出现的养老问题集中讨论,评选出更适合老年人的先进管理模式并开展互助学习。其次,增强养老人才专业化、素质化培训,定期对执业人员在专业和素质上进行严格考核。开展专职培训与正规教育,一方面培训高文凭的高级管理、咨询人员,为老人提供心理、生理、医疗等多方面的专业化咨询与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培训照顾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具体专业化劳动人员,并设立相应专业化证书,持证上岗。第三,合理规范志愿者志愿工作的范围。虽然大部分志愿者并未受过专业化的护理训练,但志愿者可陪老人聊天、下棋,玩游戏,给予老人更加温情的精神陪伴。
3.完善社区服务内容
老有所养,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社区服务。由于老年人大多体质较弱,行动不方便,社区服务应首先设置购物中心、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家政服务体系等各种便利设施。同时,为老年人口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对老年人健康问题进行监测,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针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
老有所乐,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现今各社区内基本具备棋牌设施,运动设施等,但远不能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乐的需求。要保证老年人心理健康,可开办老年班,通过网络、广播、现场授课等,满足老年人对知识的需求,开展一系列社区友谊赛等,提高老年人的自我娱乐技能。
老有所为,为老年人提供发挥余热的平台,保障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很多退休的老年人在体力、精力和心理以及实力上仍不逊色于年轻人,很多老年人退休后出现心理落差,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人口寿命的增长,健康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可设立老年人人才服务市场,让老年人实现再就业;社区可让专业退休人员进入老年班授课,设立老年人社区服务小组,既可消除年老无人陪伴的寂寞,又使家庭养老负担得以减轻,使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4.有效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方针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京津冀三地将协同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养老新模式,跨区域新试点建设的进一步探索是河北养老发展新机遇。在此背景下,河北省应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有效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协同发展下,河北省相对北京天津在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救助补贴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但区域地域及环境相对占据优势。河北省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同时,注意本省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做好与京津的政策对接,避免养老服务业畸形发展。打造京津冀一体化产业服务集群,实现跨区域发展。
5.大力发展养老金融
养老金融是指围绕社会成员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包括为储备养老资产进行的养老制度安排和养老金管理的养老金金融;为满足特定人群养老消费需要进行的养老服务金融;为养老服务产业化投融资提供资金支持的养老产业金融。
大力发展养老金金融,完善养老金储蓄投资机制,拓宽养老金投资方法与运营模式,开发相对安全有保障的保险、信托产品,推动老龄金融业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科学发展。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金融与养老产业金融,鼓励有条件、有想法的商业机构整合银行、医疗、地产、护理学校实现跨界合作,打造综合化金融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从而在供给侧实现养老金融业的改革。
[1]习近平“新常态”表述中的新和常[EB/OL].(2014-08-10).[EB/OL].http://www.chinanews. com/gn/2014/08-10/6477530.shtml.
[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举措[EB/ OL].(2015-12-05).http://finance.ifeng.com/a/ 20151225/14137762_0.shtml.
[3]邵素军.透视“供给侧改革”反思“互联网+”[J].商场现代化,2015(26).
[4]熊海鸥.中国经济的人口谱图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EB/OL].(2015-01-21).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1/21/c_ 127405445.htm.
[5]耿爱生,杨文娴.我国老年保障研究中的“健康老龄化”研究趋向及其价值[J].社会保障研究,2014(12):60-65.
[6]田茂永.从公共服务看供给改革首席[J].财务官,2015(12).
[7]钱宁.社区照顾与中国福利制度的改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6).
[8]史柏年.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
[9]姚余栋,王赓宇.发展养老金融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金融论坛,2016(5).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