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蔡午萍
跨境电商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
文/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蔡午萍
跨境电商是企业探索贸易转型升级新路径的积极尝试,是生产工厂到世界销售转型的最佳机会。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化即将成为各大沿海城市对外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中小企业面对机遇,却遭遇了跨境电商人才的短板。
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中国对外贸易方式,由不对等信息的传统外贸模式逐渐扩大到信息充分了解的新型跨境电商模式,即时收集反馈信息,为中国制造提供了便捷通道。
这种方式的转变,使外向型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提高。作为职业院校,抓住机遇提高商务英语就业竞争力,明确定位,优化课程,积极应对跨境电商浪潮的人才需求,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又一新方向。
(一)跨境电商定义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二)跨境电商的兴起与发展
早期的跨境电商,多为SOHO-C2C,尚未形成大规模交易。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支柱企业特别是加工工厂不甘沦为纯粹的代工厂,更重要的是因无牌无渠道,在交易中无定价权和话语权,于是利用网络优势和平台,结合自身多年的业务经验,打通海外线上线下渠道,落地生根,逐步实现跨境电商的B2B。
2013年被称之为“跨境电商的元年”。2014年初至今,各省兴起申报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园。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因此,跨境电商将成为也必然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
(一)跨境电商企业人才缺口
在政府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之下,特别是跨境电商平台在多个试点城市率先启用,跨境电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内几大盛名的电商企业,成功上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跨境电商企业在突破项目和资金难关后,在人才上遇到了瓶颈:跨境电商人才稀缺。据悉,全国电商人才缺口高达15万。
① eɡ sedkil-i endeɡüü oilaasan yum ain-a(你误解你姐姐的心意了)
(二)跨境电商人才需求
跨境企业需要面对新的业务模式,适应新的环境,冲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障碍。运营和营销的新挑战,包括激烈的国际竞争,都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查阅各大网站的跨境电商人才招聘启事和新闻报道,不难发现跨境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不仅是语言,而是复合型人才,因为跨境贸易涉及诸多环节。
1.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
跨境电商企业的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国外客户的沟通和服务工作,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2. 熟练的跨境平台操作能力
跨境电商的工作环境就是虚拟的网络平台,大多数企业会有自己的公司网站或者在大型的跨境电商平台注册,要求员工会在网站或者平台上发布产品、沟通客户、安排物流、完成结算。因此,具备平台操作能力,是跨境电商企业的基本功之一。
从事跨境电商工作,主要的目的是进行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成功下单,妥善收款,才是业务能力的真正体现。这就要求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必须有一定的网络营销知识和技巧。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人才必须语言过关,懂国际贸易知识、电商平台操作知识、跨境物流知识和支付方式,乃至基础管理知识。
全国各地跨境电商企业的迅猛发展,为商务英语专业扩大了就业范围,促进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职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挑战。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如何更符合跨境电商企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
(一)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分析跨境电商企业紧缺人才职位,如跨境物流客服、跨境电子支付文员、跨境电商运营助理、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员等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从典型的工作任务入手,分析出对应的职业能力,将职业能力重构,推到一些跨境电商的核心课程,形成具备本土鲜明职业特色同时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二)优化课程设置
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并不是一个新专业,其课程设置一直延续旧有的模式,即语言知识技能和国际商务课程。虽然一些课程蕴含了商务特色,但是在跨境电商的大环境下,课程尚未涉及电子商务知识,这些衔接似乎无力。
优化课程设置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设置英语技能学习、国际贸易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基础课程,同时配以电商操作、网络营销、客户服务和企业管理等为拓展能力课程。如果条件成熟,可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合作编写教材。
(三)转变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训教学
现有商务英语教学仍多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应转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练并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专业,要使学生在一学期或者两学期的课程学习中,获得最大价值和最有效的信息,理论课程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CAI辅助教学法、模块教学法,避免理论知识点变成学生的催眠曲。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学练并重,倡导自主学习,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运用结合。实践课程多采用实训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资源,网络操作跨境电商平台,网络商务角色的扮演和模拟等,全面拓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人员、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由于跨境电商平台对于免费用户提供的客户体验不够真实,学院可以利用本土职业院校的优势资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新局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跨境电商企业需要有一个全盘的观察,多方面了解企业,确定是否可以合作或者在哪些方面合作。
一是直接与有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跨境电商平台联系,参观跨境电商企业平台,邀请跨境电商专家现场讲授电商模式,增强学生积极性。二是与本土跨境电商企业积极合作。合作的模式必须考虑和探索跨境电商企业利益和学院培养学生的结合点,达到双赢模式,这也是持久合作的保证。学生进入跨境电商企业,接受企业的培训,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和严守职业道德。由于互联网的无边界性,学生在学院有网络的地方即可完成工作任务,这种实训是将企业的实地实践引入到校内真实实践,不占用企业的办公资源,同时又在学校可管理的范围内。合作形式多样,如市场调查、电子商务、英语服务、跨境营销、商务运作和企业的宣传。
(四) 促进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影响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成效的因素很多,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传授,这是一种普遍共识。在此,教师专业化可以理解为:商务英语教师必须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名职业教育人员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而且也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努力和追求,以促进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院校要迅速培养一批既懂贸易知识又懂电子商务知识的英语专业教师。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多半是英语专业出身,部分有企业工作经验。而跨境电商作为新兴贸易模式,教师原有的知识水平显然不足。建议输送教师进入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实践操作,或聘请企业讲师来校兼课,能将最新鲜的干货带给学生和教师。同时,商务英语教师可与经管教师或者同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已在进行改革的院校互相交流,真正开展电商实用性教学。
商务英语专业曾经是适应经济发展之需而设置的专业,却在培养人才的过程遭遇到了瓶颈,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确立科学而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外经贸发展的新趋势,比如,出口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一定影响,也遭受了阻碍,但是跨境电商已经是国家对外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目前,政府大力推行跨境电商模式,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出台,跨境电商企业急需大量跨境电商人才来壮大发展业务。沿海地区的职业院校,无疑可以利用本土优越的外部环境,为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培养合格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更应该利用这一契机突破瓶颈,促进专业教学改革,获得可持续发展。
〔1〕李璐,张莉,朱香奇,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标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仕清.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2.
〔3〕刘晓丽.培养适应外贸行业的技能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6).
〔4〕郑智维.跨境电商提速[J].决策探索,2014(1).
〔5〕林润惠.职业院校教师入门与教学基本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