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辑老师,请问您如何看待《荒野猎人》这部电影呢?
由于不是在影院观看,而是相关网站看到的影音,我根本无法谈论影片的镜头之美。电影是一种由镜头语言组成的艺术,镜头是电影最为基本的语言。基本语言都无法弄清的状况下,如何谈论整部电影?电影院的功能之一,便是大家在影院里集体做梦,做一个被期许的、相同的梦。何况《荒野猎人》在影片中应用了很多震撼人心的长镜头,因此这部影片应该在国内上映、影院里观看之后再谈论它,而非现在就急不可待地夸夸其谈。但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很多人网络上匆匆浏览一眼,便忙于给一件事或一个艺术品下定义,再加上奥斯卡奖的全球效应与《荒野猎人》的主演莱昂纳多的明星光环,不谈论这件事,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仅我在网络上观看的《荒野猎人》而言,这部影片本质上不是在讲故事,而是一部悲情的个人生存史与复仇史。它讲述的是人类最为古老的生存境遇,镜头语言具有史诗般的雄浑质地。莱昂纳多扮演的男主角Hugh Glass ,在美国历史上实有其人,是一位十九世纪的民间传奇英雄。Hugh Glass在美洲大陆探险淘金,被熊袭击之后,又被同伴们抛弃在荒野,但奇迹一般的生存下来。这种强烈的生存意志,激励了美洲大陆整整一代拓荒人。这部影片之所以获奖,不仅仅因为它影像语言《圣经》一般的厚重感,亦与美国价值观有关:人与自然相抗衡(个人英雄主义)、反思殖民(与印第安人的互相屠杀)、正义必胜(复仇成功)等等。莱昂纳多的表演几乎无可挑剔,整部影片台词寥寥无几,完全依靠演员的肢体语言来支撑,他获奖名至实归。
2、如何看待哲学家巴迪欧的作品《柏拉图的理想国》?这部作品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怎样的关系?
巴迪欧这本哲学著作,实际上是穿着柏拉图理想国的外衣,来抒发自己的乌托邦情怀。用一句中国话来解释,便是老瓶装新酒。
巴迪欧自己在序言里写道:“为什么要借柏拉图做这项几乎有些偏执的工作?因为,出于一个明白无误的理由,今日我们尤其需要柏拉图:他将我们引向某个信念,即我们在世上的自我治理意味着某个通向绝对状态的入口已经向我们敞开。”20世纪,马克思理论筑造的理想主义乌托邦,在世界范围内海市蜃楼般大面积湮灭,导致西方左派知识分子陷入一种焦虑的文化现状,他们想找出人类未来的康庄大道,却不知未来之匙何在。巴迪欧选择回归古典哲学,在古典哲学与后马克思主义中,探索出未来的道路。我想,这是巴迪欧写这本戏剧化、小说化的哲学著作的根本原因。
为了迎合当今的女权主义,巴迪欧甚至在著作里塑造了一位全新的女性:阿曼达。阿曼达是柏拉图的妹妹、苏格拉底的学生,她总是提出犀利而有趣的问题,与她的老师辩论。由此可见,这是一本模拟《理想国》的对话体来谈论现代社会问题的哲学著作。巴迪欧这本书,语言明快,推理清晰,对不懂逻辑的人大有裨益。因里面有大量的辩论,很方便读者学习逻辑推理相关的知识,我推荐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