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检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

2016-03-17 09:40刘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6期

刘敏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胎心监测联合脐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S)与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D)的比值(S/D)检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方法 120例足月分娩孕妇, 均行胎心监测和脐血流S/D检测, 依据脐血流S/D检测结果分为对照组(S/D比值<3, n=60)和观察组(S/D比值≥3, n=60)。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胎儿窘迫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6.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检测能有效诊断和发现新生儿窘迫, 降低假阳性率, 避免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 胎心监测;脐血流S/D检测;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是胎儿在宫内缺氧、酸中毒而致的一组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致残及死亡的重要原因, 早期积极有效的监测和预防是保障新生儿生存质量的关键[1]。胎心监测无应激试验(NST)是公认的胎儿胎盘机能状态监测方式。脐血流S/D检测是一种利用超声的监护手段, 从胎儿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角度出发, 及时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血运情况。本研究拟以120例足月分娩孕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探析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检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本院妇产科的120例足月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产前均进行胎心监测、脐血流S/D检测等常规产检, 依据脐血流S/D比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S/D比值<3), 年龄23~39岁, 平均年龄(27.6±4.1)岁, 平均孕龄(39.5±1.4)周, 初产妇31例, 经产妇29例。观察组(S/D比值≥3), 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27.4±3.9)岁, 平均孕龄(39.4±1.2)周, 初产妇35例, 经产妇25例。两组孕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胎心监测 环境相对安静, 孕妇情绪稳定。孕妇取半低卧位、侧卧位或坐位。查清胎位, 用涂有耦合剂的多普勒探头放在胎心清楚位置, 用具有弹性的腹带固定。嘱孕妇拿着记录胎动的手动按钮, 并教会孕妇在感到胎动时立即用手指按一下按钮。观察时间为20~40 min, 根据情况可适当延长时间。

1. 2. 2 脐血流S/D检测 孕妇取平卧位或侧躺位, 查清胎方位, 脐带一般位于胎儿的肢体侧, 涂耦合剂于孕妇腹部。将探头对准脐动脉部分。当发现脐动脉血流并在显示屏上出现脐动脉血流波形时, 迅速将波形冻结, 选择≥10个以上峰型相同的波计算S/D值。

1. 3 评价标准

1. 3. 1 NST诊断标准 反应型NST:胎心率110~160 次/min, 20 min内>3次的胎动并伴有胎心率加速>15 bpm, 持续时间>15 s。无反应型NST:胎动后胎心率基线无加速或加速<15 bpm, 持续时间<15 s。

1. 3. 2 胎儿窘迫诊断标准[2] ①胎心率基线过高(>160次/min)或过低(<110次/min), 且持续时间>10 min。②临产后胎心监测过程中出现频发晚期减速、重度变异减速、羊水Ⅱ、Ⅲ度粪染中任意一种情况。

1. 3. 3 新生儿窒息标准 以Apgar评分作为标准, 重度:0~3分;轻度:4~7分;正常:>8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6.7%(13/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0~3分3例, 4~7分30例, >8分27例;对照组0~3分1例, 4~7分19例, >8分40例;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是胎心监测, 通过在无宫缩、无外界刺激情况下, 对胎儿进行胎心率宫缩图的观察和记录。通过观察胎动时有无胎心加速来了解胎儿储备能力, 是一种常规、经济、操作方便而敏感的产前胎儿监护方法, 但易受各种因素影响, 如:胎儿生理性睡眠周期、药物、母体体位等, 较高的假阳性率使其临床使用有了局限性[3]。

脐血流S/D检测可反映胎儿、胎盘的循环状况, 当胎盘血管阻力增加时, 脐血流量减少, 胎儿供血不足, 致使胎儿窘迫等异常情况出现, 表现为S/D升高, 提示胎儿宫内缺氧[4]。正常妊娠时, S/D比值随孕周增加而逐渐下降, 可从早孕时的比值4降为2以下, 表明胎盘逐渐成熟, 胎盘内血管包括母体妊娠子宫血液循环部分的动/静脉逐渐增加、增粗, 胎盘外周阻力下降, 使脐动脉在舒张期时仍能维持足够的血流以满足胎儿血供。在弥补胎心监测不足的同时, 能够更好的预测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状况, 防止胎儿窘迫、窒息等的发生。

综上所述, 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检测能有效诊断和发现新生儿窘迫, 降低假阳性率, 避免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阙贵珍, 雷巧茹, 何金杏, 等.胎监联合脐血流S/D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中国医药科学, 2015, 5(10):65-67.

[2] 周抒, 叶红.活跃期联合应用胎心监护及脐动脉血流 S/D 值检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中国医药导刊, 2011, 4(2):221-222.

[3] 任明清.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晚期妊娠脐动脉血流 S/D比值的临床价值.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28):65-66, 67.

[4] 姜小庆, 刘明晖.脐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 4(8):65-67.

[收稿日期:2015-10-12]